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国科学家李四光的励志故事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励志人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导语:李四光少年有志,为了要造出“第一流兵舰”,赶走洋人,不再受帝国主义的欺侮,15岁东渡日本,学习造船专业。由于当时中国没有钢铁不能造船,李四光又转赴英国,学习采矿。可他觉得采矿离不开找矿、勘探,还需要掌握地质学的专门知识,于是,他选择了地质专业。他最终达到了报效祖国的目的,向深爱的祖国奉献出了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下面是关于他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中国科学家李四光的励志故事(一)勤奋学习

  李四光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全家人只靠父亲做私塾老师的一点点收人生活,有时候父亲收的学生不多,家里就可能断炊,生活非常困苦‘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这样的环境下,李四光从小就非常懂事,总是抢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放羊、砍柴、挑水、打扫房子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6岁的时候,李四光开始到父亲的私塾念书。他非常喜爱学习,每天除了上课,做家务,一有闲暇,就忙着背课文,练书法,写作文,忙个不停。

  李四光十分富有同情心,因为自己家里贫困,特别能理解其他穷人。一次,一个小偷悄悄钻进私塾,想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走住宿同学盖在被子上的棉衣。不料却被同学发现,马上大喊:“小偷,抓小偷啊!”大家一拥而上把小偷打倒在地,然后用绳子吊在院里的树上。

  同学里只有李四光没有动手。看着面黄肌瘦的小偷,李四光知道小偷也是穷人家的孩子,逼急了才偷东西。等大伙散去后,李四光拿来一条凳子放在小偷脚下,免得他被吊得难受;一面劝他不要再偷东西,人穷,要穷得有志气。

  李四光在艰苦的环境里任然刻苦的学习,后来,就成了伟大的地质学家了。

  中国科学家李四光的励志故事(二)

  14岁那年,因他学业优秀,被保送去日本学习。在填写出国护照时,他把年龄“十四”误填入姓名栏里。怎么办?李仲揆灵机一动,把“十”加几笔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气了;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从此,他开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人,爷爷又卧床不起。父亲是教书先生,收入微薄,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助妈妈干活。天刚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上山砍柴,总要挑得满满的才回家。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筋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这样石杵就动起来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再用脚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着它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收获一根根完整的鲜藕。

  后来,李四光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官办小学堂。考试发榜,李四光名列第一,在小学堂,他勤奋攻读,刻苦钻研,成为小学堂一位优等生。14岁那年,他被学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学期间,他对地质学发生了兴趣,立志探索地质构造的奥秘。

  几十年来,他在地质构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并用这个理论去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预测地震,开发地热,在中国地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国科学家李四光的励志故事(三)

  李四光小时候常在一块大坪上和小伙伴们一同做捉迷藏的游戏。蒙上一个孩子的眼睛,叫一声“一、二、三!”其他的孩子就迅速跑开躲藏起来。有的藏在草 垛背后,有的藏在大树背后,而小,最喜欢藏在一块大石头的背后。

  做完了游戏,小李四光突然对坪上的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它兀里兀突地屹立在这儿,显得十分不相称。他问小伙伴们:“哎,你们说,为什么这块平地上会有 这么一块大石头呢?

  “哈哈哈!”小伙伴们一阵哄笑,他们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太可笑,太奇怪了! “石头是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

  小伙伴们回家了。李四光又去问陈二爹,陈二爹是村里有名的见多识广的老人。

  “陈二爹,您说坪上那块石头,它是从哪里来的呢?” “啊!你说的是那块怪石头?”陈二爹说,“别人都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下子,李四光更不明白了,他又去问爸爸:“爸爸,陈二爹说,坪上那块石头是天上掉下来的,您说,那能是真的吗?” “天上落下石头来?”父亲想了一想说,“那倒也会有的。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头,那叫‘陨石’。” “那块石头究竟是不是天上落下来的呢?” 李四光非得打破砂锅问到底。 “至于天上能不能掉下这么大的石头来,”父亲又想了一想说,“我也不知道。” “谁都说不清楚。” 李四光感到不满足了。“反正,照我看,它不是本来就在这儿的。就是弄不清它到底是怎么来的。”

