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朝鲜战争秘闻:中朝曾差点因不合开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军事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沈志华:朝鲜战争历时三年,但是从1951年7月至战争结束,打打停停,多一半时间都是在停战谈判中度过的。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中朝双方在停战时机的问题上,也是分歧不断,争论不休。第五次战役以后,中国方面终于感到战争难以继续下去了。1951年5月下旬,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决定采取“边谈边打,争取谈判解决问题”的方针。

金日成却仍然急于求成,反对战争长期化的打算,要求中朝联军6月末至7月中旬再发动一次总攻。毛泽东只得请金日成于6月3日抵达北京进行商议。经过商谈,金日成同意6至7月不发动进攻,但还是要求经过准备在8月发动反攻。毛泽东无奈,只好要求斯大林接见金日成和高岗,同时希望在苏联养病的林彪也参加会谈。经斯大林同意,6月10日金日成和高岗乘苏联派来的专机飞往莫斯科。斯大林详细询问了中方关于停战谈判的意见后,表示同意,并给毛泽东回电:“我们认为,现在停战是件好事。”金日成无法再坚持己见,朝鲜战争由此进入边谈边打的阶段。

据苏联大使拉祖瓦耶夫观察,“朝鲜领导人对于停战谈判有些戒心,尽管他们没有公开和直接地表达出来”。金日成回到朝鲜后,心情十分沮丧,认为苏联在联合国的代表马立克6月23日呼吁停战谈判的发言“是中国力图达到停战和摆脱援助朝鲜这一负担的最明显的表示”,甚至在马立克发表声明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北朝鲜的报界以及其他宣传机关,对此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解释,也没有发表任何评论文章”。

虽然朝鲜领导人后来也“认识到了缔结停战协定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必要性”,但他们认为中国代表团为能达成停战协定而对美国人过分宽容和让步,同时也抱怨中国人在谈判过程中没有及时地、充分地听取朝鲜代表的意见。特别是当7月27日毛泽东通知金日成,如果美国人坚持将现有的前线作为分界线的话,那么可以向美国人做出让步时,金日成表示了极大的不满。他立即答复说,“这种让步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意味着对朝鲜的“严重政治打击”。

金日成甚至对朴宪永说:“我宁愿在没有中国人的帮助下继续进行战争,也不愿意做这种让步。”后来因美国代表在分界线问题上提出了过分要求,并在谈判中立区进行挑衅,中方表现出强硬立场,才使朝鲜人的情绪有所好转。不过,拉祖瓦耶夫注意到,“最近数月来,朝鲜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明显地冷淡了,朝鲜人更加坚定了依靠苏联的方针。”

我记得您提过,到了1952年,中朝双方对于停战谈判的态度又倒了个,只是,双方的立场仍旧是对立的。沈志华:的确,中朝双方对谈判的态度不久便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1952年下半年,在朝鲜战场双方基本取得力量平衡的同时,板门店的停战谈判却陷入了僵局,问题竟胶着在毛泽东起初认为最容易解决的战俘问题上。

此时,毛泽东主张把战争继续下去,而在和平谈判问题上坚决不能让步,但朝鲜方面却希望接受美国的停战条件,尽快在停战谈判协定上签字。斯大林从苏联与美国对抗的全球战略出发,再次支持了毛泽东。1952年2月板门店谈判达成协议:在签订停战协定后九十天内召开相关国家的政治会议解决朝鲜问题,但在其他议程,特别战俘问题上还有争议。这时,朝方主张尽快结束谈判,金日成还直接向毛泽东表示出“不愿继续进行战争”的意见。

拉祖瓦耶夫向莫斯科报告说:“金日成在与南日讨论谈判陷入困境的原因时表示了这样一种看法:应该建议签订停战协定,而把所有未解决的问题移交给政治会议去研究。金日成认为拖延谈判是不利的,因为美国的空军正在继续给朝鲜造成惨重的损失。他看不到继续就战俘问题进行争论有什么合理性,因为这些争论正在导致更大的损失。”

金日成还认为,中国志愿军的大多数战俘都是以前蒋介石军队的人,在政治上不可靠,所以“为了他们去斗争没有特别的意义”。“金日成指示南日弄清楚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并建议以李克农的名义在战俘问题上做出让步。”拉祖瓦耶夫还反映,中国领导人“担心大量苏联军事装备的供给会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而减少或中断”,并认为匆忙地解决问题,只能相反地导致削弱中朝方面的力量。

5月2日,朝鲜停战谈判五项议程中的四项已经全部达成协议,但在第四项议程,即关于战俘安排问题上,美国方面提出了自愿遣返的原则,而中国方面坚持应全部遣返,双方的谈判由此陷入僵局。

