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晋阳之战的历史背景:晋国诸位大夫相互内斗不休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晋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春秋以来长期延绵不断的争霸兼并斗争,严重地消耗了各大国的实力;而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又使各大国内部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各大国都感到难以为继。而各小国久苦于大国争霸战争带来的灾难,更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喘息间歇。在这种形势下,弭兵之议随之而起。向戍弭兵就标志着大国争霸战争从此接近尾声,各国内部的倾轧斗争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春秋晚期,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形式,是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当时各大国的诸侯,均被连绵不断的兼并、争霸战争拖得筋疲力竭,这样就给各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得以榨取民众的剩余劳动积累财富和损公室利民众的方式收买人心。这种情况的长期发展,使得一部分卿大夫逐渐强大起来,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在春秋前中期一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时乃再变为“自大夫出”了。

  强大起来的卿大夫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互相兼并,进行激烈的斗争。这在晋国表现得最为典型。在那里,首先是十多个卿大夫的宗族的财富和势力一天天扩展,而其互相兼并的结果,则只剩下韩、魏、赵、智、中行、范六大宗族,是为“六卿”。这时,晋君的权力已基本被剥夺,国内政治全由“六卿”所主宰。尔后,“六卿”之间又因瓜分权益产生矛盾而进行火并,火并导致范、中行两氏的覆灭。晋国于是只剩赵、韩、魏、智四大贵族集团。可是“四卿”之间也不能相安,互相内斗,严重消弱晋国的实力。而越国在灭掉吴国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这对于晋国而言,从心理上很难认可,却又无能为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96023.html

相关阅读:公元275年 司马炎诏令以官奴婢代兵屯田
舌尖上的晋朝:一份烤肉换了一条命
梁武帝萧衍也是金陵名人?诗词造诣易佳?
晋孝武帝司马曜为何是历史上最倒霉的皇帝?因为一句戏言被爱妃所
阮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