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三国演义》虚与实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三国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由于《三国演义》是基于史实加工而成的历史演义小说,所以它一问世,就有人研究它到底有几分真,三百多年来最权威的说法是章学诚的“七实三虚”,这已被大部分学者接受。近年来,就虚实问题先后出版了盛巽昌的《三国演义》(补正本)和张国光的《三国演义》(文史对照插图本)。最近有人另立高见,认为《三国演义》五分真都不到。文中言之凿凿,似成一说,但毕竟是一面之词,仅算一家之见。由于没能分析全书,所以每出一说,均有支持者,不乏反对者。1.史实与虚构的划分我自幼酷爱《三国演义》,亦喜《三国志》,有时为之而通宵达旦,每逢绝处常常拍案称奇。最近终于将传记体的《三国志》改成编年史的《三国志》,并完成了《<三国演义><三国志>对照本》。该书的排版方式为:左边是《三国演义》,右边为裴注的《三国志》,中间夹了一点《资治通鉴》资料。到了这一步应该说《三国演义》中的史实一目了然,其实大谬不然,全书排完后才发现史实与小说并不一致的方式很多,但不少地方是真中夹假,一时无法定论,大致有如下类型:一.《三国志》简略,《三国演义》详细《三国志》中记载了某一件事,但很简略,廖廖数字;而《三国演义》则长篇大论,通情达理,且是某一回中的重头戏。以三请诸葛亮为例:《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仅有12字: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三国演义》则从第三十七回中开始,至三十八中,用了整整一回篇幅,近4,900字来描写“凡三往”。从这一例中可以看到,刘皇叔是去了三次隆中,也见到诸葛亮,这些全为史实,但远非《三国演义》所说的如此活灵活现,那么这一件事能说有几分真呢?二.《三国演义》更换角色《三国志》原有记载,而到了《三国演义》中却换了主角。常常把他人的功劳贴到某人的脸上,或者把某人干的坏事栽赃到大白脸的头上,这类例子颇多,下面仅举二个例子。如《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虽非全为事实,但确有详载,相差亦不太大。而“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却差别较大,博望坡确有一把火,放火者非“军师”,而为刘先主所点,而且烧的是自己的营房!《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云:使拒夏侯?、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又《三国志"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载: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拒之。备一旦烧屯去,?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区区144字,可到了《三国演义》中则起于第三十九回:“自是文官大备,乃聚武将商议南征。夏侯?进曰:……”跨越第四十回,至第四十一回:“令大军分作八路,一齐去取樊城。”洋洋洒洒,凡7,073字。经罗贯中的描写,自夏侯?之辈到张飞、关公们,从视诸葛村夫为无流之徒,一跃进为战无不胜之神人!也是罗贯中这一笔,可苦了要弄清“真虚”之辈,是耶,非耶?三.以上情况兼而有之许多情节实际是上述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如世人津津乐道的关公温酒斩华雄,就是一例,《三国志"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第一》记载着:坚复相收兵,合战於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三国志》中仅为24字,而《三国演义》中则从“华雄遣人赍鲍忠首级来相府报捷,卓加雄为都督”,一直到:“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计1,640字。书中华雄是先后斩了:鲍忠(且生擒将校极多)、祖茂、俞涉和潘凤,还大败了孙坚,一位如此之当世豪杰,却为关英雄不费吹灰之力而斩之。如果说上述两例还马马虎虎凑合着,这一例却不一样,但八鞭子也能挨得着:关公、华雄真有其人。由此可见,要确定一个事件的真假还不太容易,必须定个标准或假定,再分析全书。本文中最重要的标准有三条:①移花接木者。两书中叙述相同,仅仅是《三国演义》中说明较细,描述居多,本人假定“基本属实”一般定为0.8到0.9。只要字数相差不太多,仅换一个当事者时,将真实程度定在0.5到0.7之间。②由于本人已经将《三国志》改成了编年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量不一致之处,所以选取与《三国演义》最接近的史实。③对于裴注中的一切说明均认为是史料,本人不打算考证裴注内容的真假,同时都假定《三国演义》参考了这一部分内容。以上标准和假设仅作一家之说,欢迎与大家商榷。2.各回虚实的分析结果将《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对照本排列出来后,笔者按以上标准列出两书中所述事件之间的差别。本文采取的真实度的标注方法为:如0.95意味着95%的内容录源自于史实,以此类推,0.2则基本为虚构,即与史实相近程度不到20%,这种标明真实度的方法取自于数学。现先举一例来说明这一编排方法。第一回0.9虚构的主要故事:三人桃园祭天地,三人救董卓虚构人物:程远志其实际意义为:第一回中有80%的叙述与《三国志》相似,在《三国志》中仅“三人桃园祭天地”和“三人救董卓”没有记载,本回中还虚构了一人物“程远志”。
下面是各回对照结果,以及相应的一些说明,见下页。将上述120回的真实度相加后得75.8,再除以120回,仅得0.63,即《三国演义》全书只有六分真,准确地说仅有6.3分真。这与章学诚的“七实三虚”非常接近,因为本人还没有将《后汉书》与《晋书》对照的结果加上去,如能加上这两书,真实度肯定会有所提高!

