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欢乐三国志??袁绍曹操的面包战争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三国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三国演义以往不管被呈现卡通或漫画上,都过度强调了战争里战斗的部份,打仗这件事时常被简化成为打斗和厮杀,这是很可惜的,其实在三国演义里的战争,有很多是充满了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智能,欢乐三国志第五集的『袁绍曹操的面包战争』,很难能可贵的呈现了经济条件的变化对战争的重要影响。

从电玩看历史

玩过『三国志统一天下』计算机游戏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身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在战争的时候不只要知道如何打仗,也要同时让阿兵哥有东西吃,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军队的人数就会越来越少,例如统治者原本派出去十万大军,可是因为食物不够,其中可能有七、八万饿死在半路上,等到要打仗的时候,剩下二、三万饿得手软脚软的阿兵哥,一下子就被敌人打垮了。所以为了维持军队粮食的充足,统治者就得想办法取得食物。于是在每次打仗之前,游戏者必须不断在自己的土地上种田,再用马车把食物运到军队里,一直等到储备好足够军队吃的食物,才敢发大军出去打仗。

这一点其实含有很值得深入思考的意义,因为台湾目前就是在一个税收很窘迫的处境下。玩三国电玩的时候,当统治者的钱不够要向人民征税,人民就会讨厌统治者,倒向别的国家,所以就变成:统治者要不是很得民心可是国库很穷,要不就是国库很充足可是很被人民讨厌。统治者着重了这个要素,就无法顾及另一个要素,这个衡量的标准依然是现在政治当中最原始的天秤。

所以我们从三国里面的战争,不只看到了战斗的元素,也看到了很多其它层面的元素。在有关三国的日本卡通中,几乎都是把战争简化成个人的打斗,所以常可以看到张飞带着武器很厉害的跳出来把敌军一个一个杀死的场面。而『欢乐三国志』希望藉由三国演义里的战争,让读者了解到其实打仗不等于单挑,战争当中有些因素还建立在其它的层面上。

袁绍和曹操的官渡决战有几个层面,当中包括粮食的对决和维持补给线的完整度。我们之所以在这场历史大战中,费了很多心思去描写这个部分,是因为在战争中如果没有办法掌握军队的实力,却能够掌握经济因素,还是有可能打赢一场仗。官渡之战一开始,袁绍有着比曹操雄厚的军队和经济实力,所以能把曹操一路逼退,可是曹操却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当中很重要的一项关键因素是袁绍的粮食总部乌巢被曹操毁掉,使整个情势大逆转。


袁绍的悲哀

袁绍很不幸的几乎从《三国演义》一出场就是被当成实验里的对照组,在多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最后发霉的是他、烂掉的也是他。和曹操比起来,他代表的永远都是本钱最雄厚,可是挥霍得最厉害、下场也最悲惨的角色。在袁绍挂掉的时候,我们特别为他办了一次小小的纪念活动,让死对头曹操在他的坟墓前怀念他,因为他们两个毕竟曾是站在一个相同的起跑点,在《欢乐三国志》第一集里曾提到,袁绍跟曹操都同样是政府官员,都有机会对宦官进行大屠杀而夺得军权和政坛的实力,可是为什么最后曹操走到这个地步?而袁绍沦落到那个地步?因为袁绍沿路上不断用错的人,发展错误的欲望,作错误的抉择。《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其实是很有脉络可循的想要呈现袁绍和曹操两人的对比,可惜却被埋没在许多花俏的戏剧桥段下,以致于很少人会注意到袁绍的角色。从欢乐三国志里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他们两个人从相同的起跑点出发,可是在接下来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曹操立刻展现了旺盛的热情,他要打败腐败的董卓势力;相对地,袁绍却表现了他的贪婪和短视近利,他只想并吞他隔壁的那块土地。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中,曹操因此培养了声望,而袁绍却变成一个带头自相残杀、接近流氓的角色,虽然他有着高贵的出身背景,可是他的作风变得却越来越低贱。

官渡战争之后,曹操面对袁绍留下来的文件柜,柜内许多当初曹营中投降袁绍的投降信,他的作法是一概烧毁不看。还为这些写投降信的人想了一些理由,说是当初袁绍那么强盛,我那么柔弱,我自己都没有必胜的决心,何况别人?曹操展现出一种大领导者容人的胸襟与气魄,相对于袁绍阵营中袁绍面对当初预言成功的田丰,不但不心存反省、感激,还为了面子问题,将田丰处死。这个领导风格明显的比较,使得曹操有愈来愈多的文臣、武将,袁绍阵营却愈发分崩离析。

