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引爆脑力的“导火索”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记忆资讯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生活中要保持新鲜感
  池谷:我经常听别人说“我最近特爱忘事儿”,还常听到有人说“已经这把年纪了,就算开始锻炼大脑,也好不到哪儿去”。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所谓“特爱忘事儿”其实是人们一个很大的误解。
  系井:“爱忘事儿只是一种误解”,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池谷先生,您本人的记忆力不错吧?
  池谷:我的记性特别不好,周围的人都受不了我。
  比如,有时候我会向学生建议说:“你做做这个实验吧。”但一周后,我看到学生在做那个实验的时候,可能就会忘了是自己让他做的,问他:“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而且还可能说出“这种实验没什么意义”这样的话。我的记性一向不好,但即便如此,我也没有“我一定要提高记忆力”或“年纪大了,记性也变差了”这样的想法。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痴呆症这样的病症另当别论,“年纪大了,记忆力就减退了”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因痴呆症而表现出来的遗忘症状和我们平时所说的爱忘事儿有着严格的区别。
  人之所以会忘事或一时想不起来,有几个原因。比起孩子。成人的大脑里储存了大量的知识,所以从中提取自己所需的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如果成人是从1万个知识中提取一个知识的话,那么孩子就是从10个知识中提取一个,速度自然很快。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自然会储存大量的知识,这是很正常的。即便我们一时想不起来某个信息,只要有人提及相关内容,我们马上就会记起来——“对,就是这个,我就是想说这个”。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一时想不起来,但我们的大脑其实是知道正确答案的,暂时遗忘的信息并没有从我们的大脑中消失。
  实际上,孩子也经常会出现一时想不起来的情况。我记得自己小时候,经常因为想不起来把东西放在了什么地方而急得团团转。只不过小孩即便一时想不起来,也不会往心里去,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
  成人和孩子只是在记忆的类别上存在差异。曾有人做了一个实验,让不同年龄的人来记忆一幅图(见图1—1),一个小时之后再让他们画出自己记住的图。这幅图其实是医学上用来测试病人是否患有阿尔兹海默氏症的。所以,如果你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拿出这幅图对你说“请你先看一下,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记忆把它画下来”的话……
  系井:那就说明医生怀疑你得了阿尔兹海默氏症?(笑)
  池谷:对,可以这么说。(笑)
  那个人通过两种方式做了这个实验,就是让被测试者分别通过看和画的方式来记忆。结果16岁以下的低龄组无论是看还是画,测试结果几乎完全一样;而成年组的测试结果则表明,通过画来记忆的效果明显要好得多。
  另外,让被测试者通过看来记忆时,低龄组和成年组的成绩几乎没有差别;但让被测试者亲手画一画,成年组的成绩接近100分,要高于低龄组。
  这一实验结果不但表明人成年以后记忆力没有减退,还证明了成年后动手辅助记忆的重要性。通过亲自动手画一画,就不再、是死记硬背信息,而是把记忆信息变成了一种真实的体验。这样一来,人便由信息的接受方变成了输出方,那幅图也就作为自己的经验而牢牢记住了。
  系井:这是因为手相当于过滤器,把信息过滤了一遍吗?
  池谷:对。你只要动手画一画就会明白,动手画的时候,我们会把正在描绘的图和自己知道的某个东西联系起来,展开丰富的联想。所以成人能更快地记住所画的图。从大脑机能的发育来看,孩子的大脑还不具备联系经验进行记忆的能力,所以即便让他们通过画来记忆,也跟通过看来记忆没什么两样。
  也就是说,在以实际经验为基础进行理解这一点上,成人比孩子强得多。比较而言,30岁以上的人能够更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经验,因此就会出现年龄越大越善于用脑的现象。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后面我会详细地论述。研究表明,至少有几种大脑的重要机能是在30岁以后才变得发达起来的。
  系井:年龄越大越善于用脑?30岁以后大脑更加发达?我们通常认为脑细胞会不断死亡,大脑机能会越来越差,这跟您说的不是正好相反吗?这一点我一定要向您好好请教请教。
  刚刚您说亲自动手后,外界的信息就会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动手确实很重要,搞实验科学的人经常强调说“实验中出点子”,是吧?
