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陕西蓝田考古发现北宋吕氏家族墓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考古发现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陕西省蓝田吕氏家族墓考古项目曾获“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正是该墓填补了北宋家族墓园整体布局研究领域的空白。这项屡获殊荣的考古发掘之所以备受关注,缘于墓主人显赫的身份。
  
北宋年间,蓝田县出了个引人注目的家族群体——吕氏家族。该家族的吕大临曾师从于大儒程颐,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先生。除了家学深厚,吕大临与同族兄弟在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具有开创意义的成果,被后世称为“考古鼻祖”。
  
偶然机会邂逅“吕氏四贤”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参与和主持了这次特殊而终生难忘的考古工作。”主持发掘工作的考古队长张蕴对笔者说:“那是2006年11月的一个忙碌的下午,一天的工作即将结束,桌上的电话忽然响起,话筒那端响起了焦南峰院长坚定的声音:‘张蕴,带上刘思哲马上跟我去工地,详情车上再说。’”就这样,张蕴第一次来到了蓝田县五里头村村北的这片原野上。
  
原来,2006年秋,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二处五大队成功侦破了一起文物盗窃走私案,人赃俱获,收缴文物119件,均为宋代瓷器和汉之前青铜器,其完整、精美程度令人咋舌。经有关部门鉴定,这批文物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张蕴说,看到被缴获的文物非常震惊。这批瓷器很完整,釉色、质地、品相都很好,墓葬有这么好的东西真是少见。能够使用这样的器皿、文房用具的人肯定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应该是文人或是书香门第。另外,拥有这么多精美瓷器的人说明生活比较讲究,不可能是普通百姓。
  
张蕴告诉笔者,案发后据当地文管部门及村民反映,嫌疑犯名叫吕富平,是当地人,在西安打工时结交了一些“道”上的朋友。吕告知他们祖上为北宋名门世家、著名文士吕大临家族远亲,并世袭看守墓地之责。这些利欲熏心的人一拍即合,一个罪恶的计划随之产生,先由吕富平回村利用冬季农闲之时秘密钻探、寻找目标,择定后利用夜晚村里人员集中办喜事的机会,炸开洞穴钻入墓中盗劫。据说,踏入墓室的人被品种丰富、保存完整、品相优良的瓷器、铜器吓了一跳,慌乱中一脚踩碎了一件物品也顾不得细看,匆匆忙忙只管埋头挖宝。并将所得文物藏入吕富平家地板下。当嫌犯与文物贩子交易时被公安局抓获,被盗文物全部收回。

出土文物700余件组
  
此案一经媒体报道立即引起哗然,不但社会各界关注,也招来不少盗掘者。陕西省文物局本着保护为主的原则,下文要求当地政府对该墓地进行24小时监护,确保其安全。经过8个月的看守保护,又有3起盗掘案发生,其中一起的案犯被当场抓获。地方政府此时已深感责任重大、压力难支、财力不济,再三请求省文物局尽早进行抢救性发掘,为此,陕西省文物局专门召开省、市、县有关部门协调会,确定对蓝田五里头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
  
经过4次全面普探和局部细致钻探,完全可以确定这是一座基本完整的家族墓园,其位置、分布与蓝田县文物部门掌握的北宋吕氏家族墓地资料非常吻合。上世纪50年代,吕氏墓地石碑、石刻依旧存在,后经历次政治运动反复破坏,部分石刻遗失,部分被县文物部门转移收藏。所以在经历50年后,墓地大概位置还比较清楚,但墓地构成、分布范围、墓葬数量、墓地内配属建筑等具体详细的资料已不能确知。
  
勘探和调查的墓园是否就是北宋吕氏家族墓地,还需要通过考古发掘揭示和验证。于是,2008年6月13日,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队,张蕴领队的田野考古发掘破土动工。历经18个月的艰辛工作,共清理墓葬29座,东、西两侧围沟各一处,调查勘探家庙遗址一座,出土文物700余件组,砖、石墓志铭28盒。
  
世代官宦 书香门第
  
吕氏家族墓地位于灞河北岸黄土台塬之上,与白鹿原隔河相望,是北宋文坛名士及金石学家吕大临与其兄弟大忠、大防、大钧等家族成员墓茔。这里土层深厚,土质坚硬,适合营造深穴墓茔,更有秀丽风光、青山绿水相伴,与书生意气、文人喜好灵犀相映。
  
吕氏家族原为汲郡(即今河南卫辉市)人,后因其祖吕通赴长安为官,举家迁于现陕西蓝田县桥村定居。吕家世代官宦、书香门第,特别是“大”字辈成员在政界与文坛皆取得骄人成就。吕大防志向高远,胆略过人,为哲宗时期宰相,颇有作为,在《宋史》留传。文献记载吕大临生于1044年,卒于1091年,字与叔,才气过人,志趣高雅,不恋科举,无心仕途,一生追求学术研究,特别对古器物学情有独钟,不但自己收藏,而且将前人零散书籍图录收集汇总,加以整编标注,成就《考古图》一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金石学家,也是中国考古学的先驱。其兄长大忠、大钧皆在碑石学研究领域造诣深厚。故蓝田吕氏一族在北宋时期确为名门望族。

  北宋灭亡后政治中心转移,中原地区大批贵族随之南下,蓝田吕氏家族中的精英也南迁而去。墓地停止使用,由远房宗亲看守照管。留下的吕姓成员或为远亲,或地位低下,或财力不足,千百年来他们仍然繁衍生息于桥村,成为古今吕氏一脉相承的鲜活凭证。但岁月的流逝不仅带走了昔日名门望族的辉煌,也磨灭了吕氏后代对先祖的清晰记忆,人们只知道五里头村畔吕家墓地里埋葬着自己的祖先,至于谁是他们的直系先人,已无从考证。
  
家庙遗址记录家族兴衰
  
家庙遗址位于墓地中轴线南500米,为北宋时期吕氏家族所建,名曰“吕氏庄云阁寺”。金代毁于战乱,明朝蓝田县为纪念吕氏四贤,拨专款在其废墟上建立吕氏祠堂。
  
该建筑经调查、钻探后可确定为南北向三进院式砖木结构,门顶为拱形,现有宽2米青石门条为证。前院正中建五开间式正房,现遗留房屋残址。中院仍居中设五开间正房,现房屋基本轮廓及柱础仍模糊可见;后院呈四合院格局,应属祠堂看护者、往来祭拜人住宿歇息之处。
  
清代文人牛兆濂,当地人称之牛才子,是白鹿原上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祖上与吕大临等兄弟渊源颇深,曾受其教诲。他本人亦致力于朱熹礼学的研究与传播,并在吕氏祠堂中办学授教,故该处自清代以来又是学堂所在。新中国成立后,五里头村民办小学顺理成章建于此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旧房已破败不堪,为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校方将其拆毁,并于中、后院间盖成两层砖混教学楼,将中院后部、后院前部遗迹破坏殆尽。只有那些零散在角落草丛中的石条、柱础、碑座和残砖碎瓦,还有那受尽岁月沧桑磨难,傲然挺立的两株古柏,默默地向世人陈述着这片古老宅院中的故事与往日的辉煌。(赵争耀)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tansuo/43279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