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开国大典:周恩来权衡下才决心在天安门阅兵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近代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1949年6月15日傍晚,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即将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19时40分,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等百余名代表已肃然地坐在勤政殿的坐位上。毛泽东等这时步入会场。大厅内,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毛泽东身穿深灰色中山装,面带笑容向会议代表招手致意,然后坐在大会主席台右前排101号座位上。朱德、周恩来紧邻毛泽东左右落座。周恩来担任会议临时主席,并致开幕词,宣布新政协筹备会正式成立和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

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连续开了5天,其间还召开了8次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讨论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和法案草案。其中一项决议是: 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届时将举行开国大典和阅兵仪式。

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主任由周恩来担任,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维汉为副主任。

筹备委员会很快就拿出了庆典方案,内容主要有三大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仪式;三、人民群众游行活动。而在这三者之中,阅兵式怎么组织,在什么地方组织,成为筹备开国大典的中心问题。

筹委会成立不久,就设立了阅兵指挥机构。朱德任阅兵司令,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唐永健、中共北平市委副书记刘仁等为副总指挥,下设阅兵指挥所,负责处理阅兵的各项具体事宜。《阅兵典礼方案》拟制出来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听取了聂荣臻关于阅兵仪式的基本设想和杨成武关于阅兵方案的汇报。

基本设想:阅兵式分为检阅式和分列式。阅兵方案:包括受阅部队的选调、编组、阅兵程序、阅兵礼乐及受阅前的训练等。

杨成武刚汇报完阅兵方案,朱德就接过了话茬。“好啊!”朱德兴奋地说:“,想起18年前在瑞金举行过一次空前规模的阅兵,18年后我们又要在天安门前阅兵了。”

“那次可没有分列式啊!”周恩来笑着说。

“18年啊,今非昔比啊!” 朱德感慨不已。

毛泽东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走到聂荣臻、杨成武面前说:“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初战,这次阅兵也是初战,开国第一次嘛。”说到这儿,毛泽东停顿了一下,慢慢走到窗前,又回转过身来,加重语气说:“告诉同志们,一定要搞好,不许搞坏!”

阅兵地点 周恩来权衡17天才定下决心

阅兵方案顺利通过,但开国阅兵地点放在哪里,在这次汇报会上并没有敲定下来。8月的一天,杨成武、唐延杰等人来到中南海西花厅,将两套阅兵方案呈放在周恩来面前。第一套方案:地点选在北平市中心天安门广场;第二套方案:阅兵地点在北平市郊西苑机场。这两套方案,都分别标画了一张部队位置及行进路线图。

周恩来仔细看过地图后,紧锁着眉头,在办公室里踱起步来。阅兵地点放在天安门广场,有利条件是显而易见的——地处北平市中心,道路四通八达,便于数十万人集结与疏散。天安门气势恢宏,广场宽阔壮观。城楼是现成的阅兵台,不必费太多的力气,城楼可以容纳全体新政协代表。领袖、军队与群众水乳交融的热烈场面,能鼓舞中华民族的集体意志,昭示人民解放军的巨大威慑力量。不足之处是,由于参加开国大典人员集中,当天的城市交通至少要中断4个小时。长安街的宽度仅能允许横排通过步兵12路纵队、骑兵3路纵队和装甲车两路纵队,不能按正规阅兵要求进行宽正面分列式。

在西苑机场进行阅兵,也有其优缺点——半年前,西苑机场曾举行过一次万人观看的阅兵式,欢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机关进入北平。机场跑道宽阔,容纳的人多,也没有阻断交通的后顾之忧。存在的明显缺陷是没有检阅台,临时搭建应付一些小的场面还可以,要举行将有数十万人参加的开国大典就不行了。即使新建检阅台,场面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天安门广场。其次,西苑机场距市区距离远,数十万群众要参加大典,往返很不方便。如果没有相当规模的群众参加,开国大典应有的气氛就烘托不出来,阅兵式也就达不到扬我军威的目的。再次,机场跑道虽大,但只有一条道可以进退,对参加阅兵的部队来说,行动起来很不方便。

这两套地点方案,在周恩来的办公桌上,摆放了整整17天。9月2日凌晨。周恩来权衡利弊,终于定下决心。他提起毛笔,饱蘸浓墨,在华北军区呈送的报告上签署了如下意见:

“毛主席总司令少奇同志阅:日期在闭幕后政府成立之日。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时间到时再定。检阅指挥员由聂(荣臻)担任,阅兵司令请朱德同志担任。周 九.二”。

这个意见传到了刘少奇手上,他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圈。

毛泽东和朱德听取了周恩来的口头介绍和分析,同意在天安门前举行开国大典。

阅兵筹备 刘伯承、陈毅面授“机宜”

让杨成武担任阅兵副总指挥兼阅兵指挥所主任,是由当时军队的布防态势所决定的。

1949年初,亦战亦和的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东北与华北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后,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或进军大西北,或南下大追击,渤海湾地区设防出现了“空当”。这个态势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警觉。蒋介石不会甘心国民党军队在东北和华北的失败,如果发挥其海空部队优势,袭击天津、秦皇岛一线,进而直逼北平,那时局难保不出现些波折……

因此,毛泽东从西柏坡迁入北平前夕,致电华北军区和第20兵团领导,要求围攻太原的第20兵团在战役结束后,“除留一个军位于大同区域以外,杨李兵团率两个军即开秦皇岛、塘沽两处布防”。

杨成武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当即调整部署,亲率第67军第199师部队东进北平。周恩来对杨成武说:“我们很快就要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北平将成为我们的首都。你们20兵团的新任务,就是保卫新中国的首都。你除担任兵团司令员,还要兼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

最后,周恩来特别指出:“你们第20兵团的任务就是保卫平津及其所处的渤海湾的方向,准备随时粉碎敌人的突然袭击。”

杨成武忙碌于摆兵布阵时,新政协筹备会议通过了举行开国大典和阅兵仪式的决议。于是,他从天津兵团部赶回北平履职,把精力投入到了阅兵的工作之中。为圆满完成任务,杨成武检阅了许多阅兵的资料,并走访了解放军高级领导人。

刘伯承对杨成武谈了许多有关阅兵方面的细节及要注意的问题,之后通俗而又极具概括性地说:“阅兵无非就是展示一种特定内容的仪礼、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搞好了,目的也就达到了。归根到底一句话,马粪蛋外面光!”

