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跨学科文化阐释实证性考古学证据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考古发现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

  

  

  

  石峁遗址的发现改变了学术界对新石器时代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认识。龙山时代至夏代早期是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过渡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时期。石峁遗址的发现不仅为以往出土的石峁文物年代、文化性质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背景,亦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对进一步理解“邦国、王国、帝国”框架下的中华早期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赵辉提出,对于古代社会的复原研究,需要源自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乃至文献史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指导。

  套用西学概念会遮蔽中华文明独特性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西方学者根据他们的标准一直认为是3000年前,中国学者虽然存有异议,但一直无法证明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而石峁城址的考古研究,使我们对于中华文明起源有了一个重新认识。

  四川大学教授徐新建认为,西学“文明”、“史前”这两个概念对于汉语世界的历史表述既有敞亮,又有遮蔽。“史前”这一术语以文字的出现为标志,将人类历史一分为二,并以文字为中心,凸显了“文明”的核心地位。套用西学概念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的确会造成对中华文明独特性的遮蔽。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前主任张光直在《中国青铜时代》中,就曾反思西方考古学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时期”说。西方考古学的“三时期”说中缺了一个玉器时代,其原因是玉在西方的重要性不如中国。他认定“玉器时代在中国正好代表从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的转变,亦即从原始社会到国家城市社会中间的转变阶段,而这种转变在中国社会史上有它自己的特征。”虽然玉器时代之说在目前还争议颇大,但中国学界对此的研究,可能会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划分贡献出独特的中国经验。

  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夏鼐就提出了文明起源课题,此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成为学术界的持续性热点。“九五”期间展开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创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联合攻关、共同解决一个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问题的先例。此后,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等为主体,国内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并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解决古老的、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怎样起源形成和发展的问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里有几个层面,首先,是文明起源和形成发展的概念,所谓文明起源就是社会从一个平等简单的结构走向复杂、有等级的结构(阶级、国家的产生)的变化。其次,文明的形成以国家的出现为标准。国家是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志。但国家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不是某一天突然形成的,国家出现后还在不停地发展变化。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tansuo/35125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