回数真实程度虚构的主要故事虚构人物虚构故事的目的。10.9三人桃园祭天地,三人救董卓。程远志20.8玄德用牛血破张宝妖法,刘备怒鞭督邮,蹇硕实为何进所杀。严政,许韶,郭胜30.9李肃以赤兔、金甲、锦袍诱使布杀丁原。40.8丁管用象简直击董卓,曹操借刀杀董卓,陈宫捉曹操,杀吕伯奢。50.6盟词为臧洪所作,华雄斩鲍忠,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杀胡轸。武安国,鲍忠,俞涉,潘凤,方悦,穆顺,赵岑衬托关羽。60.95袁绍夺玉玺,刘表战孙坚。70.9孙坚屡战屡胜,换孙坚尸。陈生80.4董卓残暴一回全真,王司徒巧使连环计及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全为虚构。貂蝉90.75除吕布戏貂蝉,具体描述诱杀董卓一节外,其余全为真。100.9马超杀李蒙、王方一节。李别(李利)110.85陶谦的为人和让位与史实不附。多出陈宫献计伏击曹操。曹德120.85曹操设计攻吕布。宗宝130.75刘备谦让徐州牧,郭汜与李?徒手博斗。崔勇140.8曹操诸将迎驾及离间吕布与刘备。李暹,荀正刘备仁义。150.8太史慈酣斗小霸王。160.8张绣攻击曹操,操诱奸妻邹氏,火烧曹营。丑化曹操。170.9180.8陈宫搜得玄德回答曹操密书,关云激张辽。190.6刘安杀妻为食,陈?出卖吕布,并设计吕布自相攻杀,张辽投降过程。刘备得人心,张辽义气。200.6董承受诏有其事,均没有如此详细。备之韬略。210.6董承十里长亭相送,车胄出迎刘备及备杀胄。刘备的仁慈。220.6捉放王忠、刘岱。刘备的仁慈。230.6《三国志》中为吉本,吉太医下毒遭刑。曹操的残忍。240.5刘备偷袭曹营。曹操的残忍。250.4关公约三事,曹操待云长。云长的义气。260.4颜良为曹军所斩,云长战龚都。辞曹操。云长的英雄。270杜远,胡华,胡班,王植,孔秀,韩福,,孟坦,卞喜,普净,秦琪云长的英雄。280.1斩蔡阳一回为移花结木。郭常,裴元绍,周仓关定,关宁兄弟义气。290.9华佗徒弟医治小霸王。300.95310.5操十面埋伏击绍,大败玄德,蔡瑁谮刘表。
320.95袁谭装病。汪昭,岑璧330.95郭嘉之计实为丞相之谋。彭安340.6张武、陈孙反,伊籍相的卢,蔡氏窃听,蔡瑁欲害玄德。张武,陈孙350.1徐庶计谋。360.3曹仁、李典连败两阵,程昱计赚徐庶母。徐庶用兵,曹操奸雄,为诸葛亮出场造势。370.4徐母怒斥徐庶。为亮出场造势。380.8第三顾的一路风景及面叙390.5凌统欲杀甘宁,请备为黄祖报仇。诸葛亮用兵。400.6李?至死大骂不绝,诸葛亮火烧新野(这一回不是重头戏)。诸葛亮用兵。410.4徐庶劝降刘备,备欲投江而死,操未杀刘琮及蔡夫人,魏延投长沙,长坂坡。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刘备的仁义。420.5诸葛亮活动全无记载,东吴人马全为史实。夏侯杰诸葛亮雄才。430.5除了诸葛亮言行外,全为史实。孔明口才。440.6徐亮之高见全真和铜雀台赋为半真,其余众将纷议全为虚构,程普不服瑜调遣,瑾说亮。孔明计谋。450.3断聚铁山粮道,计害刘备,蒋干中计中有一半为真,操杀“蔡瑁、张允”为乌有。孔明计谋。460.3草船借箭确有其事,但地点、主角均不对,黄盖献密计亦为史实,但非亮与瑜之谋。蔡中,蔡和亮之计谋。470.1黄盖书为实,人物全有,其余全虚。苦肉计。480.1除操诗与刘馥确有其事外,其余全为虚构。吕通操之傲慢,凤雏计谋。490.4仅赤壁之战,黄盖纵火与中箭落水为真。曹操惨败。500.4曹操三笑,诸葛亮庆功,云长义释华容道。操之傲慢,云长义气。510.4周瑜过油江,周瑜装死计。亮之雄才。520.4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取四郡为实,叙述为虚,云拒樊氏有其事,但与史载不尽相同邢道荣,陈应,鲍隆刘备虎将。530.4张飞取武陵,关公降汉升,未杀韩玄,金旋。巩志,贾华,戈定云长才能。540国太,国老备之福星。550.3妹才捷刚猛及瑜上疏为真外,其余全为虚构。诸葛亮计谋。560.4取西川换荆州总设计师为孙权,沮计者是刘蜀之王观也。诸葛亮计谋。570.4瑜死不实,亮吊丧,权轻凤雏,黄奎与马腾谋害曹操。黄奎,苗泽,春香580.8操欲下江南,马超之梦,曹仁失潼关,曹操险遇害。钟进,曹永,张横曹操惨败。590.6裸衣斗马超,韩遂暗算马超。许诸与马超的勇力。600.6张松反难杨修,讥曹操,备迎张松,李恢态度不合史实。曹操的傲慢,刘备的仁慈。610.7酒宴舞剑,吴国太训权,曹操梦。周善620.6张昭献计,杨怀、高沛暗杀刘备,黄忠救魏延刘?刘备的仁慈。
