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调研测试卷(附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松江二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加一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法
典》是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公元前1792年属于
A.公元前18世纪初 B.公元前18世纪末
C.公元前17世纪初 D.公元前17世纪末
2.一位学者介绍某城市丰富的文化资产时,将该地从古以来的宗教信仰比喻成一座房屋。他说:最下层居住的是法老,……再上面一层是基督,最上面一层则是安拉。这个城市位于
A.北非的埃及 B.阿拉伯半岛
C.两河流域 D.巴尔干半岛
3.“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什么?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这样的情景是由于
A. 古印度社会长期分裂 B. 古印度多种宗教影响
C. 古印度盛行种姓制度 D. 古印度吠陀时代记载
4.《苏格拉底之死》一书描述道:“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A. 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 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方式
C. 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 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古代世界文明进行探究,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对下图中黑色地区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佛教产生于此地
B. 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C. 闻名世界的金字塔建造于此地
D. 世界现存最早成文法典诞生地
6.“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文中的“她”指的是
A. 古代希腊 B.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
C. 古代罗马 D.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
7.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8.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伯利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9. 公元前432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尼娜兴高采烈地和丈夫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她却被拒绝入会场。其主要原因是
A.会议采用“陶片放逐法”,妇女无表决权
B.雅典民主政治制度规定女人不得干预男人事务
C.会议内容与女人无关
D.在当时妇女无政治权利
10.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它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
A. 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B. 外来移民的需要?
C. 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D. 维系帝国统治的需要
11.《十二铜表法》制定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因为习惯法
A.是传统法律,不容更改 B.可以保护大众的利益
C.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D.是公平的
12. 公元1世纪,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军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
A. 会,因为是皇帝的妻子
B. 会,因为此时万民法已经产生
C. 会,因为被征服者如果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会引起社会动荡
D. 不会,因为此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的界限还未消失
13.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十二铜表法》。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
B.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D.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
14. 如果你生活在罗马帝国时代,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角斗士受到罗马法的保护 B. 法学家对审判中的案例进行解析
C.皇帝的子女因犯法而获罪 D. 执政官发布各种行政命令
15. 历史绘画可以反映和印证历史。右图《克洛维皈依基督教》集中反映了
A.隶农制和日耳曼人氏族因素的结合
B.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的结合
C.法兰克征服者与教会的结合
D.无条件赏赐与有条件分封的结合
16. 马克?在《世界文明史》中写到:“与其说中世纪的西方人在张扬一种庄严肃穆的宗教精神,还不如说他们是在痛苦的灾变面前,期望通过生活的宗教化来为自己找到一条脱离苦海的精神出路。”中世纪西欧人面临的“痛苦的灾变”是
A.蛮族的入侵使生产力遭到破坏
B.基督教会地位居高,控制人民思想
C.阿拉伯帝国扩张,与伊斯兰教冲突
D.拜占庭帝国灭亡,社会动荡不安
17. “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自称“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A.封建农奴 B.封建贵族 C.城市市民 D.基督教徒
18. 法兰西王国时期的一份文件写到:“(我)在上帝的名义下,为了自己的灵魂得到好处……今将某地某区产业交出。其条件如下:在我活着的期间,我将从您(指教会贵族)的手中,将以上产业接受过来,作为您对我的恩赐,我为了享受其使用之权,每年付给您或您的继承人若干财务物。”它反映了
A. 富有的上层人物向教会捐献财产 B. 自由农民农奴化
C. 采邑制确立 D. 国王将土地赐予教会
19.“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所反映政治制度最终导致了
A.王权越来越强化 B.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C.封建领主的势力无法发展 D.国王领地越来越小
20. 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己备带农具和耕畜在领主自营地上每周无偿劳动三天
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权外,还可以耕耘一片自己的草地和牧场
C.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以自己生产,如盐和铁
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21. 乔尔?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说:“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躲在安全的城墙后面,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城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这里既没有皇帝、哈里发和苏丹限制私有财产权,也没有商人阶层的行业协会特权”。材料所述现象最早当发生于