  池谷:对,动手对大脑来说十分重要。的确,科学家一旦离开了实验,就想不出什么好点子来。
  也就是说,多动手意味着多动脑。这是因为大脑的神经细胞和手部的神经细胞紧密地联系着。不知您听没听说过“小矮人”(Homunculus)。1950年,加拿大外科医生潘菲尔德通过电极刺激实验,发现大脑神经细胞与身体各部位的神经细胞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按照支配身体各部位神经细胞的比例,重建了一个人体模型。这个模型人的双手和口部特别大,这说明支配人双手以及口部舌头的神经细胞非常多。
频繁地使用手指,指尖丰富的神经细胞便会与大脑连动,激活大脑的神经细胞。如果能在做事情的同时活动手指和舌头,就可以促进思考和记忆。在背英语单词的时候,边写边念比默记的效果要好,相信大家对这一点都有体会。
  系井:手和舌头就像“引爆”脑力的导火索一样,只要动一动就能让大脑运动起来!
  池谷:人和孩子最大的不同在于,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眼中的世界是绚烂、精彩的。对他们来说,任何事物都是新鲜的、未曾体验过的,所以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和探知的欲望。但是人成年之后,便容易墨守成规,接触到某个事物后,会不自觉地将它与自己过往的经验归为一类。
正因为成人接触新事物时会不自觉地将之归类整理,因此就少了些惊奇和刺激。因为刺激减少,留下的印象也不深刻,所以成人就会主观地认为自己的记忆力减退了。
所以,成人与其在意自己的大脑机能是否退化,不如时刻审视自己,看看自己能否用新鲜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世界。
我们决不能“习惯”自己的生活。因为从习惯的那一瞬间开始,周围的世界就会变得乏味至极。如果成人能够用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大脑的潜力就会得到超乎想象的开发。
  系井:您的话让我又一次感到,做一个成年人真好。(笑)
喜欢的东西记得牢
  系井:“聪明”这个词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用法。有正面的,比如“我真想变得聪明一些”;也有负面的,比如“聪明也没用”,等等。
  池谷:我觉得有的人虽然考试能得高分,但绝对算不上聪明。
  系井:嗯,我也这么认为。
  池谷:还有一种人,虽然不了解物理法则,但是运动神经非常发达,我觉得这样的人也应该属于聪明人。
 就算他们不懂复杂的抛物线原理,但只要每次都能准确地把球投到篮筐里,在我看来也是聪明人。
  系井:对此我深有同感,而且我的看法和您一样。很多人都把聪明和博学联系在一起。比如,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说法:“那个人很聪明,不信你问他。”可这样的人跟一本百科全书又有什么两样呢?
  在我看来,聪明不等同于博学。我们周围有一些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够充分地理解与吸取,我觉得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聪明人。
我们在欣赏电影和看书的时候,有时会产生“这位导演真是聪明绝顶,太厉害了”,“我非常清楚作者的意图,这本书真有意思”之类的想法。我认为这种想法只有在信息的输出方和接受方交流得很好的状态下才会产生。
我们很难接受那种一相情愿、毫不顾及欣赏者想法的艺术作品。如果问我为什么不喜欢这样的作品,肯定是因为信息的输出方和接受方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如果信息的输出方重视与接受方的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向接受方提出问题,然后期待对方的回答……那么欣赏作品将会变得轻松而愉悦。不管是电影、电视节目还是书籍,只要作者善于与观众和读者沟通,观众和读者就能从中体会到一种和“与人交往”相类似的乐趣。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在跟人谈话的时候,如果觉得对方“很讨厌”,通常也会觉得他“可真够笨的”。说得更绝对一点,这两种想法几乎可以等同。
我在说“那个家伙虽然很聪明,但是很讨厌”的时候,其实心里想的是“那家伙真是个笨蛋”。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jiyi/jiyizhixun/17840.html

相关阅读:成功最需要的就是"学习"
记忆训练方法 研究发现人类记忆面孔有诀窍
俄罗斯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卡缅斯基得出的结论
如此幽默方式记忆外语单词及句子你试过吗?
玉米奶有助于增强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