朝鲜领导人原指望不晚于5月份与美国人签订停战协定,并依此来计划安排1952年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没想到谈判因战俘问题产生争议而拖延下来,“这使朝鲜领导人感到莫大的失望。金日成建议中国同志在战俘问题上做出让步,并争取签订停战协定”。显然为了照顾朝方的意见,7月3日,中朝代表团提出新建议:除了非朝鲜籍战俘仍需全部遣返外,同意朝鲜籍战俘无须全部遣返,“即其居住地在敌对方的朝鲜籍战俘应返回敌对方领土;在应召入伍前居住于俘获方领土上的朝鲜籍战俘,应全部留在原处并应被释放遣送回家”。但是美国方面不顾中朝方面的一再退让(包括已不再坚持遣返全部被俘人员),于7月13日提出了总共遣返八万三千人(包括人民军被俘人员百分之八十和志愿军被俘人员百分之三十二)这个基本数字,并声称这是最后的、坚定的、不可改变的方案。中朝方面被迫做出最后选择。

对此,中国领导人的态度十分坚决。毛泽东在7月15日给金日成的电报中说,在敌人狂轰滥炸的军事压力面前,接受其挑拨性和引诱性而并非真正让步的方案,对中朝方面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是极为不利的。

在前线为志愿军战士表演文艺节目的志愿军女兵

战争继续下去,固然会给朝鲜人民和志愿军带来进一步的损失,但中朝人民也在战争中愈战愈强,鼓舞着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去反对侵略战争,并推动了全世界保卫和平运动的发展。战争使美国的主要力量陷在东方继续遭受损失,而苏联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并影响着各国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因而也就推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毛泽东保证,中国人民愿尽一切可能帮助朝鲜人民解决困难。总之,“在现时形势下,接受敌人这一方案必然要长他人志气来灭自己威风”。最后,毛泽东不无用意地告诉金日成,中方的看法和方针,在征求了斯大林的意见后再告诉平壤。同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说,中国主张坚决拒绝“敌人这种挑拨性和引诱性方案”,并表示准备战争扩大。毛泽东还通报说,“金日成同志对此有不同看法。”金日成在7月16日给毛泽东的回电中表示赞同他对当前局势的分析,并感谢中国将全力提供援助的承诺。

但是就在同一天给斯大林的电报中,金日成却抱怨说,由于消极防御的方针,轰炸给朝鲜的城市和平民带来了极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拒绝接受敌方的条件。虽然他表示同意毛泽东的意见,但还是希望尽快停战:“我们必须坚决力争尽快签订停战协定、实现停火和根据日内瓦公约交换所有战俘。这些要求会得到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支持,并使我们从被动的局面中摆脱出来。”

战俘问题,这个看上去不那么大的问题竟然成为了双方谈判的死结。

沈志华:中朝之间在谈判中的战俘问题上持有不同立场,除了政治上的考虑之外,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原因,即双方的战俘政策完全不同。由于受国内战争传统做法的影响和缺乏国际斗争经验,中方从一开始就未曾想过扣留战俘。1950年11月17日彭德怀致电军委,拟在战役发起前释放一百名战俘,以动摇敌人军心。

18日毛泽东复电,“释放一批战俘很对。今后对战俘应随时分批放走,不要请示。”这样,中方掌握的战俘即相应减少。此外,1951年11月中朝商定,为便于释放战俘工作,以后南朝鲜战俘交由人民军管理,而志愿军只管理其他国家的战俘。这样,中方实际看管的战俘人员十分有限,没有多少谈判的本钱,这大概也是中国主张“全部遣返”的原因之一。而朝方出于战后经济建设需要劳动力的考虑,则暗地里扣留了大量战俘。据继任苏联大使苏兹达列夫的报告:“朝鲜同志认为将大量南朝鲜的战俘扣留下来,让他们在北朝鲜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比较好,而无须去考虑他们要求返回自己家乡的愿望。”问题最后还是在莫斯科得到解决的。1952年7月15日毛泽东电告斯大林,美方提出的方案,“两者比例极不相称,敌人企图以此来挑拨朝中人民的战斗团结”。“在敌人的压力下屈服,对我极为不利”,并表示即使谈判破裂,也绝不让步,“因为这个问题是个政治问题,不但对朝中两国,而且对整个革命阵营都有影响”。第二天斯大林即复电:“你们在和平谈判中所持的立场是完全正确的。”

周恩来随后于8月访苏,并与斯大林举行了多次会谈。中途赶来的金日成、朴宪永和彭德怀参加了后期会谈。除讨论中国经济建设的问题外,会谈的重点在于确定以后战争中应采取的方针。周恩来介绍了战场上中朝力量的情况,认为“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把握,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作战,并且因为建立了坚固的坑道工事,也经得住轰炸”。