630.5亮言西川凶兆,庞统凶兆,亮哭统,义释严颜有过程但无细节。写庞统。640.75卓鹰650.75马超大战张飞于葭萌关,杨松受贿赂,杨柏,李恢说词。杨松660.85荀攸的死因。杨任670.9杨松680.75左慈戏曹操一回一半为虚构。690.9赵颜延寿。700.45老黄忠计夺天荡山,无天荡山。写老黄忠。710.7杀夏侯渊的过程不对,过蔡邕庄。720.75五界山,褒州,“一人一口酥”,阔字。730.7玄德谦让,云长大胜夏侯存、吕常。翟元,王甫740.6庞令明抬榇,大战关云长父子,对于禁污蔑之词,罾口川。贬低于禁,抬高庞德。750.9吕蒙斩同乡。760.9索要白米十万石,诸葛瑾劝降。770.5吕蒙之死,玉泉山显神,曹操感神,云长呼备。王甫神化关羽。780.85《青囊书》,操病势转加之梦。贬低曹操。790.85丕逼诸弟。800.85曹后骂兄,杀符宝郎祖弼,诸葛亮装病。祖弼810.7亮等苦谏,张飞死前先兆,张苞关兴比武。抬高刘备。820.5张苞、黄忠之死、夏恂、周平、马忠、关兴杀潘璋,大胜孙桓,杀范疆、张达。史迹刘备的军事才能。830.3璋卒于嘉禾三年,黄忠,关平杀敌,荐举陆逊。关公显圣斩潘璋。刘备军才。840.8孔明怒斥连营,八阵图,孙夫人投江而死。程畿850.6诸葛亮安退五路大军无记载。神化诸葛亮。860.7陆伯言高论,迎邓芝,与孙韶之争,张辽死的时间不对。870.5赵云战三洞主。关索,鄂焕,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神化诸葛亮。880董荼,孟优神化诸葛亮。89朵思,杨锋,孟节神化诸葛亮。900.3祝融氏,木鹿大王,带来洞主神化诸葛亮。910.7祭泸水,离间曹睿与司马懿。神化诸葛亮。920.3韩凤鸣山。董禧,薛则,崔谅,杨陵,程武,韩德及四子:瑶、琼、瑛、琪。神化诸葛亮。930.4骂死王朗,偷袭淮营。神化诸葛亮。940.45关公显圣,朱赞(名不符实)徐晃死的地点不对。陈造,苏?,万政,张普、彻里吉,雅丹,越吉,曹遵神化诸葛亮。950.9郭冲三事中有空城计的详细记载。陈造960.95970.75王双伤两将,姜维献诈书。谢雄,龚起,费耀神化诸葛亮。980.5仲达授计,魏兵反中亮计,取陈仓。神化诸葛亮。990.5大破魏兵,锦囊为虚。神化诸葛亮。1000张虎名不副实。秦良,苟安神化诸葛亮。1010.7诸葛妆神收麦。神化诸葛亮。1020.7夏侯渊四子中只有夏侯霸参加了蜀之战,邓艾诈降,郭淮失木牛流马。秦明,邓文,岑威神化诸葛亮。
1030.8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1040.9诸葛亮作大龛,懿用手摸头曰:“我有头否?”。1050.85马岱斩魏延、杨仪魏延送紧急表。1060.95裴景1070.9无牛头山。10811090.7昭困于铁笼山上,姜维回马杀郭淮,淮死的时间与地点不对,龙凤汗衫血诏,迷当名实不符。俄何烧戈,王韬1100.951110.9姜维强辩,邓艾庆功。鲍素1120.8诸葛诞设计败朱异,姜维战邓忠,傅佥杀王真和李鹏。王真和李鹏,陈俊1130.6“姜维斗阵破邓艾”一回的时间不对。郑伦,党均1140.6弃粮胜魏兵,投黑龙江而死。王?1150.9?正献计。1160.85武侯显圣,疆川口。1170.9“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马邈1180.9司马昭与贾充商议。1190.9司马炎带剑入内,乱瓜打死张节。张节12013.作者虚构故事的主要目的《三国演义》中除了文学艺术加工的需要外,那么虚构故事主要用在哪些地方呢?主要是神化诸葛亮和关云长,同时丑化曹操,如果诸葛亮与周瑜在一起时,周瑜成了反角。一.塑造关云长??