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新疆婴儿化石或"西海龙王"真身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未解之谜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近期,科学家发现虚骨龙新物种的婴儿恐龙骨骼化石,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其中包括霸王龙。

  这具婴儿恐龙骨骼化石被认为死亡时不超过1岁,研究人员认为它的体长仅为1米,体重仅为1.3公斤。但是这种婴儿恐龙成年后会形成庞然大物,与体长5米的单脊龙相媲美,它是一种头部长着较长骨冠的兽脚亚目恐龙。研究人员指出,更重要的是,它们很可能是一种食肉恐龙,以蜥蜴、哺乳动物和鳄鱼目动物为食。

  它被命名为“赵氏敖闰龙”,这个名字源自中国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中的西海龙王敖闰。科学家指出,它们生活在1.61亿年前侏罗纪末期,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在中国西北部挖掘发现的。


科学家发现虚骨龙新物种的婴儿恐龙骨骼化石

  乔治华盛顿大学生物学家詹姆斯-克拉克(James Clark)于2006年在中国新疆石树沟兵团发现这种恐龙化石,赵氏敖闰龙是迄今发现的第4种虚骨龙,是一种双腿直立行走的食肉恐龙。这些保存完好的恐龙骨骼化石历史可追溯至侏罗纪中晚期,该时期恐龙的体型生长到庞然大物,并在陆地生态系统占据统治地位。

  克拉克指出,最初我们挖掘发现恐龙的腿骨,同时也吃惊地发现头骨也掩埋在岩石中。通过近距离研究分析,发现这具恐龙骨骼并未发育完全。我们可以在显微镜下详细观察赵氏敖闰龙的骨骼,结果表明它死亡时不足1岁,是在溪流岸边死亡的。目前,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系统古生物学》杂志上。


西游记中西海龙王

骆驼墩考古 恐怖惊现39座婴儿瓮棺葬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位于宜兴市新街镇的一座砖瓦厂在骆驼墩一带取土时,工人们从土中挖出了大量石器、陶器和玉器,这些造型各异的器具都是当地居民们未曾见过的,后来文物部门来此普查,认定其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就是骆驼墩遗址。

  在遗址中,考古学家挖出了很多奇怪的瓶瓶罐罐,而在有的烧饭的罐子里,竟然出现了婴儿的尸骨。为什么婴儿会出现在这里?是野蛮的祭祀,还是遇到了“食人族”?除了这些,遗址中还发现了一处约300平方米的贝壳堆积物,先民们要用它们来干什么?近日,宜兴市文化部门将邀请全国知名文保考古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进一步论证骆驼墩遗址的考古价值,为人们揭开这里更多的秘密。


  婴儿为什么要埋在炊具里?不排除是一种亲人烹饪煮食的墓葬文化

  骆驼墩遗址南北两区发掘面积总计1309平方米,包括马家浜文化时期墓葬52座,瓮棺葬39座,灰坑5座,房址3座,大型贝壳类堆积遗址1处,祭祀遗址4处以及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墓葬和灰坑多座。另外还发现较为丰富的广富林文化遗存和印纹陶时期的文化遗存。发现石器、陶器、骨器等400余件,各类动物骨骸标本2000余件,碳化稻米2000多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评选为2002年度全国六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随着遗址的挖掘,距今7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生活场景由此一一被呈现在世人面前。“骆驼墩考古发现,最为独特的就是瓮棺葬。”虽然已有十年,但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至今仍对这个奇特的现象记忆犹新。

  那些装有婴儿尸骨的陶罐叫陶瓮,高20多厘米,宽10多厘米,不打开盖子,没有人会知道,里面竟然装着婴儿的尸骨。专家说,这些陶瓮是当时人们专门用来埋葬婴儿的“棺材”,所以这种棺材又被称之为瓮棺,他们从骆驼墩一共发现了39座瓮棺葬。

  在宜兴存放骆驼墩出土文物的库房,林留根打开其中一个陶釜,里面露出了一具婴儿的尸骨,林留根向指点,“这是婴儿的头颅、这是他的手臂骨和腿骨。”令人揪心的是,这名婴儿的腿骨居然只有一根小树枝那么纤细。瓮棺葬的主人竟然都是几个月大的婴儿!

  “婴儿的骨骼有的保存相当完整。我们从骨骼上判断,他们的年龄都不到一岁,甚至有些可能是还未发育完全、流产的胎儿。”林留根说,婴儿的性别已无从知晓。

  这些婴儿究竟是怎么夭折的?林留根认为,他们死亡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应当不是被用于祭祀。“原始社会人是第一生产力,当时的生活条件差,人的寿命短。一旦出生率过低,部落可能遭遇灭顶之灾。因此当孩子夭折后,大人尤其感到痛惜,就用陶釜把婴儿的遗骸装起来,在一个墓葬区里集中安葬。”在一个陶釜的上端,看到有十几个小孔,“这可能是故意钻的孔,可以让婴儿的灵魂升天,转世重新投胎。”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介绍,用作瓮棺的葬具都是陶釜。在当时这些陶釜都是作为炊具使用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被装在陶釜中?林留根认为,原始社会有食人的风俗,因此不能排除婴儿死后,亲戚朋友将他们烹饪煮熟后分而食之,仅剩下骨头落葬,以此作为一种纪念。也有的风俗认为,将敌人吃下,可以让自己更勇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tansuo/41996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