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魏?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春秋战国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战国时魏国国君。姓姬,魏氏,名?,魏武侯子。公元前369-前319年在位。从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并陆续开凿大沟(即鸿沟)。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邀集秦、韩、宋、卫等国参加逢泽之会(今河南开封东南),自称为王。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被齐军大败于马陵(今河北大名东南),从此国势衰落。后自邑迁到大染,故也称梁惠王。因屡败,乃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孟轲等均去过梁,都不为他辅政。
   前370年魏武侯去世,由於死前并未确立继承人,国内发生混乱,魏?与公子缓(魏缓)互相争立。七月,魏缓逃亡到达赵国邯郸。这时公孙颀从宋国经赵国进入韩国会见韩懿侯,说:「魏?与公中缓互相争立为太子,大王可?说这件事了吧?如今魏?得到了王错的辅佐,拥有上党,来就算半个国家了。趁这个机会除掉他,一定能打败魏国的,可不能失去这个机会啊。」懿侯?了很高兴,就跟赵成侯合兵一起进攻魏国。
   明年,双方在浊泽交战,魏国大败,惠王被?困。赵侯?韩侯说:「除掉魏君,让公子缓即位,割地後我们退兵,对我们有利。」韩侯说:「不能这样。杀死魏君,人们必定会指责我们残暴,割地退兵,人们必定会指责我们贪婪。不如把魏国分成两半,魏国分为两国,不会比宋国、卫国还强,我们就永远也不会有魏国的祸患了。」赵侯不听。韩侯不高与,带领各自的军队连夜离去。惠王则杀死了魏缓成为了魏国君主。
   太史公评论说:「惠王之所以没有死,魏国没有被分裂的原因,就在於韩、赵两家的意见不和,如果听从一家的意见,魏国就一定被分裂了。所以说『君主死了没有嫡子继承,这个国家就可能被攻破。』」
   之後不知原因,王错在前368年逃亡到韩国。惠王任命公孙痤为相,与韩、赵两国军队在浍北作战,俘虏赵将乐祚,惠王很高兴,特别到城外迎接,并赏财良田百万亩为俸禄,公孙痤拜谢,讲述前人的遗教和功劳,又说:「乘敌人的疏忽而猛打战鼓,丝毫不敢有所怠慢,只有这点臣能作到。大王仅仅认为臣的右手没有倦怠,而重赏臣,是什?道理呢?假如认为臣有功,那臣的功在哪里?」
   惠王说:「贤卿的话有道理。」於是寻访吴起的後人,赏财他们良田二十万。
   之後一度攻破秦孝公於栎阳,秦退回雍城。
   迁都大梁
   魏惠王九年(前361年)四月一日(西历5月13日),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以便进取中原谋取霸业。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开通人工运河鸿沟。范台之会时鲁共公曾告戒他「纵欲者必亡其国」,要他「清心寡欲」,公孙痤去世前,劝惠王重用商鞅,不要让他离开,惠王不听。
   惠王前期,多次与邻国君主会面,并与韩国、赵国互相交换领土,使魏国领土连结为一片。
   惠王十五年(前355年)赵伐卫,魏国救卫,打败赵国,派遗10万军队包围赵都邯郸,并於次年十月攻破该城。赵成侯北走信都,齐国以围魏救赵的方法救赵,魏国派遗庞涓带领8万军队迎战,在十二月发生桂陵之战。此战魏将庞涓虽然被擒,但是魏军主力未受多大损失。惠王十八年(前352年)魏国扭转局势,与韩国结盟,合攻包围襄陵城的齐、卫、宋之联军,联军在此战被打败,齐威王於是收兵,并请楚国大臣景舍调停。明年,惠王与赵成侯会於漳水,结谛盟约以和,魏国将邯郸归还给赵国。
   中原战局结束後,惠王集中军力对付西方的秦国,迫使趁虚而入的秦国求和。

   惠王二十六年(前344年),惠王与十二国诸侯在逢泽之地会面,率诸侯朝见周天子,并企图攻打秦国。秦孝公听了很害怕,下达命令加强守备以等待魏军的来犯。这时商鞅献策说:「魏国的战功大,号令又能通行天下,和十二诸侯朝见天子,其党羽必多,一个秦国恐怕抵抗不了魏国。所以大王最好派臣去见魏王,到时臣一定能使魏国败退。」孝公於是派商鞅前去会见惠王。
   商鞅见到惠王,说:「大王
   惠王三十四年(前336年)发生马陵之战,二度为齐军孙膑所败。魏惠王後期,魏国反复的作战与战败,魏国国势衰退。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秦相商鞅诱执魏公子昂,大败魏军,迫使魏国将河西献出,与秦讲和。
   惠王三十六年(前334年),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今山东滕州东南)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於是也承认魏的王号,史称「会徐州相王」。惠王并改此年为後元年。这标志著魏国的自魏文侯以来的霸主地位丧失,楚威王?此愤怒不已,「寝不寐,食不饱」,惠王後二年楚威王领大军伐?,赵、燕两国乘机出兵攻?。
   五国相王
   在惠王后三十三年(前323年),魏人公孙衍发起了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之事,来对抗张仪的连横策略。
   前319年冬季,惠王去世,享年长达82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82670.html

相关阅读:春秋饮食失礼引发的事件:郑灵公因为一碗汤被杀
春秋历史上因为自由恋爱而结局十分悲惨的母女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春秋时期的小国外交:宋国死要面子活受罪
春秋战国史上李园是如何让亲妹妹当上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