虚构最多的部分之一在对照本排到18回时,我发现《三国演义》所用的史料较多,很多回的真实度在80%以上,尤其是一些人物的妙语,几乎全抄史书。但关云长一出现后,虚构部分急剧增加,其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如下:(一)移花接木法。第一例为“温酒斩华雄”,华雄被斩是事实,时间和地点也还一致,但为孙坚所杀。上面已有说明。第二例是斩文丑,这一例的情形与上一例几乎相同,文丑是在官渡之战的初期被杀,但是曹操所为,与云长挨不上边。第三例举了不值一提的小将??蔡阳。这是刘皇叔大作,即使是这位??仁兄加皇叔的功劳,也用来塑造了云长。(二)纯为艺术而创造的人物。《三国演义》中虚拟的大将级人物不多,但为云长特设两员:关平与周仓。即使在《资治通鉴》中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究没能查出个“据何典籍”来。(三)突出关云长虚构的故事为了突出云长,《三国演义》中虚构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且前后达二回半之长,1万余字。文中写得栩栩如生,所用笔墨仅次于诸葛亮。它成功的描述了一身正气的云长:不近女色;信誉卓著;忠君。而“大奸雄”曹操为了拢络他,前所未有的大发慈心,对云长是上马金,下马银,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请。至于生活,怎一个“无微不至”了得,更有甚者还用上了十多位美女。到头来换得个“来去明白,真丈夫也”。当然后面还有华容道一说。
(四)关公显灵。关公显灵共2处。除了“玉泉山显圣”外,第一次显圣是杀吕蒙,第二次在第九十四回的“诸葛亮乘雪破羌兵”中,时值关兴被西羌国的铁车密围无法走脱,此时“看看至近,只见云雾之中,隐隐有一大将,面如重枣,眉若卧蚕,绿袍金铠,提青龙刀,骑赤兔马,手绰美髯,分明认得是父亲关公”。《三国演义》中虽将关云长写为理想伟人,但罗贯中还是提到了他的一些坏脾气,主要的是待人太傲,能在他眼中算上个英雄的人不多,初来时的诸葛亮也曾不买账,还想胁迫刘备用“水”去挡曹军。即使听了令,又打算与难弟张飞来个秋后算账。黄忠老将军名字排在他的后面,居然声称“终不与老兵为列”,诸葛亮的一番夸耀使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当然最终其命也送在“傲”上!二.神化诸葛亮??虚构用得最多的地方历史上的诸葛亮确是伟人,《三国志》全书为830,000字(连标点,下同),《三国志》中为皇帝以外的大人物单独立传者仅有两人(另一人为陆逊),诸葛亮传用了11,722字,不仅如此陈寿又用了1,000余字对他作了一个全面评价,最后的“评曰”,加上裴松之注达3,000字,其评语之多,评价之高,均属史学罕见。而且《三国演义》问世前,后人对他的溢美之词几为空前,最为著名的如苏轼的《赤壁赋》,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不容易的是,直到今天,没人说过他太多坏话(除文革外),由此可见他的人品确是无可非议。《三国演义》中,有六分真,近四分虚,这四分虚构中有三分之一用在诸葛亮身上,为了描述这位伟人,在他仍在隆中时,就声名远扬,越接近他的出场,对他的赞美之词越多,与其他英雄们相比,则是萤火与皓月,燕雀与鸿鹄之比,绝不能同日而语!(一)三顾茅芦《三国演义》中要见上诸葛亮一面很难,小老百姓免谈,就是皇叔之一晤,也迁宕时日,从年底到来年的阳春三月,“凡三往”,最后是“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何其隆重!到了草堂,还不能赐见,只能“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这一立又是达半晌。他翻个身亦需惊天动地,先有豪言壮语作先导,后洗梳半响,让皇叔再凉一会儿。在他手下和身边的亲朋好友没有一个是等闭之辈,连青童也出口不凡,能得与他同辈的四大人物之一者,便可得天下。诸葛亮的出场是从“元直走马荐诸葛”到隆中对,计5,809字,伟人必竟是伟人,出个场竟那么难。在5,809字中,除了名字以外,几乎全为虚构!
