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明朝服饰:明朝皇后燕居冠服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明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明代皇后常服称作“燕居冠服”,其功能仅次于礼服,用在各类礼仪场合中。如皇后册立之后,具礼服行谢恩礼毕,回宫更换燕居冠服,接受在内亲属和六尚女官、各监局内使的庆贺礼。皇后常服制度经过了多次修订,洪武元年,定皇后燕居服双凤翊龙冠、诸色团衫、金玉带等,洪武四年改为龙凤珠翠冠、真红大袖衣、霞帔等。《明会典》永乐三年的制度中,皇后常服定为双凤翊龙冠、大衫、霞帔、鞠衣等。

  双凤翊龙冠

  即皇后燕居冠,《明会典》对其形制有详细记载:

  “双凤翊龙冠,以皂?(hú)为之,附以翠博山。上饰金龙一,翊以二珠翠凤,皆口衔珠滴。前后珠牡丹花二朵,蕊头八个,翠叶三十六叶,珠翠穰花鬓二朵,珠翠云二十一片。翠口圈一副,金宝钿花九,上饰珠九颗。金凤一对,口衔珠结。三博鬓(左右共六扇),饰以鸾凤,金宝钿二十四,边垂珠滴。金簪一对。珊瑚凤冠觜一副。”

  燕居冠比礼服凤冠要小,冠口通常只罩住发髻。冠身覆以皂色绉纱(?),冠上附翠博山(即饰有点翠的山形底托),铺珠翠云朵。上部正中饰金龙一条,左右各饰一只翠凤(或金凤),口中皆衔有珍珠宝石制成的珠滴。冠的前后部缀珍珠牡丹花,上有蕊头、翠叶等。冠身两侧饰珠翠穰花鬓(也是花形)。冠底有翠口圈,饰金宝钿花和珍珠。冠顶插金凤簪一对,簪脚较长,朝下竖立,凤口各衔一串珍珠穿成的珠结(礼服冠则无珠结)。冠后有博鬓六扇,左右各三扇,上饰鸾凤、金宝钿等,边缘垂珠滴。另有金簪一对插在凤冠底部,以将冠固定在发髻上。“珊瑚凤冠觜(嘴)一副”所指部位尚不清楚。存世的明代皇后画像有不同时期的皇后燕居冠服形象,可以看到双凤翊龙冠的细节装饰也是不断变化的。

《中东宫冠服》中的“双凤翊龙冠”插图(北京市文物局藏)

  左起:1.孝慈高皇后(初期);2.孝贞纯皇后(前期);3.孝?毅皇后(中期);4.孝纯皇后(后期)

  明神宗定陵出土了两顶皇后燕居冠,一顶是孝端显皇后的六龙三凤冠,一顶是孝靖皇后的三龙二凤冠,均为明后期式样,其中三龙二凤冠与制度中的“双凤翊龙冠”较为接近。

  孝靖后三龙二凤冠通高31.7、上宽34厘米,外口径19、内口径17厘米。冠里以漆竹丝做成圆框形冠胎,冠口边缘镶金口圈一周。冠顶饰金龙一、正面饰翠凤二,皆口衔红蓝宝石珠滴,凤背满缀珍珠。两侧插金龙簪一对,各衔一串长珠结,结下分作两行,中部系金珠花三个,上下为菊花形,花心嵌宝石一块;中间为牡丹花形,花心嵌宝石五块,两行下端坠红宝石一对。冠顶共铺翠云八十片,前后饰有大珠花四朵(皆牡丹花),每朵中心嵌红、蓝宝石七块,翠叶七片;小珠花六朵(皆梅花),每朵中心嵌宝石一块、翠叶四片(顶端一朵饰翠叶十二片)。博鬓左右分开,每边三扇,每扇各饰金龙一条、翠云一片,嵌宝石二块,边垂珠络、珠滴。冠上共红、蓝嵌宝石95块,珍珠3426颗。共重2165克。

三龙二凤冠(参考定陵出土实物绘制)

六龙三凤冠 背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72289.html

相关阅读:明宪宗与万贵妃:旷世忘年恋
朱高煦
解密:明朝是如何防治各级官员“车马”腐败?
成化
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