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_全诗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描写秋天的诗句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出自唐代诗人的《秋登宣城谢?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赏析
北楼是南齐人谢?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全部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这首诗作于754年(天宝十三年),这一年中秋节后,从金陵再度来到宣城。
一个阴沉的秋天的傍晚,诗人径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景色十明显净。诗人凭高鸟瞰,“江城”如同在丹青中一样。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起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沧浪诗话》说:“太白发句,谓之单刀直入。”指的就是这种表示手段。
旁边四句是详细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构造的关联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全的同一体,而又是有档次的。“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廓清,它安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用“明镜”来形容,用语非常适当。“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581年??600年(隋文帝开皇年间)的建造。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影水中,诗人从高楼上远眺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耀之中,桥影幻映出无穷奇怪的璀灿色彩。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这两句与诗人的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河汉落九天”类似。两者同样是用相比的伎俩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接洽起来;然而同中有异,殊途同归:一个是以天河比较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一个着重在刻画其奔跑直下的气概,一个侧重在显示其绮丽变幻的颜色,两者所给予读者的美感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盛巧妙,笔致的活跃空灵,则同样十分高超。
秋天的薄暮,旷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浮现出一片苍寒风景,使诗人觉得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当时诗人的心境是完整沉迷在他的视线里,他的察看是深入的,过细的;而他的描述又是绝不粘滞的。他站得高,望得远,捉住了一霎时间的感触,用极其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便点染中勾画出一个暮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节令跟环境的氛围。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丝丝入扣。
结尾两句,从名义看来很简略,只不外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仿佛是照例的公式,因此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悼念古人的话罢了。这里值得留神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感慨诗人“临风怀谢公”的心情不谁可能懂得。这就不是个别的怀古了。
李白在长安为显贵所排斥、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始终处于潦倒之中,过着飘扬四方的流落生涯。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殊当摇落秋风的季节,他那寂寞的心情,读者是能够设想的。宣城是他旧游之地,当初他又重来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缅怀到谢?,这不仅因为谢?在宣城遗留下了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主要的是由于谢?对宣城有着和诗人雷同的感情。当李白单独在谢?楼上临风远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所吟赏的山川,怀念他素常所敬慕的这位前代诗人,固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力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反应了他政治上苦闷徘徊的孤单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制,找不到前途,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庞杂的情怀,很难有人能理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88197.html

相关阅读:《秋风引》译文注释_《秋风引》点评_刘禹锡的诗词
长相思?秋眺 朱?
《峨眉山月歌》译文注释_《峨眉山月歌》点评_李白的诗词
《瑞鹤仙?泪荷抛碎璧》译文注释_《瑞鹤仙?泪荷抛碎璧》点评_吴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_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