(二)赤壁之战??《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故事最多接下来的一大段是“火烧赤壁”,这八回几乎全为艺术杜撰,经过这么一笔,诸葛亮成了通天文,晓地理,明阴阳,精阵法,算风云,擅长于火攻水淹,陆战水战车战马战无一不精之神人。从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到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计八回,约37,900字,几近一中篇小说,其中的故事绝大部分为虚构。在第四十三回中近5,200字,其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一回除了人名外,所有对话均为虚构,但这一对话中立论如此正确,反驳如此准确有力,一言便击中对方要害,以致立论方全无招架之余地,更谈不上组织反击,最终置对方全无容身之地。可以这样讲“舌战群儒”乃一千古绝唱。第四十五回中有5,507字,史书记载少而又少,这一回中引用了一段“江表传”中蒋干的事迹,前半部分还算给蒋干一些面子,可后半部分纯属虚有,大丈夫蒋干成了一跳梁小丑,这一切全了为描写周瑜的雄才大略,当然仅为诸葛亮垫个底。《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记载如下:《江表传》曰: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往见瑜。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诣瑜。瑜出迎之,立谓干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干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干入,为设酒食。毕,遣之曰:“适吾有密事,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后三日,瑜请干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还宴饮,示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干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干但笑,终无所言。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计344字。从史实中可知,蒋干是奉命行事,绝非为了邀功。回来后的报告是“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确是实事求是,并没有做任何小动作,害得他人屈死曹操刀下。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为4,819字,而史实更少,借箭回中的《三国志"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弟一》仅有记载如下: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从记载中可以看到,借箭的始作俑者,孙权也。但到罗贯中笔下,却成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而且是《三国演义》中最成功的故事之一,同时我也常常在想如果把这一节再还给孙权,效果会怎么样呢?
火攻一计的故事又是如出一辙,几乎成了借箭的翻版,《三国志"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弟一》载: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到了《三国演义》中一切全变了,想出火攻之计的有两人??诸葛亮和周瑜,而且两英雄所见略同,手掌中全为“火”字,可见两人的判断是如此准确,真神了。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整个这一段中属于史实的很少,多为虚构。但也有一点:这一段中,除了诸葛亮与周瑜外,其余数人的业绩均属史实,而周瑜这个人物的描述也有史实部分??只要不与诸葛亮在一起。整个赤壁之战中,先是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和周瑜,草船借箭,议用火攻,神借东风,三气周瑜,抢占彝陵,智算华容道,最后这样一位完美的神人就造出来了!别小看这段故事中虚构居多,它是民间流传最广,也是最得人心的部分!(三)七纵七擒孟获七纵七擒孟获在历史上还真这么一回事,《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中有样一句话: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凡36字,如果把裴松之的注全加上去也仅334字,其书云:三年春,亮率众南征,诏赐亮金?钺一具,曲盖一,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事在亮集。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到《三国演义》中整个面貌焕然一新,从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兴师,抗天兵蛮王初受执”到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的前半部分,共4回半,过23,000字。七擒孟获与火烧赤壁还不一样,虚构的故事特别多,其中的人名也多为乌有,如:鄂焕,董荼那、阿会喃,蛮将不说,诸葛亮手下的大将也冒出来一二位如关索。《三国演义》的第八十八回情节在史书中是有一些记载,但不太多。到第九十回,史实就更少,仅《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记载: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汉晋春秋》其中第八十九回就赤膊上阵了,没有任何记载可言。由此可见,这几回全为虚构故事,通过上述艺术加工一个伟人,一个家喻户晓的神人就横空出世了。一个根据史实创作出一个伟人,而且成功到了史无前例,很可能是空前绝后的,只要读过该书的人都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了诸葛亮就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谁要是背离这个原则,哪里不执行这一方针,哪里就要掉脑袋,就要走向失败。对老百姓是如此,大将是这个结局,连皇叔大人也不例外。本书中的例子信手可拈:李平运粮,不按这一正确路线,结果削职为民,终为左衽,要知道李大人是白帝城五大托孤人之一。马谡自以为熟读兵书,占山立寨,则失街亭,最后是挥泪斩之。魏延大人胆敢另有主见,活着用你一技之长??勇猛,死后成了马岱的刀下鬼,而且背上一个黑锅叫他永世不得翻身!以上仅为小例,皇叔大人才为典范,不听老人言,七十万大军葬送在夷陵,本人漂流他乡,屈死白帝城!