刘伯承还给杨成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百万大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斯大林还是下达了在十月革命胜利日这天在红场举行隆重阅兵的命令。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他深知,战时状态下的红场阅兵无异于一颗精神原子弹,对正在前线殊死抗战的苏联红军将士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后来的战事也证明,苏联战局从此扭转,而红场阅兵则是一个转折点。

杨成武又去拜访了陈毅。陈毅用极富鼓动性的话语说:“没有什么了不起。多少大仗都打胜了,还愁搞不好一次阅兵?不就是队列嘛!就当成是一次队列会操。通过队列,把我们的军威显示出来,让老百姓看看,这就是自己的军队,这就是新中国的军队。”

依据批准后的《阅兵典礼方案》,杨成武从华北军区、平津卫戍部队和有关军兵种部队中,抽调相关人员组成“阅兵指挥所”,使步兵部队的指挥和协调机构高效有序地运转了起来。同时,阅兵指挥所确定下了参加阅兵分列式的部队:陆军受阅部队主要来自华北军区第20兵团及平津卫戍部队。海军和空军的受阅部队,由其军种首长指定抽调。总计不超过1.64万人。

受阅部队序列:一、海军代表部队:由(东北)安东海军学校与华东军区海军各一个排编成,一个方队,计155人。二、陆军代表部队:由步兵第199师、炮兵第4师、战车第3师、骑兵第3师和独立及步兵第207师第619团编成。其中,战车师辖摩托化步兵团、装甲车团、坦克车团,骑兵师军马1979匹。三、空军代表部队:由华北军区航空处负责落实,报中央军委批准后实施。

1949年7月底开始,陆军受阅部队陆续到位,分别集结于北平郊区北苑、丰台等地,进行针对性训练。

步兵方队 “红军师”自此号称“首都师”

步兵第199师在前往秦皇岛驻防的路上,接到了组建参加开国大典受阅步兵方队的任务。这一年,师长李水清32岁,政治委员李布德30岁。

第199师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名声显赫。“红小鬼”李水清、李布德率领“红军师”受阅,众望所归,不辱使命。自此,“红军师”有一个别名:“首都师”。

1950年,“首都师”再次参加天安门国庆阅兵,后不久就开赴了朝鲜前线。进入朝鲜的当天,李水清就从收音机里收到一则外军新闻:“中国兵源已经枯竭,首都师开上朝鲜前线。”此时,李水清已是副军长。他对着收音机,嘲讽地说:“懂不懂?我们这是轮换训练。”

“首都师”入朝的第一仗,被军战史专家定名为“秋季防御战役”。在宽24公里的防御正面上,第199师抗击着美军和南韩军队3个团的轮番进攻。在天上百余架轰炸机、地上200多辆坦克的进攻面前,他们创造了朝鲜战场上日歼敌人1.7万名的最高纪录。而此时,时任第67军第201师政治委员的李布德,也率部在朝鲜作战。在金城阻击战中,第201师先后作战191次,歼灭美军等23000人。

叶剑英 南下广州,就任中共华南分局书记

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新中国领袖群体里,人们没有见到北平市第一任市长叶剑英的身影。叶剑英在何处欢度开国大典呢?其实,1个多月前,他就离开了北平。

8月14日,随着北平市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的闭幕,叶剑英也结束了8个月的北平市长任期。他匆匆视察完新成立的南苑飞行队后,就离开北平南下,因雨冲垮了平汉铁路北段,便绕道徐州转郑州,经汉口、九江、南昌,于9月3日抵达江西赣州。

9月8日,新华社播发了由毛泽东亲笔起草的一则电讯稿:“北平市长兼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将军奉命赴两广工作,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张云逸为第二书记,方方为第三书记)及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为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聂荣臻将军继任北平市长兼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在电讯稿的最后,毛泽东还特别注明:“今晚12时前播出。”

电讯稿播出时,叶剑英已经坐在江西赣州的省立师范学校里了。他正与原中共华南分局书记方方,以及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二野战军第15兵团和两广纵队负责人陈赓、郭天明、刘志坚、邓华、赖传珠、洪学智、曾生、雷经天等人,研究解放广东问题。

10月1日这天,叶剑英在赣州度过。中午刚过,叶剑英就回到自己的住处,对警卫员说:“把收音机调好,准备收听开国大典的广播。”时间不长,收音机传来《东方红》的乐曲,紧接着是播音员的声音:“毛主席来啦!毛主席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随着,传来了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

叶剑英立马坐直身子,睁开微闭的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收音机。两个半小时,叶剑英的眼睛没有离开过收音机。他的心与天安门广场欢呼的人群一起跳动,与天安门城楼上的领袖群体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1334102.html

相关阅读:江青不满意哪部样板戏 周恩来审看鼓掌后才获公映?
揭秘毛泽东曾两次要求外蒙古回归中国
蒋介石亲授的女中将奇俊峰
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画像的绘制者到底是谁?
民国第一美女如何选出来?谁是民国第一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