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周公姬旦进退尴尬的摄政历程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周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周武王建立西周以后,仅一年就重病而逝,他的儿子周成王即位。成王年幼,难以应对当时复杂多变的局势,身为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叔父的周公摄理国政。周公辅政七年,成王长大,周公还政成王。

  史学家们在评说历史与现实的政治问题时,往往借助于旧有史事,周公辅成王之事便不止一次地被人们提起。在西汉就曾经出现了两次以“周公辅幼主”为借口而当政夺权的事件:霍光辅昭帝就以周公事作喻,但霍光专政,没有称王;而王莽篡权夺位时,也以此事来标榜,用以粉饰自己的谋逆行为。

  周公辅成王被后世传为美谈,周公的思想更是影响了历代儒家,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文化。正因为如此,周公也成为孔子所崇拜的偶像,他甚至连做梦都想梦见周公。然而一直以来,关于周公辅成王之事,也存在着另一种声音,即认为摘掉儒家的有色眼镜,周公实际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野心家,还政成王实乃追不得已之举。

  反差如此巨大的解读,使这件事显得扑朔迷离。真实的周公究竟是一个道德完人,还是一个野心家?篡夺王位是确有其事,还是捕风捉影?还政成王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

  让我们翻开史籍,看看周公从摄政到还政,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周初政局的一号人物

周公姓姬名旦,因为他的封地被封在了周(今陕西省岐山县),所以世称周公。周公自幼聪敏过人,“异于群子”,周公和他哥哥武王是十个兄弟中最为贤能的两个。

历史

  武王即位后,周公开始正式参政,《史记》称其“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对武王来说,周公既是亲密无间的弟弟,更是最可信赖的辅相,他凡事都与周公商量,共同谋划。当时,周相对于中原大国殷商来说,只是居住在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的一个落后部族。周人常常以“小邦周”自称,而称商为“大邑商”。然而最终“小邦周”灭了“大邑商”,这不仅是周文王、周武王励精图治的结果,也和周公的大力辅佐有很大关系。

  据《逸周书》记载,有一次,武王做了一个梦,梦到灭商的计划泄露了,武王担心这是灭商时机不够成熟的预兆。因此他惊恐地把周公叫来,问周公怎么看这件事。对于武王的忧虑,周公说,上天托梦给武王,是为了警告他不能贪图安逸,要时刻保持警惕。周公认为,只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就算做到了顺应天命。在武王为完成灭商大业日夜谋虑,以至于过度疲惫、心情不安的情况下,周公俨然成了武王的主心骨。 历史

  克商以后,面对天下未宁的局面,武王多次向周公询问治平之道。周公又提出了一套安抚民心、宣扬仁德的政策,被武王采纳。这些措施和做法深得民心,初步稳定了灭商后纷乱的局势。

  才能与机遇,对于一个人仕途的发展是不可或缺,但也是不可强求的因素。而周公则恰恰集这两者于一身,因此他很快就成为了周初政局中一只长势看好的潜力股。

  当时的政治舞台上,除了周公,还有两个关键性人物,一个是太公望,一个是召公爽。如果萧何、韩信、张良可以称为“汉初三杰”的话,那么太公望、周公旦、召公爽就可以称为“周初三圣”。 历史

  太公望就是通常所说的姜子牙,他姓姜,名望,字子牙,“太公”是对他的尊称。在周文王、周武王时期,他执掌军政大权,是武王伐纣的军事总指挥,在灭商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官至太师,可以称得上是周初政局中的第一号人物。然而,对王朝统治者来说,太公望毕竟是个外姓,因此西周一建立,他就顺理成章地功成身退,在被封为齐侯之后,离开了中央政府。太公望一走,周公随即填补了太师的空缺,从而取代太公望掌握了周初的军政大权。

历史

  斧钺,是一种军事权力的象征,同时也代表了一个人的特殊地位。就在牧野之战的第二天,周人举行了隆重的祭社典礼,正式向上天和殷民宣告殷商灭亡,周人承接天命。在这次典礼上,周公立于武王身侧,当时他手中持的就是一把大钺。

  摄政称王

王位的继承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最敏感的政治热点。武王死后,天下人的目光自然都聚焦到顾命大臣周公身上,密切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而周公的表现也没有令大家失望,果然有人爆出了一记猛料:“公将不利于孺子!”