反过来,在诸葛亮出山前,刘皇叔及两位难弟们,只有失败的份儿,如丧家之犬:投靠于袁绍,栖身于曹操,屈辱于吕布,寄迹于刘表,朗朗乾坤,大刘江山,竟无皇叔的立锥之地!自亮出山,如鱼得水,火烧数十万大军于赤壁,巧借豪夺荆州于孙权,霸占益州于刘璋,扫荡孟获于南蛮,造木牛流于祁山,火烧司马懿于上方谷,射死张?于木门关……。三国历史上与诸葛亮同辈的谋士不下五人,东吴有吕蒙、陆逊,曹操手下有郭嘉、贾诩及司马懿、邓艾和钟会辈,但经过《三国演义》的加工,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谋士全消失了,数百年来诸葛亮家喻户晓,人人称颂,杜撰之小说能有如此神通,尚有何言哉!三、受伤最深的人??周瑜周瑜死时年仅36岁,可他一生战果辉煌,为人豁达,精通音乐,陈寿专门为他立了一传,计4,952字,对周瑜的为人评价也不低:1.瑜长壮有姿貌。2.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於庐江。由此可见,时人对周瑜的评价极高,度量不下于笑口常开的弥勒佛,程普“数陵侮瑜”,而瑜从不计较,“折节容下,终不与校。”,以致于程普发自内心地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瑜之人品无瑕可击矣!而且他对音乐的造诣也极高,史云: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可以这样讲,历史上的周郎是标准的男子汉,大丈夫,应有的才华他全占了,到罗贯中笔下也是无瑕可击,但一碰到诸葛亮,周瑜的一切就改变了,最为特出的例子是在“火烧赤壁”的战场上。(一)赤壁之战中的周瑜历史中确有赤壁之战,而且不是一场小战,此时的刘备已经走投无路,鼠窜到了夏口,曹操士气正盛,灭掉刘备易如反掌,只等时机。此时诸葛亮最先看到了这一点,而且想到了出路,《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曰: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还是老办法,不过换个瓶子,即再找个投靠主人??孙将军。诸葛亮与刘备的意见可能不一致,他首先想到的是苍梧太守吴巨,大概是怕孙权架子大,瞧不起这位皇叔。所以当鲁肃一提出去东吴闯荡时,刘备大喜过望,似有迫不及待之歉。《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云:肃故进前,与备相遇于当阳。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臣)〔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于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臣)〔吴巨〕,(臣)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
这就是大战前的态势,《三国演义》中亦忠实于史书,出入不大。??即刘备已是无地自容,能投靠的都投靠过了,此时只要有奶就是娘,正巧鲁肃送上门来,诸葛亮来个顺水推舟,刘备则渔翁得利,大喜过望。到了东吴,诸葛亮在促成孙刘联盟中起了很大作用,此时东吴大臣们已闻风丧胆,诈词一发,个个腿软股栗,像是少了膝盖骨,唯有下跪才能保全江东。当时主战者仅有鲁肃。孙权虽被一时说服,大臣们一发高见,他又会动摇。此时的诸葛亮确有高明之处,他的说人方法很特别,先假借激将法,一激之下的孙权竟勃然大怒:“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然后又是一番高论(此论不亚于隆中对)和精辟分析,据《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此论虽子牙亦不为之过,说得孙将军心花怒放。在联孙抗曹中,诸葛亮确实功不可没。此时还有一位促成孙刘联盟的最关键人物??周瑜。在做孙权的思想工作中,更有举足轻重之劳,他先分析曹操之后患,一步一步入情入理地分析,一句一句切中主题,然后才发豪言壮语,真可为功到自然成,瑜云(《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此论一出,效果立显,孙权勃然大怒(《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这时孙权的决心之大,已经形影于色(《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周瑜的高明之处还在下一着,以数量对比开解孙权的狐疑之心,以坚定必胜信心,并使其付之于行动(《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及会罢之夜,瑜请见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原将军勿虑。”权抚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顺带一句,从这一怒还反应出一个情况,刘备还是一无名小卒!由此可见说服孙权的功臣有三人,鲁肃、诸葛亮和周瑜,其中功劳最大的要数:周公瑜!概而言之,促成孙刘联盟者全非由亮用“自有对答之语”来舌战群儒,智激孙权,计拨周瑜所奠定的基础。而是周瑜先分析曹操的致命弱点,再以数字开解孙权,最后是用实际行动担当起将曹操赶回老巢去的重任!此乃战前,以后的赤壁之战与诸葛亮就无缘了。《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中对火烧赤壁的过程记载最全,摘录如下: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江表传》载盖书曰……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江表传》曰:至战日,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龙幡于舰上。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备与瑜等复共追。
