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细读学习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独门兵器
  
  要学好化学,当然要看化学课本,不过,关键就在一个“细”字。
  
  实战心得
  
  从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考入北京大学生物系的滕亮同学说,化学要学好不容易,为此也想过一些方法,如课前预习。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心中很着急。去请教老师,老师先简单问了问我是怎么预习的,然后说了一句:“你看的还是不细!”我回到家,反复琢磨老师这句话,在日后预习时,一点一点地“抠”,看的非常细。别说,问题似乎一下子解决了,听课更能听出“点”来,课后做题也更顺了。成绩,不用问也大幅度提高了。看什么都要细,但学化学,一定更要细。比如有一年高考时有道题:“乙酸乙酯实验中,乙酸乙酯用95%的酒精可不可以?”很多同学一时都拿不准。其实必修本第二册课本注释中就有答案!
  
  滕亮同学说,目前中学化学课课时少,一般不要求预习,以防失去新鲜感,课上无兴趣。可视教材的性质,内容和难易程度以及本人知识基础、阅读能力安排预习(实际作自学训练)。滕亮同学认为,细读的要求.既以培养自学能力为主,又能提高听课质量。细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全节中讲了哪几个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否属重点?
  
  (2)哪些内容的意思及其意义都领会了?哪些不够清楚?问题在哪里?(这是你的难点!)
  
  (3)书上的插图、图示都有些什么问题?
  
  (4)试口答书上习题,有哪些答不清楚(又是难点!)
  
  (5)本节内容与以前的旧知识有些什么联系。……经过这样预习,心中有数,不仅对困难之处能特别留意听讲,即是自认已经了然之处,亦可通过教师讲解,核对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如能长期坚持,对提高学习质量和自学能力必然获益非浅。
  
  专家点评
  
  《考无不胜》一书的作者,厦门大学博士生陈祥星先生曾讲过,化学,就是一门“细腻”的学科。他写道:
  
  化学这门课有个特点,就是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我一直用学习数学和物理的办法来学习它,片面强调了“逻辑思维”。学数学和物理,我们把相关的原理和概念搞清楚就基本解决问题,学化学似乎就不这么简单了。学好化学需要的推理能力好像不需要太好(仅就高中阶段而言),只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就能进行推理了。例如,告诉我们几种化学物质反应的结果(生成什么颜色的沉淀、冒出什么状态的气体等),然后要我们去推断化学反应的过程。我觉得,解决这类或类似的问题只需要学好高中数学的一半推理能力就可以了。
  
  但是,我忽视了化学这门课的特点,没去记忆一些该记忆的东西。我总觉得化学“很细”、很繁琐,不像数学和物理干脆。
  
  以今天的认识检讨过去,我的最大失误就是不重视教科书。没把书上的“细节”记住。书上的这些细节很多。如果以我今天的认识重新去读高中的化学,我会去记住化学反应的所有结果(当时仅记住一些主要结果),而且会努力记准确(当时只记个大概),书上说什么颜色就必须记住是什么颜色,书上说是烟就必须记住是烟,书上说是雾就必须记住是雾(不能烟雾不分)??这些知识似乎只能“唯书”!我还会去记住一些“边边角角”的东西,例如一些化学知识可以在什么工业实践中应用,等等。当时我几乎没做对过这类题目,总是记不全。但这样的知识经常会出现在考卷上,而且,命题者不多考,经常就是“意思意思”而已,甚至就混在几个选择项里。碰到这种事,很难受,4个选项懂了3个,就是偏偏那个“边边角角”的不懂!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命题者经常会把这些需要记忆的知识挖出一点作为“大题”的一条线索,那就不是一两分的问题了!我曾经碰到这类情况,很是无可奈何。例如,题目告诉我们某种化学反应后生成了什么颜色的沉淀,还有什么状的气体,其中有一种物质可以在什么工业中用,要求我们去推测是什么东西起了反应。我们只要有一定的记忆,做点推理是不困难的。但如果我们不知道那种颜色的沉淀可能是什么,那种状态的气体可能有什么,在那个工业中应用的东西又可能有什么,那么,问题显然就很麻烦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当时觉得这些东西是死东西(政治和语文并不“死”),有点不屑。确实,化学反应的结果应该是实验出来的。实验的结果表明某种沉淀的颜色是蓝色的就是蓝色,不能“推理”成黑色的!想想人家实验出这样的结果很不容易,我们只需记住,已经很省事了。这些记忆肯定是必要的,否则不可能把化学考高分。其实,有了一定的记忆以后,我们就可以进行“逻辑思维”了,可能就不会觉得化学很“死”了??很遗憾,我没机会纠正这个感受了。
  
  我当时的应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懂得使用《大纲》。我没读过中学各学科的《大纲》,化学也不例外。我猜测,《大纲》会要求中学生了解一点有关化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常识或其他常识。既然是“了解”,教科书就不会多说(往往只在不起眼的地方说那么一两句),命题者不敢在考题中多考,但又不能不考。这样,《化学》书上的任何地方,例如,每节、每章的最后几行字,都有可能考到。但我们经常会忽略这些不起眼的知识。
  
  总之,《化学》的知识很“细腻”,不像数学和物理那样“粗犷”。希望中学生牢牢记住这个特点,用“细腻”的办法学习化学。高考前,一定要把化学教材看得很熟,该记的要记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14390.html

相关阅读: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怎么上好化学讲评课
如何全面理解掌握高中的重要实验(3)
高二化学教案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