A.中世纪初期的西欧 B.中世纪初期的东欧
C.中世纪后期的西欧 D.中世纪后期的东欧
22. 14世纪前后,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下列图示表示其代表的构成,请选出正确的一组 B
23. 大约13世纪起,英、法等先后实行等级君主制,与等级君主制有关的
①其产生的原因是城市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引起市民阶级势力的上升 ②其目的是王权通过和新兴市民阶级相互合作来达到打破西欧中世纪政治的封建割据分裂局面 ③它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它的产生有利于中世纪后期王权的上升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④英国议会的召开和法国三级会议的举行是等级君主制初步形成的标志。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4. 13、14世纪,西欧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现象,(如下图)这种新现
象的特征包括
①不同阶层共同参政 ②封建贵族继续坐大
③政治权力渐趋集中 ④教会权力不断膨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5. 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意义在于
①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 ②大学的探索精神造就了大批学者
③奠定了近代西欧的教育体制 ④促进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产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 在中世纪西欧,大学初创时一般都拥有教皇和君主颁发的特许状,这能说明
A.教会和君主并不反对大学的创立
B.最初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为政治服务的
C.最初的高等教育都具有宗教教育的性质
D.最初的大学教师都享有贵族和神职人员待遇
27. 一幅图画上描绘人类求知过程的“知识山”,一路逐级而上,分别是语法、数学、逻辑、音乐、天文、几何、修辞,在顶峰则是神学。这种概念最可能出现在
A.公元前2世纪的麦加 B.公元3世纪的印度
C.公元13世纪的巴黎 D.公元19世纪的英国
28. 中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概念,主要适用于欧洲。以下对“西欧中世纪”概念的解释中,不恰当的是
A.希腊罗马文化期与古典文化复兴期之间的时代
B.可以泛指整个欧洲封建制时代
C.是一个神权至上、文化毁灭的黑暗时代
D.缓慢的发展中孕育着新时代诞生的条件
29. 古埃及象形文字被遗忘的主要原因是①文字艰涩难懂 ②纸草来源枯竭 ③法老不再提倡 ④强势文化冲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0. “任何伯爵或男爵……等直接领有采地之人身故时,如有已达成年之继承者,于按照旧时数额缴纳继承税后,即可享有其遗产。”
——1215年《自由大宪章》
从以上材料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 采邑可以无条件地被继承 ②采邑已经演变为世袭领地 ③未成年人不得享有继承权 ④继承采邑必须缴纳继承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31. 古代东西方文明特征
看图分析:古中国与古希腊在地形(地理环境)、适合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制度的选择、文明特征这四方面的不同之处。(8分)
图一:中国战国时期的地形图; 图二:古希腊地形图
古中国古希腊
地理环境(2分)
适合从事的经济活动(2分)
选择的政治制度
(2分)
对外政策(2分)
32. 罗马法系
材料一 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
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
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
后才能受理。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
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
——西塞罗
材料二 虽然法律已经颁布,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法律具体规定,完全由祭司集
团确定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可开会或可开庭。因此罗马史学家李维说:“市民法
深藏于祭司团的神龛之中。”公元前254年,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大祭司科伦卡
尼乌斯公开传授法律知识,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法律从秘密走向
公开,广受欢迎。
——周?《罗马法原论》
材料三 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
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公元212年,
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
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
——周?《罗马法原论》
问题:(11分)
(1)从材料一罗马法有关规定,归纳出罗马法的特点。(3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公元前三世纪中期罗马法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3分)
(3)材料三所反映的四、五百年间罗马法又有什么转变?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4)从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人对法律有怎样的态度?(2分)
33. 中世纪城市
材料一 “城镇最初也受其地区的贵族、主教或修道院的管制,这一点很符合逻辑。”
——本内特?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二 “有的贵族是迫于城市暴动和反抗的压力,才发现这些法令的,有的认识到他们辖地内这些繁荣的商业中心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而自愿发布这些法令;还有的贵族则主动在新城镇里发布特许令,他们规划街道的分布,建起城墙,另外通过给与优惠条件的形式吸引商人们的到来。”
——本内特?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三 (11到12世纪)“没有一个运动再比城市的兴起具有更持久的意义,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史开端。”
——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问题:
(1)为什么材料一里说“这一点很符合逻辑”(2分)
(2)材料二中讲到“城市特许令”,市民们为什么想要“城市特许令”?(2分)市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特许令”?(2分)他们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取得“城市特许令”?(2分)
(3)材料二里第三类贵族主动发布“城市特许令”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2分)
34. 法国王权的提高