  人们的怀疑主要是针对周公称王一事。对于周公称王,史籍中多有记载。

  《礼记》中称:“周公践天子之位。”就是说,在武王死后,周公实际上已经坐到了天子的位子上。《尚书·康诸》中记载有一段话也可以作为周公称王的佐证,这段话是这么说的:“王若日:孟侯,朕其弟,小子封。”这段话中提到的“封”是康叔的名字,而康叔是周公的母弟。称康叔为“弟”,这显然是周公的口气,所以这个“王”显然就是周公无疑,而且当时他是自称为“朕”的。由此可知,当时周公确实是身居王位,自称为王的。在所有关于周公称王的记载中,荀子的说法最为激烈彻底。《荀子·儒效》称“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干脆说周公踢开成王,直接承继了武王的天下。

  显然,周公称王之事已自不待辩。

  既然如此,能不能说,周公称王就意味着篡位夺权呢?“称王”与“篡位”这两者可以画等号吗?要想了解其中微妙,我们首先还要弄清楚什么是“摄政”。

  所谓“摄”,是指出于某种原因,由他人代替原来的法定主体做某事。而“摄政”就是指皇帝(国王)不在的情况下由贤臣代行王权,或者皇帝(国王)在位,但出于某种原因,比如皇帝(国王)年幼无法处理国事,在这种情况下,也由贤臣来代行王权,这叫“当国摄政”。 历史

  一般来说,摄政是代行君政而不居君位,但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不排除可以“权居君位”,以应对突发事件。但是,居于君位只能是暂时性的,摄政者“臣”的地位是不变的。

  如此说来,由于周公并未真正废王自立,所以称王一事并不能说成是“篡位”,总体上还是处于摄政的范围之内。

  但是中国人向来是讲动机的,虽然没有不好的行为,但有不健康的念头也不行。谁能保证你周公称王的动机真的就那么纯洁?事实上,在此之前,还有另一桩公案一直萦绕在人们心头,而这桩公案也是人们对周公如此放心不下的一个重要诱因。

  据《逸周书·度邑解》记载,武王在临终前,曾把周公叫到病榻前,对周公说:“乃今我兄弟相为后。”意思是:我死了就由弟弟姬旦你来继承王位。而周公则“泣涕拱手”,表示不敢接受。这样,武王才不得不将自己的儿子诵(即成王)立为世子,对周公进行了顾命之托。 历史

  然而,武王没有料到,正是这一“未遂”的传位之举,却导致了其他人对周公的防范之心。虽然武王是基于统筹天下的考虑:当时,西周虽然建立,但是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商人力量并未从根本上被摧毁;而他自己的儿子诵年纪尚小,根本不可能应付当时危机四伏的局势。周王室急需一位声望隆厚、富有政治军事经验的人物出来收拾局面。

  但是即使这样,王位的传承却向来都是有规则的,不是希望传谁就传谁的。周人在王位继承上,奉行的一直是父死子继的原则。因此按照周制,成王即位是理所当然的。或许,武王临终传位给周公而不是成王,多少是受了商人兄终弟及观念的影响。但即便是按照兄终弟及的商制,最有资格即位称王的也应该是管叔而非周公,因为管叔是武王之弟周公之兄。因此,无论按照周人的传统还是商人的定制,周公都不具备严格的即位称王的合法性。

  虽然当时周公“泣涕拱手”,没有接受,但是一个人面对唾手可得的王位,难道真的可以做到内心波澜不惊,连一丝涟漪都不会泛起吗?周公成为“大圣人”那是几百年后的事,当时的周公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且是一个有才能、有抱负,还握有重权的人!

历史

  有了这样一个前奏,再联系到后来的周公称王一事,让人产生怀疑是不难理解的。况且周公称王时,虽然没有真正废王自立,但是他也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摄政”身份。因此,虽然不能妄下断语,说周公的王者欲有多强,但至少可以说他的称王是暖昧的!

  风声鹤唳

不管别人承不承认周公这个“王”,此时周朝的最高权力都掌握在周公手里却是事实。周公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然而,在他到达山顶后,却发现这座山是一座火山,而自己屁股则正端坐在急待喷发的火山口上。

  在灭商之前,周与商的力量对比悬殊非常大,牧野一战,周人的胜利本就存在某种程度的侥幸。因此,周政权建立后,天下仍是一片战火纷飞,尚未完全臣服于周,四方诸侯又各怀异志,各种反对势力都蠢蠢欲动。对此,武王生前就曾忧心忡忡,在一次亲临殷郊登高眺望商邑之时,他深深地被那种大国气象所震慑,回来后就忧虑成疾,一病不起。

共2页: 上一页
  • 12下一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40449.html

    相关阅读:周穆王为何不报杀父之仇?
    西周王朝的开创者明君圣人:周文王(图文)
    公元前1048年 周武王 “孟津之誓”
    褒姒
    周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