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湖北省黄梅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60分)12011年2月8日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说,在我国农历辛卯兔年,全球将发生3次日食天象,我国可欣赏到其中的一次。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宣帝下罪己诏)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从中可以看出汉代儒家言灾异的思想实际起到的作用是A.限制君权 B.警惧小人 C.神化皇权 D.为皇帝推卸责任2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B.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思想下列史实中,所列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史实发生在下图所示时期的是A.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B儒家学者积极复兴儒家思想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者推崇的官方哲学 D出现了进步的民主启蒙思想6《朱子语类》中说: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在此,朱熹A.重申君臣父子等级观念 B.强调理学的社会功能C关注社会秩序的稳定 D.强调道德纲常即天理7历史观是指对古今世象变迁的感性认识的理性升华。下列言论所信奉的历史观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将从周矣B.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C.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D.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8、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 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于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C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9、下面是明清时期的主要农书简表,该表可以说明农书名作者地区主要内容《宝坻劝农书》袁黄天津宝坻包括天时、地利、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占验八篇《农桑经》蒲松龄山东淄博蚕桑《梭山农谱》刘应堂江西奉新记述了从种到收的水稻生产全部过程《三农记》张宗法四川什坊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浦?农资》姜皋上海松江水稻栽培管理的技术和经验《马首农言》祁隽藻山西寿阳包括地势气候、种植、农器、农谚、占验、方言、五谷病、粮价物价、水利、畜牧、备荒、饲祀、织事、杂说等14篇《农言著实》杨秀元陕西三元关中旱塬地区农业生产技术①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 ②水稻种植遍及南北③中国古代具有重视农业生产经验总结的传统 ④明清时期农书是历代最多的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B.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C.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D.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11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了中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B.东汉时期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C.北宋时期山水画《千里江河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D.明清出现的青花瓷,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12今年是我国农历虎庚寅年,我们从甲骨文中,看到虎字的象形,从商周的青铜器中,领略虎神韵,从春秋战国先秦的铜符虎、铜虎节,虎头带钩上,感受虎的威严,从汉代的画象砖、刻石上,体会虎的风采。下列甲骨文中哪个是虎字( )A B C D13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美德即知识,体现了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 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14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15以下关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争锋相对、势不两立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同工异曲、水乳相融16对于近代化与社会转型,日本福泽谕吉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学,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A.洋务运动—政治革命—新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17晚清民间教科书关于近代政治知识的介绍日见增多。商务印书馆1910年初版陆费逵的《修身讲义》中有: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由一机关行之者,曰专制政体;三权各有独立之机关者,曰立宪政体。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三权分立学说率先影响了教育 B.清朝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变C.民主思想推动教育内容的更新 D.教育引发了辛亥革命的爆发18下列表格反映的是近代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梁启超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陈独秀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A.倡导军事强国,挽救民族危亡 B.进行思想启蒙,培养新的国民C.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D.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19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A.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D.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20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21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221903年,中国《大公报》载: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A.推翻满清统治 B.实行君主立宪 C学习德、俄政体 D.建立民主共和23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 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C.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D.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24《物种起源》的发表在欧洲思想界引起了很大分歧,宗教势力强烈反对,叫嚣要打倒进化论,而支持者却称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①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 ②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③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④促进了欧洲宗教改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5唐代诗人李绅(今安徽亳州人)著有《悯农》诗两首,留下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等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名句。下列题材和风格与之最接近的文艺作品是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米勒的《播种者》 C.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D.毕加索的《格尔尼卡》26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2011年2月7日李长春就云南省乡村医生邓前堆28年溜索横跨怒江为村民解除病痛的感人事迹指出:把宣传先进典型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尽快帮助邓前堆湖北省黄梅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246689.html

相关阅读:高二历史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测试卷(有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浙江省温州2012年高二历史下册阶段性测试题(带答案)
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寒假试题
上学期高二寒假历史试题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