关于战俘问题,斯大林首先指出,美国人想按自己的主张解决战俘问题,而根据国际法,交战各方必须遣返除罪犯以外的所有战俘。斯大林问,毛泽东对战俘问题是怎样考虑的:是让步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周恩来简要地介绍了在这个问题上中朝之间存在的分歧,并表达了毛泽东“必须坚持遣返全部战俘”的看法。

周恩来说:“朝鲜人以为,继续打下去不利,因为每天的损失要超过在遣返上有争议的战俘人数,而停战对美国不利。毛泽东则认为,战争打下去对我们有利,因为这打乱了美国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斯大林当即肯定说:“毛泽东是对的。这场战争伤了美国的元气。北朝鲜人除了在战争中遭到牺牲以外,并没有输掉任何东西。美国意识到,这场战争对他们是不利的,必须结束它,特别是当他们知道仍有我军驻在中国以后。需要的是毅力和耐心。”斯大林还提出了一个更能触动中国领导人神经的问题,他提醒周恩来说:“对美国必须强硬。中国同志必须了解,如果美国不输掉这场战争,那么中国永远也收复不了台湾。”

对于平壤的说服工作,自然还要莫斯科出面。在9月4日与金日成会谈时,斯大林问到,朝中之间在谈判问题上是否存在某种分歧。金日成回答:“我们之间不存在原则上的分歧。我们同意中国同志提出的那些方案。但是,由于朝鲜人民目前处于的严重状况,我们更愿意尽快缔结停战协定。”斯大林立即说:“我们在此已经与中国代表团讨论了这一问题,并表达了这样的建议:不同意美国人提出的关于战俘问题的条件而坚持自己的条件。”“如果美国人不愿意遣返百分之二十的中朝战俘,……那么他们的那百分之二十的战俘也不能返回,一直到他们不再扣押中朝战俘为止。”

斯大林最后以肯定的语气结束了这一话题:“这就是我们对此问题的看法。”1952年11月10日苏联代表在联合国提出了解决朝鲜问题的新提案,24日又提出补充建议。28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完全赞同苏联的提案和建议,即先停战,再解决全部遣返战俘问题。

朝鲜战争21个很少知道的事:朝鲜战争秘闻1、志愿军是1950年10月19日入朝的,但1950年9月 18日,即仁川登陆的第三天,中央军委已经向朝鲜派出军事先遣小组,勘察地形,做战场准备。也就是说:第一批中国军人进入朝鲜的时间是1950年9月18日

2、1950年10月28日,苏联空军入朝:参战飞行员穿志愿军制服,参战战机喷涂朝鲜人民军标记;

3、志愿军里有一支不到10个人精神病治疗小分队(志愿军第18陆军医院32队,南京志愿医疗团第5批第5队),拥有200张床位,治疗了“如雨水一般涌来的病人”。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还有约1000名志愿军精神创伤患者被转往后方接受漫长而细致的治疗;

4、在韩国军事情报部队中,有一支名字叫:HId.SC华人分队,由志愿军中国民党军战俘和南韩华侨子弟组成,战争中公开记录的死亡人数是100余人,实际伤亡远远超过公开记录;

5、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朝鲜的清津港,一直有一支苏联的海军分队留驻(协助朝鲜军队防御),其中包括苏联海军通讯专家组;

6、彭德怀的秘书王亚志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数字:负伤、阵亡、病故、失踪、被俘,共为978122人;

7、1968年1月21日 ,31名朝鲜特种兵潜入韩国首都刺杀韩国总统朴正熙,在青瓦台总统府附近被韩方发觉行动失败,青瓦台事件中,有68名韩国人身亡,66人负伤,朝鲜31名突击队员,29人战死,1人被俘,还有1人被打穿了肠子,他一手捂着肠子一边逃避韩军的层层追捕,在逃过三八线时还击毙3名拦截他的美军士兵,另打伤3人。

在他逃回朝鲜后顿时成为英雄,他就是朴载庆(现通常译为朴在京),2004年1月时担任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负责宣传的副总局长要职;

8、1949年6月29日,美军“战前最后一批”人员从南韩撤离后,还有800~1000人的美军以顾问名义以及1500~2000人的美军以顾问的警卫的名义留在韩军中;

9、南韩军队除了7个步兵师(旅)外,还有5个独立步兵团,2个坦克营,12个炮兵师(或集群),5个旅的卫国军(5万人),1个政府保卫团,6万人的警察部队;其中,卫国军及警察部队共有11万人的编制,以及随损随补的能力,这个是南韩损失人员中无法统计的重要部分(到最后,连南韩自己都统计不清楚损失情况了) ;

10、1942年5月,侵华日军重兵扫荡太行山根据地,合围八路军总部。朝鲜义勇队华北支队(朴孝三任队长) 拼死阻击,为掩护彭德怀总部突围付出重大牺牲,这个是彭德怀援朝的一个个人报恩原因;

