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作文粽叶飘香600字初一_记事作文

关键词: 四年级作文 来源: 作文大全网

篇一:粽叶飘香

  “粽米飘香艾蒲长”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吧!这是说一个重要的日子——端午节。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吧。

  在杜鹃的叫声中,一年中最美妙的初夏来临了。在这清爽怡人的季节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端午节。我先给大家讲讲端午节的来历吧。按照民间的说法,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午时,是“三五”相重,所以又叫“重五之日”。这是魔鬼、毒虫毒兽都会跑出来活动。在这一天,大家都会将毒物惧怕的雄黄涂在身上,佩带香包,挂菖蒲和艾叶,俗称“压午”。在古代,龙的力量非常强大,人们就在这一天通过赛龙舟等仪式,祈求龙王保佑大家不受毒魔的侵害。还有一个说法是: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他上书请求联合齐国抵抗秦军遭到拒绝,被流放。后来秦军玫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其他国家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投入汩罗江。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把粽子丢入江中,希望是虾蟹吃饱后,不去咬屈原。所以,端午节也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都需要做什么呢?你们知道吗?我们要拴五彩线,高中作文,抹雄黄酒。还要做香包,把藿香、薄荷、甘松、艾叶等香料粉碎后掺到一起,再把一张花布画出香包的形状,对叠剪下,绣上图案,再把两片剪好的布缝好,留出小口中。穿上挂绳,装入盛有香料末的小袋子,打紧挂绳,穿上五彩线和彩珠,一个香气扑鼻的香包就做成了。当然,少不了的是包粽子。前一晚,把红枣、花生泡好。把粽子叶折成漏斗状,注意喽,要确保这漏斗不漏哟。在漏斗尖上放一颗红枣,再往漏斗里放些花生和糯米,不能放的太满。然后用剩余的叶子盖住口,用细一点的粽叶拦腰捆绑好粽子,一个完整的粽子就包成了。全部包好后,就可以煮粽子了,放锅里煮大约50分钟,粽子就可以出锅了,好香哟!

  端午节,炊烟袅袅,粽米飘香的粽子。


篇二:又到粽子飘香时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到了粽子飘香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只会吃粽子不会包粽子的我暗下决心,今年端午节我要跟奶奶学包粽子!体验一下包粽子的乐趣。

  姥姥包粽子的手艺是一流的。她把粽叶放到水里浸泡着,再把洗好的糯米、红枣和红豆放在一旁,准备当馅用。接着,奶奶用小勺子将糯米舀进两片粽叶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再用手把米压平,接着把粽叶像糯米上一盖,然后用向我们叠小星星似的把粽子包成了一个漂亮的小三角形,然后用线扎好。这样,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姥姥熟练地包着,就拉着姥姥的衣角,说:“姥姥,您教我包粽子吧!”奶奶脸上绽开笑纹,说:“好呀!

  我先挑选好几张粽叶,乍一看,它们真像一条条碧绿的腰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粽叶往中间一折,粽叶果然变得像”小漏斗“一样。姥姥说:”这时候要注意别把粽叶折破了;还有,舀米进去时,手要将‘小漏斗’握紧,不然就扎不结实,一煮米全散了,咱们就得喝米汤喽。“我把姥姥教的”包粽子秘诀“牢牢地记在心里,小心翼翼地尝试着。我把米填完后,又开始包,可米没有压牢实,在第三折时,米全散开了。我愣愣地看着,心里有些小难过。但 我并不气馁,又用心包了一个,这回总算没有漏。可是包出来的形状就像一个人被五花大绑着。我又一次次地尝试,这回是米填多了,那会儿是粽叶散开了……后来,我好不容易包好了一个粽子,仔细一看,本来应该是三角形的粽子,我把它包成了一个”六边形“!它和姥姥包的粽子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包的粽子简直就是”丑小鸭“。我心想:”我一定要包得更好些,否则太没面子了!“我又认真地包了几个,果然一个比一个成功,我高兴极了!

  姥姥把他们放进锅里煮着,不一会儿,便飘出了一股清香,一想到香香的粽子,我的两眼就放光。

  又到粽子飘香时,今年,我吃的可是自己包的粽子,虽然包得不算很好,不过我很高兴,很有成就感。端午节快乐!


篇三:端午时节粽飘香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门前屋后插艾叶、赛龙舟;有的地方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去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这不,又快到端午节了。包粽子能手——奶奶已经迫不及待了,早早地包起了粽子。

  奶奶包出的粽子不仅好吃而且个个都造型美观,邻居们都喜欢让奶奶帮他们包粽子。

  看着奶奶包粽子的熟练手法,三两下就包出一个大粽子,我真的想找个时间自己也来包一个。

  昨天下午上完课回到家,看到爸爸妈妈和奶奶围在一起包粽子。妈妈也在学包粽子,我真的是跃跃欲试。我赶紧放下书包,洗干净手,来到奶奶身边学学奶奶包粽子。

  看了一会儿,我问奶奶:”奶奶,让我也包一个吧!“”好呀!大孙女也来包一个。“奶奶眯着眼睛笑呵呵地说。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取一片新鲜的粽叶(芦苇叶)。首先将粽叶折成漏斗状,再将泡好的白糯米和红豆放进”漏斗“里,但我没像奶奶一样在中间放颗大红枣,再放些米盖住大红枣。我只是在里面塞了白糯米。