  在李四光整个的少年时代,直到后来离开了故乡回龙山,他一直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后来,李四光去英国学了地质学,又到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考察了那儿的冰川。回国以后,1922年,李四光在太行山麓的一次地质考察中,第一次发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存在的遗迹。这时,李四光开始意识到,故乡那块兀突的大石头,也许是被冰川推移过来的一块大漂砾。

  然而,猜想也还是不能代替现实。一直到1933年,李四光再次回到故乡,对这块兀突的大石头进行了一番考察,虽然由于多年的风化侵蚀,它已经变得斑斑驳驳,不过仍然鉴定出它是片麻岩,说明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而在那一带地区的地层上并没有这种片麻岩,说明它也不是本来就存在在这儿的石头。那么,什么地方有片麻岩石呢?秦岭!原来这块巨大的岩石可能来自秦岭。

  如果这是事实,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将这么巨大的岩石推移到这么远的地方来的呢?

  冰川!只有冰川能将它推移到这儿来,它是一块巨大的冰川漂砾。进一步考察,李四光还发现这一带都广泛地分布着冰川带来的砾石和粘土堆积物。李四光发现了我国扬子江流域广泛存在着第四纪冰川的遗迹。他专门写了一篇《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的论文。这时,李四光已经进入中年。在这篇论文中,李四光特地提到了他在幼年诵读四书时那块躲在后面捉迷藏玩的大石头。并且对于这个“使他迷惑不解的时间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问题,终于找到了满意的解释和科学的答案而表示欣慰。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由此可见童年时代有些疑团对于一位科学家的魅力。

  中国科学家李四光的励志故事(四)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的一个贫苦家庭。他从小勤奋好学,13岁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城武昌高等学校。离开家乡坐船去武昌上学时,李四光看见帝国主义军舰在长江里横冲直撞,激起的大浪掀翻了中国的小木船,非常气愤,发誓一定要学造船,造出大军舰,把洋人赶出长江,赶出中国。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创建同盟会,16岁的李四光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孙中山勉励他说:“努力向学,蔚为国用。”后来李四光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被保送去日本学习造船。可是,造船需要钢铁,钢铁又要矿石作原料。于是,李四光又远渡重洋,去英国考上了伯明翰大学预科学采矿。学了两年后,他想中国地大物博,矿藏一定很丰富。因此,第一重要的是要找到铁矿、煤矿、石油,而要掌握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就得学地质学,于是他进了地质系学习地质,同时还兼学物理系的课程。这期间,他获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48年,李四光接受国际地质学会的邀请来到英国伦敦,在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上作了《新华夏海之起源》的学术报告,博得与会者的一致赞誉。一天清晨,李四光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

  “……12月2日沈阳解放,……”新中国就要诞生了!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在剑桥大学中国留学生举行的年会上,他激动地说:“我虽然60岁了,身体一直不好,但我一定要回到祖国去,把自己的余生奉献给新中国!”国民党驻英国大使馆秘书找到李四光,掏出了一张5000美金的支票,说:“你向世界发表个公开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威胁说:“你如果不肯,我们将采取必要措施,将你扣留在国外。”李四光听罢气愤至极,当即严厉斥责:“我归国之心能用金钱收买吗?我要回国,不要美金!”李四光冒着被国民党扣留送往台湾的危险,排除万难,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实现了他为祖国效力的愿望。

  解放后,李四光对我国的能源、地震、矿产资源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推动了我国地质工作的开展。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考察,李四光认为不论是海相地层还是陆相地层,只要具备了生油的条件和储油的地质构造,就能找到大油田。李四光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打破了“中国贫油论”的错误论断,为中国人民找到了大油田。在他的考察和研究下,陆续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zhi/643042.html

相关阅读:陈年:我的1984
黄光裕励志人物故事
名人励志:李连杰的故事
江南春:电梯里的亿万富翁
郭晶晶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