11、自中国返回北朝鲜的正规成编制军队:1949年7月:长春的第164师,人员10821名(朝鲜人民军第5师);1949年7月:沈阳的第166师,人员10320人(朝鲜人民军第6师);1950年4月:独立第15师,人员15800人(朝鲜人民军第7师,后改称第12师。

一个团整编为第18团,编入人民军第4师。另有部分分队编入人民军组建中的械化步兵团);1950年6月,军委铁道兵团所属各师中的朝鲜人分队和官兵3200余人返回朝鲜;1950年8月:东北军区部队中的3100余名朝鲜人官兵,由金光一等人率领回到朝鲜(朝鲜人民军第10师);

12、1952年,美军赦免了近1000名日本陆军军医,原因是日军以其在二战时于中国东北研发的流行性出血热病原体,协助美军维持了38线防线;

13、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损失的第一架飞机既不是志愿军打下来的,也不是人民军打下来的,更不是苏联空军打下来的,是南朝鲜第17团。

白仁烨的17团原有兵力1200(另配属了在大田的2500名“护国军”)。团部遭到美军飞机的扫射,团长白仁烨大腿中弹,17团部队向美机开枪,打下了飞机并“俘虏”了美军飞行员;

14、朝鲜战争中阵亡的第一个美军团长:1950年7月8,人民军进攻天安。天安的美军进行了奋力抵抗,步兵第34团团长R-马青阵亡(他扛着反坦克火箭准备去打坦克时阵亡的);

15、釜山桥头堡:如果集结在釜山桥头堡周围、缺弹药少食物的北朝鲜军(13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兵力97850人,且其中大约1/2是在南韩补充的新兵)知道对面的敌人是35万人以上话(美第8军84630人,韩国军91696人,空军37584人,海军36389人,韩国辅助兵约10万人),而且还拥有绝对优势的空、海、炮兵的优势,估计仁川登陆后;就不会抓到任何一个北朝鲜士兵了(他们早就要跑回去了);

16、仁川登陆后,洛东江前线北朝鲜的98000兵力中,12777人被俘,死伤约1万人,游击队化的败兵约1-2万,在韩国招募的新兵逃亡的约4-5万人,推算回到北朝鲜的兵力在25000人以内;

17、仁川登陆时,地面部队美军125126人、韩国军101573人、英27旅1704人、菲律宾营1369人总计229772人。另外美韩后勤人员119559人、美远东空军36677人、美远东部队59438人,总兵力达到了445446人。

确实是一支大军,从7月5日到仁川登陆,美军的损失为(对比一下美军所谓的总损失3万人的数据,志愿军还没有进入朝鲜呢,就已经):阵亡5567人、受伤16039人、失踪2164人(多数被俘),计24172人;

17、第一个死亡的日本军人:1950年10月6日,日本派出首批军人进入朝鲜,20艘扫雷艇323名艇员。10月17日,十四号艇元山海面触雷,十八名艇员负伤,厨师长中谷坂太郎死亡;

18、北朝鲜军广播:抓获了65000名韩国俘虏,到释放时,只有7000余人,其他“通过再教育就原地释放了,志愿入伍了(朝鲜军)”,同期,韩国也“通过再教育就原地释放了,志愿入伍了(韩军)”37000人;至于非统计数据(战场上直接改编的),至今双方自己都搞不清楚;

19、联合国军要求英军对中国华南地区做不间断侦查,1951年1月1日,英军PR19侦察机小分队开始飞赴香港(队长:鲍尔斯),使用侦察机利用香港机场,对中国华南进行空中侦查;

20、联合国军中的“王成”:1953年的5月2日半夜,驻守187高地的加军皇家团C连中尉Hollyer在绝望的时刻,呼叫第81野战炮兵团向他所在的位置开炮,随后近4,000发炮弹倾泻在阵地上,在表面阵地的中国士兵瞬时被炸碎,如同真实的王成一样,中尉Hollyer也没有被炸死。

那场战斗加军牺牲26人,27人受伤8名被俘。附属在加军中训练的韩国军队4人牺 牲,14人受伤,4人失踪。当时是志愿军46军397团3个排进攻加军,上报战况是歼灭加军220人;

21、1953年3月,中国海军一个鱼雷艇大队到达鸭绿江口(准备反登陆作战),一批志愿军海军人员入朝参加了布设水雷行动(准备反登陆作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51141.html

相关阅读:抗战若干难点问题简释-“和谈”还是战争谎言
世界保险箱解密 :二战时期助纣为虐的瑞士银行
抗战时新四军曾以牺牲54人为代价全歼日军500余人
中国也是战斗民族:盘点中国古代的十大王牌军队
中国很少曝光越南战争尸横遍野黑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