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细胞涂片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细胞涂片
实验目的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难点: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实验关键熟练使用显微镜,找到要观察到的细胞。
材料用具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
背景资料红细胞是中间在一个“亮点”的,为什么?因为成熟的红细胞的没有细胞核的,中间薄,周沿厚的两面凹的圆饼状的结构,在显微镜下看,中间的透光度大,而周沿的相对小,所以红细胞是中间在一个“亮点”的。白细胞是有细胞核的,而细胞一般的装片里,是被染成蓝色的,所以我们在显微镜下在细胞里蓝点的是白细胞,因为血小板又是没有细胞核的,而血小板的形状不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但本实验对显微镜的使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调好显微镜。
实 验 过 程
实验步骤:
把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对照彩图四,认识红细胞,白细胞,比较它们的形态和数量。
讨论: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它有哪些形态特点?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数目最多。
2.红细胞:
(1)数量:红细胞的数目最多,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男子平均为500万个左右,女子平均为420万个左右。
(2)形态:人类及一般哺乳类的红细胞均无 细胞核,(P.26图Ⅳ-28电子显微镜下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平均直径只有7.7微米(1微米一1/1000毫米)左右。四周较厚(约2微米),中央较薄(约1微米)。这样的结构增大了红细胞的表面积。
(3)成分:红细胞内部含有血红蛋白,这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为运输O2的主要工具。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分离。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使血液呈鲜红色,这种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做动脉血。
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使血液呈暗红色,这种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叫做静脉血。
( 4)功能: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课堂讨论:
  某同学经常出现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医生检查的结果是血色素太低,被诊断为贫血,这是怎么回事?  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一定,即血色素(男子为12~15克/100毫升,女子为10.5~13 .5克/100毫升)。如血红蛋白含量过低,或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即为贫血,贫血患者由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常常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当100毫升动脉血中血红蛋白的量低于5克时,嘴唇、牙床等处就会呈现紫色,应该找医生诊断和治疗,还要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3.白细胞:
(1)数量:数量少,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只有5000~10000个,通常每日清晨时数目最少,午后即渐增多,此为正常的生理变动。
(2)形态:白细胞有多种,通常呈圆球形,有细胞核,一般都比红细胞大,重量较红细胞轻,所以沉淀后,积于红细胞之上。
(3)功能:白细胞有数种不 同的类型,有些种类可吞噬病菌,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即“发炎”。当病菌消灭后,炎症也就消失,可见有些 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课堂讨论: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分布在血液中,而身体的某一部分被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如何到达感染处,吞噬病菌?
白细胞可做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吞噬病菌。
人体受病菌感染时,血中的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感染处也聚集大量的白细胞,所以,白细胞计数是临床化验的重要项目。
  4.血小板:
(1)数量: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量为10万个~30万个。(2)形态:呈不规则状,远比红细胞小,也无细胞核。
直径2~3微米。
3)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向同学介绍实验“观察凝固的血”,观察试管内出现了什么现象?
  讨论:试管中血块周围出现 的液体叫什么?皮肤划破后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实验中,观察到了凝固的血-血块,以及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血清。当血管受伤而流血时,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并经伤口粗糙表面的摩擦 ,即破裂而释出一种物质,发生一连串的化学反应,最后产生不溶性的蛋白质纤维。这种蛋白质纤维,将血细胞缠绕成一团血块。血液凝固后,在血块之外,所遗留的澄清的液体,即是血清。所以,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人体内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可由红骨髓内的细胞演变而来;也可由脾脏和淋巴结负责制造。
血细胞也有一定的寿命,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白细胞寿命不等,约13天,血小板的平均寿命是7天。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寿命短,所以在血库中贮存的血液基本上 只有红细胞。在4℃,加一定的保护剂的条件下,也只能保存6~7周。而需要补充白细胞和血小板时,则要给病人输新鲜的血。
  另外,血液对调节体温也有重要作用。
  如果造血系统出现了恶性增生性病变,即白血病,会出现白细胞异常增生并侵润全身各组织,血液中有幼稚白细胞出现,病症除了血细胞形态和计数异常以外,还出现贫血、出血、发热、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虽然应用抗肿瘤药 物、放射疗法等能够治疗,但最根本的方法是给病人换正常人的骨髓。
  骨髓捐献对白血病患者来说意味着重新获得第二次生命。据统计,白血病的 发病率在我国约十万分之三,每年约有30000人患此病,而且青壮年的发病率非常高。如果这些患者都能植入相合的骨髓,可以挽救生命。我国的骨髓捐献与临床需要差距大,因为并不是任何一个患者只要有与他血型相同的骨髓就得救了。白细胞血型非常复杂,实际上约10000例骨髓中才有一例与患者的白细胞血型相合,所以捐献者越多,骨髓库的容量大,数据多,查出合适的捐献者的几率就大,患者康复的几率就高。
  但是,自愿捐献骨髓的人却很少,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骨髓的认识不够,担心身 体健 康受损。实际上,一个人身上的骨髓有3千克左右,在骨髓中干细胞容量只有5克就 够了,所以,一个人捐献骨髓后,只要很好的休息和营养,很快 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另外,对一例骨髓的白细胞血型检测,至少需要250元,有的捐献者既捐献骨髓也捐钱,让人十分佩服。(此处可展开进行课堂讨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er/79495.html

相关阅读:人的新个体发育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第18、19章复习导学案
绿色植物的一生
消化系统
生物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