“腓力四世时期,法国王权发展到新的高度。他为了赢得各阶层的政治支持,加强自己的地位,在巴黎圣母院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
问题:(7分)
(1)14世纪初,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1分)
(2)为什么说腓力四世时期法国国王的权力“发展到新的高度”?(4分)
(3)你如何看待此时法国王权提高这一历史现象?(2分)
35. 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特征
中世纪这个概念产生于文艺复兴时代,后来泛指整个欧洲封建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认为,在中世纪,欧洲人经历了愚昧、封闭、遏制人性的“黑暗的世纪”。近年来,学者们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黑暗的中世纪”的论断有失偏颇,中世纪在缓慢发展中孕育着新时代诞生的各种力量。请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两种观点。(24分)
松江二中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加一答案
一、选择题
1-5 AACAD 6-10 ABCDD 11-15 CDCAC
16-20 ABCBC 21-25 CBCAA 26-30 ACCCB
二、非选择题
31 古代东西方文明特征
古中国古希腊
地形(4分)平原多,山地少,内陆成片,
河流旁聚集人口海岸线曲折、港口多、多山、
地区彼此独立隔绝
适合从事的经济活动(4分)便于耕作,河流可以灌溉,适合从事农业海外贸易,适合从事商业活动
选择的政治制度
(2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小国寡民城邦制度,民主政治的摇篮
文明特征(2分)大河文明(黄色文明)海洋文明(蓝色文明)
32. 罗马法系
(1)重证据;法律至上;辩护制度等(3分)
(2)由秘密走向公开;由祭司贵族垄断到平民参与;平民由知道到理解法律内容(3分)
(3)转变:由公民法走向万民法。(2分)随着罗马人对外扩张步伐的加速,越来越多的非罗马外邦人加入到罗马属民的行列之中。(1分)罗马国家为了调整和处理罗马人与非罗马人,以及非罗马人之间的权利关系,相继通过和颁布了一系列决议或法令。(1分)
(4)崇尚法治的精神,追求法律地位的平等。(2分)
33. 中世纪城市
(1)由于中世纪城市都建于封建领地之上,因此城市初期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一般都掌握在领主手中。(2分)
(2)中世纪城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与封建领主之间矛盾不断,争斗时起。争取自治是城市反对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政治目的之一。(2分)
司法权和行政权(2分)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常用的两种手段。(2分)
(3)动机:吸引商人们的到来;带来的经济利益。(2分)
34. 法国王权的提高
(1)1分
标志着法国等级君主制的形成
(2)
12世纪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复兴, 国王与市民联合要求打破封建割据, 三级会议召开,司法和军事权力集中到中央 ,三级会议掌握国家赋税批准权和分摊权君主权力进一步发展1分
(3)王权借助于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提高了国王的权力;王权提高,有助于改变中世纪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 ; 王权提高,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分
35. 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特征
启蒙思想家说中世纪是“黑暗的世纪”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面。在中世纪,天主教会处于“万流归宗”地位,统治着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遭到毁灭,进步的思想、科学和文化成果被扼杀,中世纪确实有其黑暗的一面。然而,中世纪绝非一无是处。
从内容上来讲,中世纪是西欧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总体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封建制度衰落阶段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同时孕育着资本主义产生的各种力量。
从经济上来讲,奴隶制度瓦解,庄园经济形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11世纪时,城市开始复兴和发展,而庄园则在14世纪时趋于衰败。15-16世纪,随着庄园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西欧主要国家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在手工工场里诞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兴起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最终使西欧从经济上走出了中世纪。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西欧走出中世纪的根本原因。
从政治上来讲,8世纪上半叶的采邑改革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但之后使得国家陷入分裂割据的混乱状态。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复兴,市民阶级力量壮大,市民与王权携手,于13世纪下半叶形成等级君主制,打破了封建割据,市民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后又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民族国家兴起的背景下,于15世纪下半叶形成了君主专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王权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最终使西欧从政治上走出了中世纪。新的阶级力量的壮大和政治制度的沿革是中世纪向近代发展的政治基础。
从思想文化上来讲,基督教文化的黑暗统治下孕育着新文化的曙光。随着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兴起了市民文学,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先河。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推动开展世俗教育,推动了大学的兴起,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两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16世纪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它们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西欧从思想领域走出了中世纪。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55974.html

相关阅读:浙江省温州2012年高二历史下册阶段性测试题(带答案)
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寒假试题
高二历史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测试卷(有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上学期高二寒假历史试题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