区区540字,战役过程中有特写(火烧的全过程),有详载,地点人物一一交代得清清楚楚,绝无含糊之处??即此场战役的总设计师是黄盖,总指挥者是周瑜,具体负责人还是黄盖,此时的诸葛亮在云里,在雾里,在风中!回过头来再读一下《三国演义》,前前后后达8回,回回均是诸葛亮的重头戏,处处都是孔明的神机妙算,事事不出亮之所料,大致过程为: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最后是他在隆冬季节借来了三天三夜的东南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也有可能孙权周瑜早已灰飞烟灭。此时的周瑜又干了些什么,主线有两条:一是为了东吴远大前程,处心积虑地谋害诸葛亮,二是积极备战对抗曹操。应该说第二件还是符合历史潮流,就是这一点,罗贯中还是没有饶了他??坑害了同窗学友蒋干仁兄,害得黄盖大吃皮肉之苦,庞统枉跑一趟曹营。题外之言少说,先谈一谈谋害诸葛亮的过程,共四步:聚铁山断曹操粮道??谋杀刘备??草船借箭??七星坛追斩诸葛亮。这一回要说明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将诸葛亮逼上死路,而且是屡败屡战,至死不回头。每一次阴谋诡计又是由于诸葛亮巧施诡谲小计,化险为夷,而每一次遇险后,亮均不介意,常常付之一笑,何等的大度!各方面的备战也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一点上确实没有歪曲周瑜,大体如下:说服孙权??利用诸葛谨为兄长的特殊地位,引进诸葛亮这一人才??三江口曹操折兵??计赚蒋干,借刀杀害蔡瑁、张允??用黄盖的苦肉计诱使曹操上钩??派遣庞统打入敌人心脏??三江口周瑜纵火。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点:只要周瑜不碰上诸葛亮,便八面玲珑,处处威风,小日子过得还真滋润!(二)孙权嫁妹与借荆州赤壁之战后,格局已定,东吴空前巩固,上下一心,可《三国志》中不知何故在《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冒出了一句:

权稍畏之,进妹固好。按字面理解,孙权想巴结刘备,送上了自己的妹妹,这在当时的环境中,亦不失为一着高招,无可非议。可到了《三国演义》问题就复杂化了,而且连累了无辜??周瑜。嫁妹是家事,是隐私,谅公谨也不敢横插一杠,更不敢奢想用皇妹作美人局手段。果真如此,则成何体统!其实孙权妹妹亦非常人,《三国志"蜀书七"庞统法正传第七》载有: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这是典型的英雄遇美人,千年难逢之公主见王子的言情小说,没有什么计中套计,一环连一环。再详细一点,从史载中可以看到,孙权嫁妹中主角是孙权,是想傍大树乘凉,与旁人无关。
在《三国演义》中,孙权嫁妹是周瑜先出了个馊主意??用现在的话来说叫放鸽子,只是这个鸽子大了一点,想钓对方的荆州,话说回来女方的代价也不小,是孙大人的妹妹。这场戏很怪,双方主角??周瑜和诸葛亮均没有出场,全在遥控,周瑜占尽地利,所以每出一计均可以直接传达,诸葛亮没有那么方便,但他神通广大,叫赵云贴肉带了三个锦囊。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周瑜是一步一步走向失败,可每失败一次,又能找到更好的妙计,实在无计,则图尽匕首现,最后结论是千古绝句??陪了夫人又折兵,还说是周瑜闯的祸。事实呢?《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云:刘表故吏士多归刘备,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到,刘备诣京见孙权的目的非常明确,认为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因此求都督暂借荆州。此时的周瑜确实干了一件不光彩的事,出了一个馊主意??向孙权奏了一疏,用“三陪小姐”使刘兄乐不思蜀,三兄弟天各一方,这美人局手段也太上不了台面。(三)三气周瑜在小说气死一员大将或一开国老臣的情况不多见,但在《三国演义》却发生了两起,一起是下面要说的气死周瑜,另一起是王朗。用一计二计三计而气死一个大军事家,这在历史上恐怕是难得之怪例。先读一下《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了解一下周瑜死的整个过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廖廖数语,全部才18字,但有一点很明确,周瑜是去巴丘的路上病逝的。现在回过来看一看三气周瑜吧。一气周瑜是为争夺南郡而金枪迸裂,差点一命呜呼,既然上面已有说明,这一步就不多谈。二气周瑜是由于上一节中“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美人局手段失败而气出来的。第三是想用“假途灭虢”之计,结果又是反遭暗算,这次把性命都搭了进去。本来人死,恩恩怨怨也该结束了,可又冒出了“柴桑口卧龙吊丧”,这一次不光诸葛亮表现出色??一纸吊唁文,两行伤心泪,赢得了东吴的一片同情声,还引来一凤??庞统大谋士。这一本万利之行,只有卧龙先生才能有此神力。
4.《三国演义》的伟大艺术成就现在再回到正题,《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均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四大史书中有《三国志》,四大名著中有《三国演义》,而且《三国演义》仅次于《红楼梦》,绝不逊色于《水浒》和《西游记》。那么《三国演义》中引用了近65%的《三国志》史料,应该说这是典型的抄袭行为。可其实不然,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而且《三国演义》比《三国志》更为深入人心,例如现在还有关帝庙,人们还在崇拜诸葛亮,神州大地处处有人在研究《三国演义》,年年均开《三国演义》研讨会,人们还苦苦寻找《三国演义》的作者。而且不仅在中国,在日本、东南亚也是如此。其魅力何在?一.虚构故事及历史影响《三国演义》中虚构故事不太多,但每一个故事都流传极广,下面仅仅列出其中的几例,这些均为罗贯中们创造,且从下面18例借以窥《三国演义》的成功之处。1.第一回中有一小插曲,即刘关张桃园三结义。2.第五回中关公温酒斩华雄。3.第八、九回王允利用貂蝉设连环计。4.第二十一回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和望梅止渴。5.第二十七回整个一章“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6.第三十七回中的刘玄德三顾草庐。7.第三十九回中博望坡军师初用兵。8.第四十回中的诸葛亮火烧新野。9.