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辛弃疾词两首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辛弃疾词两首
★★学习方法
诵读与感悟、合作与探究、点拨与评说相结合。
★★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
3、继续学习欣赏词的艺术手法、品味语言。
4、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体会并理解词人的情感。
★★课前预习
1、完成《学习指导》“自主探究学习”部分。
2、查阅《学习指导》和《精析精练》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
★★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 学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比如: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一、☆★检查预习
1、《学习指导》“自主探究学习”部分。
2、作者简介。
3、背景材料:
二、☆★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试读。
2、教师范读。
3、译读。
【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4、抽读。
点拨:把握词的感情基调,正确把握读音及停顿。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读出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
【读完这首词,我们心里一定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
三、☆★品味语言,探究鉴赏
●上片中词人用了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1、上片哪些句子是景色, 他们分别了什么景色?【 、 、 、 、 】
○2、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具体解说】
【词人落笔便是一幅 图:由水写到山,由无我之景写到有我之景,“ ,
”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辽阔无边。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然而,词人纵目无限江山,那如簪似髻的山影却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 ”,这是移情及物的 手法。那么诗人有何愁有何恨呢?联系背景不难理解——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忧愤。
“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隐喻 之意,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 ,孤雁声声,又勾起自己 、 。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身世浮沉雨打萍”般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游子”不单单是 之人,更是无国——被国家抛弃、没了归属依靠之人!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3、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它们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 、 、 、 。“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所用处,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 的苦闷透漏出来了。“栏杆拍遍”正是词人欲借拍打栏杆来 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那 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然而“ 、 ”,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4、全体男生朗读上片。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1、师: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
◎2、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

◎3、这种借古人之事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这种写法有何好处?

◇◇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一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4、最后一句该如何理解呢?

◎5、全体女生朗读下片。
四、 ☆★名句赏析,拓展延伸
1、你认为这首词写得最好的是哪一句?请加以赏析。
◆策略点拨:第一步,联想画面;第二步,赏析手法;第三步,品味修辞(包括词语使用);第四步,体悟情感;第五步,感受效果;第六步,综合表述。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抱负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下面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 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做一个简单概括。
2、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都抒发 。表现手法:都运用了 。
意境:都 。语言:都 。】
◇◇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五、☆★小结
这首词立意辽远、意境开阔,它仿佛令我们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像这样的壮观景象,一般的凡夫俗子难得 有心领略,而鹪鹩偃鼠之辈则消受不起。在这里我们感谢辛 弃疾,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丰富的精神食粮;感谢他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爱国情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法国著名学者帕斯卡说过:“人类所有的才能之中与神最相近的就是想象力”,请大家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词改为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流畅,三百字左右。
※※板书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景物:江水、远山、落日、断鸿、游子
上片 情感:愁、恨 借景抒情
动作:看、拍、会、登
张翰——乐于归隐
下片 古人: 许汜——谋求私利 用典明志
刘备——雄才大略

第二课时
◆◆ 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一、☆★检查预习
1、《学习指导》“自主探究学习”部分。
补充注释: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2、作者简介。
3、背景材料:
二、☆★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试读。
2.教师范读。
点拨:把握词的感情基调,正确把握读音及停顿。
3、自读。
三、☆★品味语言,探究鉴赏
1、上片,分层赏析。
【上片可分两层。 “ ”是第一层,写远眺 ,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英雄 ” 一词赞颂他 ,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舞谢歌台 ” 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 ,也暗指 。“ ”是第二层,写俯瞰 ,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 。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想当年” 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 1165 年)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明白指出出兵北伐,应取道山东 -- 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在当时韩佗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 ,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 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纵观上片,词人借 和 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 ,表达自己 。】(齐读上片)
2、下片,分层赏析。
【下片可分三层:①第一层即 。“ 元嘉 ”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 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之意。”“仓皇北顾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 。②第二层。“ ”是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四十三年”句,是词人在京口北固亭 ,忆起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 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藉国力,恢复中原,没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佛狸祠下”句,从上文 回到 。“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案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心情是 的,表达了自己的 :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朝臣民。表现出 。③第三层是最后三句。抒发 。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 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 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作者以 自比,表达了 ,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权奸当道,多用少年轻进 之士,根本无人会想到自己、重用自己的 之情。纵观下片,词人用 、 、 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齐读下片)
四、☆★合作讨论探究
○◆ 有人说辛弃疾这首词有 “掉书袋 ”的毛病。你认为如何?
【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病。它所用的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的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正是这首词的长处。这首词借“怀古”赞扬 、 的抗敌业绩,批评 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 的热切愿望。运用 ,十分恰当,是它的一大艺术特色。】
五、 ☆★名句赏析,拓展延伸
¤¤ 你认为这首词写得最好的是哪一句?请加以赏析。
◆策略点拨:第一步,联想画面;第二步,赏析手法;第三步,品味修辞(包括词语使用);第四步,体悟情感;第五步,感受效果;第六步,综合表述。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完成《学习指导》《精析精炼》本课练习。
※※板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片:盛赞历史上多位英雄人物
下片:力表自己抗金主张和态度
(大量用典 借古讽今)


○● 有关词的知识补充:词的段落叫“阕”或“片”,从上片到下片讲究衔接贯穿,意思前后相承,叫“过片”。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换头”或“过变”。依照已有的词调写 的叫“填词”或“依声填词”,自己谱曲自己 写词的叫“自度曲”,《扬州慢》属后一类。词常见有“令”、“引”、“近”、“慢”的分别,“令”即小令,“引”是正歌之前引歌,“近”又称“近拍”,相当于“引”,“慢”是慢曲子的省称,指节拍较慢,声调延长。慢词的字数较令、引、近的词字数要多些。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47069.html

相关阅读:《短文三篇》导学案
《登泰山记》教案
说数教案
《宝黛初会》教案
自然笔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