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历史上太上皇退居二线的六大原因分别是什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解密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太上皇,古代皇权政治的特殊产物。辞书的解释是皇帝的父亲,也叫太上皇帝,简称上皇。不过,第一个被称为太上皇的秦庄襄王,却是死后由其子秦始皇追尊的;其后,汉高祖刘邦亦尊其父太公为太上皇。这两个早期的太上皇,和后来的由皇帝而太上皇的那种情况有着天壤之别。

  由皇帝而太上皇,用当代政治语汇说叫“退居二线”。检索史籍,名正言顺的太上皇有:西晋惠帝司马衷,十六国时代大凉天王吕光,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北齐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北周宣帝宇文?,隋炀帝杨广,唐代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顺宗李诵,唐昭宗李晔,;宋代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宋光宗赵?,西夏神宗李遵顼,西辽直鲁古,明英宗朱祁镇;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位太上皇。

  皇帝宝座之极具诱惑力,可以说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坐上去诚然不易,而下来更是非常之难,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另一个“英雄”武力赶下台;活着能让出皇帝宝座米便是让给自己的儿子,毕竟也很难得。权迷心窍如唐宣宗,大臣请他早建太子,他一听此言便满脸不高兴:“若早建太子,则朕遂为闲人。”视权力为命根子,皇帝老儿最怕“下岗”,那些禅位去做太上皇的,实乃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之。

  纵观中国二千多年的皇帝史,一般说来,皇帝禅位而成为太上皇,有以下五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国事艰难,居安思危,主动去当太上皇。

  当国家事事艰难之时,皇帝的皇冠便变为了“愁帽”,甚者宝座摇摇欲坠,朝不保夕,于是有的皇帝居安思危,便主动摘去愁帽、离开危座。

  高湛是北齐第四任皇帝,史称武成帝,本性好玩,佞臣和士开则公然劝他不必为政事劳心费神,当趁年轻及时行乐,“一日取乐,可敌千年”!此言正中玩主下怀。而当时的外部环境又很不利于高湛行乐:强敌北周联合突厥屡次攻击北齐,干戈不息,操劳国事,委实恼人,他遂临阵撂挑子,传位于太子高纬,自称太上皇,专务吃喝玩乐去了。

  高纬史称后主,其玩性实在乃父之上。尽管此时北周愈益强大,志在吞齐,江南陈国亦随时准备趁火打劫,高纬仍自编自弹自唱《无愁之曲》,因有“无愁天子”之称。“无愁天子”愁更多,待周兵一路追杀过来,围攻齐都邺城,高纬全无演唱《无愁》曲的洒脱,愁眉紧蹙,计无听出,唯有自摘愁帽一招,皇冠让给八岁的儿子高恒去戴,自己做太上皇吧。国难当头,一推了之,大概只有“无愁天子”能想出这“高招”。你成年人扛不起的重担,却压给一个儿童,这不是拿治国当儿戏吗?事实上,高纬的太上皇只做了一个月,便当了俘虏,很快就被砍了脑袋。

  唐睿宗李旦登上龙椅,得力于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二人。缘此,太平公主权倾内外,而李隆基则以功高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与太子姑侄斗法,矛盾日益凸现,朝臣亦分为对立两派,双方明争暗斗,不可开交。面对亲人重臣之间的纷争,睿宗亦莫知所从,深感烦恼,最后,他采纳了一道士“无为”的建言,回避矛盾,一退了之,只当了两年皇帝,便传位于太子,自己做了太上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338235.html

相关阅读: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才结束了活人殉葬的历史?
惊人内幕:南非在最困难时帮了解放军一把
揭开大太监安德海死因之谜
康熙晚年储位之争:历史上康熙皇帝是死于非命吗-
小明王韩林儿怎么死的?韩林儿之死是一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