  我又看了看奶奶包的过程,像奶奶一样将上面的一片长叶子向下一折。别看这个动作简单,很好做的样子,其实做起来很难。你要时刻小心叶子会被折坏,我就是好不容易才折好,可是下面又漏米了。我正想补救,叶子破了。但这并没有让我失去信心,我比葫芦画瓢又包了一个,终于我成功了。包出了一个小粽子。我不解地问奶奶:”我包的粽子为什么这么小?“奶奶说:”那是你放米时没有把米捣瓷实,所以放的米就少。米多了不就大了吗?“原来包粽子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蒸粽子了!“妈妈把粽子放入锅里可始上火了。一个小时后,锅里就飘出了粽子的清香。又过了半个小时,我是急不可耐了,缠着妈妈给我先夹了一个粽子。清新的芦苇叶和着黏黏的糯米真是香气扑鼻,粽子真香!

  端午节里粽飘香。祝天下的朋友们端午节快乐!都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粽子!


篇四:粽叶飘香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传说和由来有很多。在咱们济源,最常见的端午风俗就是吃粽子、戴五色线和带香包了。    古人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在这一天,五毒苏醒了,然后就开始伤害儿童。古人又以五色为吉祥色,认为五色线可以克五毒。因而,每到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系上五色线,脖子上挂上装有朱砂、艾草、香草等中草药缝制而成的香包。他们认为只要为孩子带上五色线和香包,就可以辟邪驱毒,永保平安和健康。    在我的印象中,基本上年年端午节都要带五色线。今天又是一年端午节,早上,我还没有睁开眼,便被妈妈拉了起来:”喂!小懒虫,起来了!看,妈妈还专门为你准备了几条五色线呢!“我一看,哇!有黄色,红色,绿色,紫色,蓝色,颜色十分鲜艳。妈妈边给我带边对我说:”带五色线,保平安,保健康,虫毒伤不了!“我听着听着,心想:原来五色线还这么讲究啊!

  我国民众还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当地人民驾舟奋力营救,便有了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了后来的粽子样。粽子,可是我最爱的食品之一。它是用糯米、红枣,也可以自己的口味加些果仁儿、黑米等。然后用一至两片粽叶将它们包起来,用线捆紧,煮熟后,就可以解馋了!剥开一层层的粽子叶,香喷喷的粽子便露出了笑脸,再撒上糖,尝一口,糯糯的,甜甜的,真可谓人间美味啊!端午节流露出的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赞颂。端午粽飘香,家乡的端午节,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喜悦和欢乐!端午节,也成为了中国人民一个隆重的节日!

  
篇五:端午节粽叶飘香

  又是一年端午节,情浓粽飘香。早晨照例吃伤力草打鸡蛋,美味的粽子等,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这几天微信上普及知识,说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可以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又说五月初五是个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所以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说,不是所有的节日都互祝快乐的,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祝”安康“。想想也是的,祭祀的日子怎么能快乐呢,那就”安康“吧!

  吃着鸡蛋、粽子,勾起了对小时候的回忆。那时,我们小孩子早早的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端午的日子,盼啊盼的,终于盼到了,心里的那个高兴劲儿真是没法形容。端午节的头天下午,妈妈会从自家小院里采摘伤力草的嫩尖,七个为一副,采好放在厨房里。因为伤力草打鸡蛋要在日出之前吃,所以端午节这天,妈妈会早早起床,把伤力草清洗干净,放在锅里,倒入清水,水开后打入鸡蛋,煮好,让我和哥哥在上早学之前先吃了。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鸡蛋,喝着带有清香气的伤力草茶,感觉好幸福,然后很高兴的上学去了。放早学回来,我们又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去吃盼望已久的粽子、油条、糖糕等。虽说油条、糖糕平时街上有卖的,但买的不多,吃得也不多,粽子呢,一年到头,也只有端午节这天才有卖的,也只有在这一天才能吃上粽子,所以更显稀罕。每次我都是先吃粽子,用手拿起一个大大的粽子,扯下线绳,剥去一层一层的粽叶,露出里面的糯米红枣,红白相衬,着实好看,咬上一口,呀,那个甜,那个香呀,沁入肺腑,好吃极了。因为一年只吃一次,所以记忆特别深刻,也特别难忘。吃完粽子,再吃油条、糖糕,吃什么都觉得特别好吃,香香甜甜的,一天都沉浸在这种香甜的感觉里,甚至会回味一个星期,那种满足感和幸福值,要比现在强得太多了。

  现在过端午节,各种各样的粽子都有,蜜枣的、八宝的、板栗的、紫薯的……还有咸味的肉粽,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并且平时超市里也都卖着粽子,想吃了随时都可以买,真是太幸福了,真得好好感谢现在的生活,感恩今天我们拥有的一切。

  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本文来自:作文大全网 http://www.jiyifa.cn/zuowen/10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