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为什么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崩溃了?晚清中国却没有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野史秘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导读:中国和土耳其最大的不同是,中国从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好几次革命却没有崩溃,但是土耳其从奥斯曼帝国转型到土耳其共和国的过程当中崩溃了,丧失了绝大部分的领土,而中国只是丧失了一部分。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

  帝国和帝国当然是不一样的。奥斯曼帝国的主导民族是突厥人,但它并不是帝国里面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民族,而且这个帝国的多元性比较强,呈现碎片化,阿拉伯、突厥、东正教诸民族、亚美尼亚等等,这些都是分立的。可以说,奥斯曼帝国的中心和边缘之间是一种很松散的联系。这一点跟中国比起来就很不一样。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王朝更替中的延续性,历代王朝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也都认同于中国。奥斯曼帝国没有这么一个“统”,它与之前的王朝并没有这样的承继关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即使单从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来说,它的中央集权化也要比奥斯曼帝国强,这是由它统治的核心区域所决定的。就算像新清史说的那样,清是一个征服帝国,强调它的满族特性,但也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即它的“中国化”才是主流,满清的结果就是最后同化于中华。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要否定清的多元性,而且这个多元性对于清帝国的成功和维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仍需要看到主流。

  突厥人从中亚来到小亚细亚,最后建立了奥斯曼这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突厥人占主体的地方,到最后还是小亚细亚,在帝国的其他广大领土上,则是各地原本的民族。比较来说,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核心区域比较小,向心力也比较弱。这是它内部的一个情况。另外,帝国的崩溃实际上就是解体,相对来说奥斯曼被肢解得更彻底,而中国呢,最后还基本上维系了原有的规模。当然仔细查看,中国在近代失去的领土也不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尤其是东北和蒙古失去的面积也不算小,但跟奥斯曼帝国的解体还不是一回事。

  从奥斯曼的角度来说,它的崩溃或者说解体主要指的是它在欧洲,特别是东欧这些领土的失去,后来包括失去了阿拉伯(这就是围绕阿拉伯的劳伦斯发生的故事,拟另撰文详述)。奥斯曼的地缘位置是其解体的重要原因。它那些领土的失去,尤其是在欧洲,不能不说跟文明的断层有很大的关系,奥斯曼人为广大的基督教徒保留了相当程度的自治权,这与穆斯林帝国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那些地区本身就在欧洲,属于另外一个文明圈,是异质的。近代世界历史的特征是欧洲崛起,东方相对衰落。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崛起以后,就走向殖民化和海外开疆拓土。其实欧洲人开拓了新航路之后,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的航线的意义就慢慢下降了。这也影响到帝国的财政收入。

  在近代之前,甚至说在十八世纪以前,奥斯曼帝国在欧洲是强国,长期保持着对欧洲的优势,也因此成为欧洲的梦魇,奥斯曼的存在是近代欧洲意识形成的一个关键外部力量。当欧洲崛起的时候,它一方面要搞殖民扩张,另一方面也是要解决这个历史的噩梦问题,其实就是历史上说的“东方问题”。欧洲列强包括俄国崛起后,东欧的基督教民族主义也比较早地觉醒了。这样,在十九世纪,在列强的干预和支持下,东欧巴尔干很多小民族逐渐获得了独立地位,也就是从奥斯曼帝国脱离出去了。相比较来说,中国离西方很远,我们是远东,奥斯曼是近东。当希腊人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出去的时候,咱们这儿鸦片战争还没有发生呢。可以说,由于地理的原因,我们受西方冲击要比奥斯曼帝国晚很多。也就是说,奥斯曼帝国离欧洲近,受到冲击更早也更大,它领土上的民族主义兴起得早,也受到列强的更多干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106965.html

相关阅读:冯巩曾祖是大总统冯国璋?家庭背景吓死人的明星
一场未遂的政变:胡汉民在918后曾密谋联合反蒋
沧州名人堂拒绝魏忠贤李莲英引热议各界力挺
汉武帝最重要的四个女人:一人早死三人不得善终
文革时中国对哪个国家的政策备受美国情报机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