袁绍的风格也影响了他的属下,他的家人;相对于刘关张三个结拜兄弟的深厚感情和对彼此的忠诚度,在整个袁绍家族的败亡过程中,有血亲关系的袁家兄弟,却为了争夺权利,不择手段,彼此自相残杀,这个发展显然和袁绍眼中只看得到政坛最现实的利益息息相关。另外,袁绍的属下也是超级爱斗争的两个派系。如果把这个情况拿来跟赤壁战争的时候,东吴孙权手下文武百官分成的两个派系相比,孙权手下的派系在需要要团结的时候,合作无间,放下自己的立场,为国家的前途奋斗;而袁绍属下的两个派系却是是一有机会就你整我我整你,斗得死去活来,派系的利益,远超过国家的利益。这些斗争,牵扯出了许攸、以及张合的叛降,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官渡之战袁绍家族的失败以及最后整个袁绍家族都败亡。这个比较,又再度映证了一个事实:人,永远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资产。当一个组织内部的人失去了方向感,最优先的考量不再是组织本身的生存、发展时,一个组织的灭亡就开始了。

袁绍家族灭亡的过程,展现了大型组织灭亡的原型与过程。如果把袁绍家族当作是一个病例来研究,这是一个相当典型的病例。所有组织、团体的衰败与腐化的过程与条件,袁绍家族都具备了。听欢乐三国志除了有趣、了解历史故事以外,另一个好玩的出发点应该是思考历史。换个观点来想,如果你是袁绍,重新再来一遍,你会怎么和曹操打这场面包战争呢?

罗贯中眼中的『血亲关系』

中国人一直是一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化。不管在官场、商场或学界,都常有以亲人、宗族、同乡为核心的派系。然而三国却强调了人自己所认同的价值,往往比血亲、关系还要重要。这是《三国演义》的很棒的地方。《三国演义》虽然表面上是诞生于保守的年代,可是作者罗贯中似乎暗示着血亲是多么不值钱的东西,血亲是不能信赖的,血亲是禁不起挑战与考验的,一个人只有在人间找到跟自己价值观互相认同、性格上合得来的人,这样的亲才是真正坚固的亲。像刘、关、张三兄弟这种素味平生的人结合在一起的兄弟之情,远远超过袁族家族的名门贵族血缘关系,我们可以说,袁绍是血亲关系失败的典范,他让我们看到,我们一直相信的血源、亲属关系,并不见得是最可信赖的关系!在这方面罗贯中在这方面的价值观是非常具有现代感的。

急躁与等待

曹操一直是急燥的。可是在官渡大战,曹操取得了优势之后,袁绍变成了最急躁的人。相反的,曹操开始了优雅的等待与蚕食鲸吞的过程。郭嘉一次一次等待的建议,使得曹操不废一兵一卒,等来了袁谭、袁尚的分裂。等来了公孙康送回来袁译、袁熙的头。这种风格让我们了解到,打败敌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外部打击,另外一种长期地施予压力,让敌人从内部自行崩溃。从外部打击不但所需的力量大,同时也容易引起对方内部的同仇敌慨。适用在己方资源相对有限,必需在短时间内获得胜利时使用。相反的给予压力,使对方造成内部崩溃的办法,适用在己方资源相对强大,可以用蚕食鲸吞的方式,不急不缓地等待。

在日本武侠小说中宫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的流岩岛对决中,最重要的胜负因素就是急躁与不徐不缓的对决。不徐不缓是强者的风格,急躁与短促是弱者的表现。这在一个强调时间、强调效率的二十一世纪,曹操与袁绍的战争,恐怕是一个最好的反思。

如果从个人的立场来看成败,失败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被打败。另一种是无法承受压力,自行崩溃。历史上的失败来自第一种类型的,恐怕没有第二种类型来得多。这场战争让我们认识到,最可怕的敌人,往往是自己。

若不是郭嘉,这种强者的耐心与等待,是曹操过去所没有的风格,难怪郭嘉过世,曹操特别怀念。曹操和袁绍的面包战争,除了战争、面包、人心这些元素外,还让我们看到了时间。原来时间的节奏也是战争中非常重要的关键。

从官渡战争中,我们看见了战争并不是只有厮杀、逞勇斗狠的面貌,它所呈现的经济层面、领导风格、心理的因素与时间节奏都是这场战役中很特别的意义。从这里,我们发现组织的强大,不再只是单纯的武力或经济力,几百年前的章回小说中的观点竟和当代最先进军事学、管理学、组织学的思想不谋而合。这是三国演义叫人?服的地方,也是官渡之战在整个三国演义里面,占有很重要地位的原因。
侯文咏蔡康永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309039.html

相关阅读:揭秘三国中最被低估的大将:力战关羽不败的徐晃
《煮酒侃三国》之:两个千里走单骑两个结局
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二章 世代为将的背后故事
刘晔和曹操谁棋高一着 曹操为什么不重用刘晔?
纪灵为何会答应吕布在辕门射戟定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