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灿烂的中国古代声学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中国古代在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乐器制造、乐理研究、建筑应用、声学理论等几个方面。将这些伟大成就恰当地融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增进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爱国奋发的思想情操是十分有益的。

1.声学与乐器制造

1.1编钟

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编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1957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编钟13枚,音乐家随即用此演奏歌颂当代领袖的颂歌《东方红》。1978年,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

1.2骨哨

骨哨是世界最古老的吹奏乐器,是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骨笛”,其年代的上限为距今9000年左右。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骨哨上限距今7000年。“骨哨”是截取鸟禽类中段肢骨加工而成的,长度4至12厘米不等,直径约为1厘米,中间镂空,哨器略有弧度,器身略呈弧曲。其中有一件骨哨,出土时腔内插有一肢骨,将有孔的一段放入嘴里轻吹,同时抽动腔内肢骨,可以用来调节音调。

1.3箜篌

箜篌是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据考证,箜篌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箜篌在古代除宫廷乐队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中国盛唐(618-907)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箜篌演奏艺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的箜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寺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箜篌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史记·封神书》:“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 弹奏箜篌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唐代杜佑《通典》:“汉武帝使乐人侯调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此属琴瑟类的卧箜篌。从甘肃省嘉峪关魏晋墓砖书看,其面板上没有品柱。竖箜篌,汉代自西域传入,后被称为“胡箜篌”。《隋书音乐志》记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乐器。”

2.声学与建筑

2.1天坛回音壁

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有东西配庑各5间。其正殿及东西庑共围于一平整光滑的圆墙之内,天坛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折射是十分规则的。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回音壁围墙表面比较光滑,非常有利于声音的反射,而且在回音壁圆心处有一块铺在地上的石块,站在上面喊一声,可以听到三次回声,因此称它为三音石。

2.2莺莺塔

莺莺塔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的普救寺内。全塔十三层,高三十六点七六米。七层以上突然收缩,使整个塔显得更为灵巧。塔内各层之间有甬道相通,一般人可上至九层。但六、七层不能直接相通,必须从六层下到五层后才能上得去。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莺莺塔具有奇特的回声效应。在塔的附近以石相击,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咯哇、咯哇”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莺莺塔回廊西侧外有一个击蛙台,这是击石的最佳位置;台下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座小亭,名叫蛙鸣亭,这里是听类似青蛙鸣叫回音的最好去处。莺莺塔还具有收音机、 *** 和扩大器的效能。在莺莺塔下,人们可以听到从塔内传来的2.5公里以外蒲州镇上的唱戏声、锣鼓声,附近村镇上的汽车声、拖拉机声,人们在家里的说话声、嬉笑声,以及鸡鸣狗叫声。另外,塔下的鸟叫声,通过莺莺塔的“扩音”之后,声音变大,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其回声机制主要在三方面:首先,塔内是中空的,站在塔的中层听上面人说话,由于声学反射效应,声音好像从下面传来;其次是塔檐上的复杂结构有反射作用;三是墙壁反射。在塔的四周击石拍手,通过墙壁反射均可听到清晰的回声;随着位置的变换,这回声也可以发生从空中或地面传来的变化。

2.3大佛寺石琴

石琴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大佛寺大佛阁右侧的一条上山石道中,从下半部的主洞口自下而上的第四级石阶,直到第十九级石阶,凡步履所触,会发出悠扬婉转,音色颇似古琴的声音。其中以两侧岩壁最高处的七级石阶发声最响。古人称为“七步弹琴”,并题“石蹬琴声”四个大字于主洞石壁之上。明代朱孔阳有诗赞之:“琴到无弦,听者自稀,上古遗音,造化玄机。”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年),比北京天坛回音壁还早104年。原理是脚踏石阶产生强迫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569564.html

相关阅读:如何确定机械能守恒实验理论线与测量线
初中物理知识点:电流的磁效应
初三物理竞赛试题之密度与社会生活
2016中考物理易错点整理(备考)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之单位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