第四十一回中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主。10.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11.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12.第四十六回的草船借箭和黄盖的苦肉计。13.第四十九回诸葛亮借东风。14.第五十回华容道义释曹操。15.第五十一回到第五十六回中的孔明三气周公瑾。16.第七十九回中兄逼弟曹植赋诗。17.从第八十八回到第九十回的烧藤甲兵与七擒孟获。18.第九十五回的马谡失街亭和诸葛亮的空城计。在这18个故事中能得一者就能永垂史册,更何况它们还不是《三国演义》的全部精华!二.描写各种人物死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有目共睹,研究人员之多,范围之广非局外人能想像的,因此由我来谈《三国演义》太不合适,但讨论一下该书中最不引人注意的小处??描写各种人物的死,来说明一下《三国演义》文学艺术成就。下面为本人的一点读书体会。先看一下壮士们英雄牺牲的场面。①诸葛亮之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写得太长,又夹了不少装神弄鬼之处,但是临终遗言仍不失为字字珠玑。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
此时他尽力去做的是“出寨遍观各营”,最先想到是“不能临阵讨贼”,革命了一辈子,到死还没有想到为子孙捞好处,为本人树碑立传!也正因为这一点,后人没有忘记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的子子孙孙也因此荫福绵延,要我说,这才是最大的遗产!又如史太慈之死。在《三国演义》中史太慈算不上革命家(大英雄),所以对他的死没作任何评论,只是临死时大叫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作者的情感一览无遗,就这短短的29字,胜过了气吞河山的豪言壮语,激励了一代代的读者们。②忠臣之死《三国演义》中写忠诚之士的死很多,本文仅举两例??沮授和审配,从这一不起眼的水珠来反射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沮授乃于营中盗马,欲归袁氏。操怒,乃杀之。授至死神色不变。操叹曰:“吾误杀忠义之士也!”命厚礼殡殓,为建坟安葬于黄河渡口,题其墓曰:“忠烈沮君之墓。”沮授壮举不仅为河北义士引以为傲,而且感动了杀人如麻的曹操,使他幡然悔悟:“吾误杀忠义之士也!”为了纠正这一错误,曹操命“厚礼殡殓”,树碑纪念。“忠烈沮君”竟出于杀害他的敌人之手,谁还会怀疑他的忠诚之心呢!忠义之士审配之死是用另一角度来描写,即重点“突出”他就义时的一瞬间:临受刑,叱行刑者曰:“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乃向北跪,引颈就刃。这36个字中没有一个字是豪言壮语,没有一句要后人背下的“好字好句”,可字字催人泪下,处处使人想到审配的忠烈情景:大义凛然的审配叱吒行刑者的形象、向北而跪的忠义场面、引颈就刃的壮举,将永远铭刻在读者心中,且无情地鞭鞑着一切贪生怕死的小丑们!同时也说明英雄不是树出来的,更不能全靠吹。是英雄,自己人不会忘记,敌人也会肃然起敬。壮烈场面能写到如此,审配虽死犹生!其实最为壮烈的死是孔融二子之死,共41字,从这二子的一句话,计9个字,就能看到他们的未来,甚至可以这样说“有子倘能如此,死复何恨!”《三国演义》曰:左右急报曰:“尊君被廷尉执去,将斩矣!二公子何不急避?”二子曰:“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我相信:再也找不到比它更能表示面对死亡而临危不惧的遗言,而且这是出于两个不懂事的孩子!③.小肚鸡肠人??周瑜之死以上全是“朱时茂”们扮演的正面人物,其实反面人物也写得各有千秋,例如写小肚鸡肠人的死??周瑜之死就是一例,其遗言仅六字,但足以遗臭万年。《三国演义》云:
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请注意不是死而是亡,不是一声而是数次)。从这一长叹中可以看到,周瑜的度量何其小也!“既生瑜,何生亮!”是小家子人物的最成功的绝妙写照,是空前,亦为绝后。④最著名的遗言之一??刘备嘱儿刘备戎马一生,为人宽厚,自认为曹操占天时,孙权有地利,而他只能取人和,所以在他的遗言中全谈道德的重要性。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前几天我听说,上海大街上拉了许多横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来告诫市民们。遗言能到这一步,死复何恨!!!⑤曲折但扣人心弦的杀人最为曲折但扣人心弦的杀人过程是杀吕布前一段对话,从这157字中可以看到吕布的求生渴望,曹操的犹豫不决,刘备的奸雄,吕布最后一句话揭穿了刘备处世的圆滑。全文如下: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牵下楼缢之。布回顾玄德曰:“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第一步吕布为了活命,全面展开外交攻势,先向刘备求助,玄德老奸巨猾只是“点头”,不置可否,不显山水,没露庐山真面目,可称滴水不漏。到了楼上,吕布的“叫曰”成了最成功的说人术之一,仅32字就彻底打动了曹操的心,此时刘备如能念及“辕门射戟”,一言就能活吕布,可刘备毕竟是一代枭雄,13字就击中曹操的要害,且一锤定音。此时吕布才明白刘备为人:“是儿最无信者!”布走前说道:“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这一句,无情地鞭鞑了刘备的良心,也用事实向曹操说明这个忘恩负义之徒的为人。

许盘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21840.html

相关阅读:揭秘三国中最被低估的大将:力战关羽不败的徐晃
《煮酒侃三国》之:两个千里走单骑两个结局
刘晔和曹操谁棋高一着 曹操为什么不重用刘晔?
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二章 世代为将的背后故事
纪灵为何会答应吕布在辕门射戟定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