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揭秘: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幕后的男人与女人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春秋战国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自太公姜尚之后,十二传至齐庄公。其间,齐纪交恶,哀公被烹;胡献构怨,内壁操戈。内乱迭起,外患杂错、民不聊生,国无宁日,庄僖继立,方现转机。庄公在位64年,僖公当政33载,父子连续治齐近百年之久。政局相对稳定,元气渐复,国力日增。征伐异国,主盟诸侯,史称庄僖小霸。然而昙花一现,好景不长。襄公嗣位,前功尽弃。襄公有庄僖称霸的野心,却无庄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他借助庄僖余威,大动干戈。征纪、伐郑、灭部、平?。连绵战争既造难于邻国,亦消耗了自己。齐国呈现一幅忧凄的景象:成年男子当兵打仗去了,家中只剩下残迈的老人、弱小的孩子、孤苦的妇女。昔日盛产谷米的田地里,如今长满了茂密的狗尾巴草。襄公荒淫无耻,长期与其妹文姜(鲁桓公夫人)私通,并谋杀鲁桓公,导致齐鲁两国关系恶化。襄公政令无常,朝布暮改,弄得吏僚们无所适从。

由上可知,襄公时期,朝纲失常,政局混乱,不得不靠滥杀稳定秩序了:襄公“杀诛数不当,淫于妇人,数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次弟小白奔莒”(《史记·齐太公世家》)。 结果闹得众叛亲离,襄公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值此良机,积有宿怨的公孙无知联合连称、管至父作乱,杀襄公而自立,此事发生在公元前686年。次年春,无知又被渠丘大夫雍林所杀。连锁性政变导致齐国出现了无君的局面。

齐桓公齐国国政混乱,而可望登上君位的有两个合适的人选:一为避难于鲁的公子纠,一为避难于莒的公子小白。纠的母亲是鲁国女,鲁自然成为纠的强大外援,又有管仲、召忽的辅佐,因而纠具有争夺君位的优势条件。小白自小与高俣友善,齐国的大贵族高氏、国氏自然成为小白的得力内应,加上鲍叔的帮助,因而足以与纠抗衡。


鲁人害怕,杀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被囚禁。桓公要杀管仲,鲍叔牙劝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假装要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大喜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政事。

春秋五霸,齐桓公居首。说到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人们自然会想到另一个名字??管仲,再进一步还会联想到举荐管仲的鲍叔牙。其实,成就齐桓公霸业的,还有几位幕后人物,其见识其事迹,很值得说道说道。

第一位,姓闾丘,名不详,史称闾丘先生,隐士。有一天,齐桓公在山间打猎,闾丘先生和父老赶去慰劳桓公,桓公当场表态要为他们免租免役,同行父老千恩万谢,闾丘先生却没有致谢。桓公问:先生还有什么愿望没得到满足吗?答曰:请赐以富贵寿考。桓公颇感困惑,说:寿命由老天掌握着;高贵应该是大官所拥有的;至于财富,国库里的钱粮也不能随便滥发。这些,我有什么办法赐给先生呢?闾丘先生说:“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赈之以时,臣得富矣;令少敬长,臣得贵矣。”桓公听闾丘先生一席话,大获教益,纳其主张,与管仲谨修政教,终成霸业。看来,齐桓公、管仲的富国强兵政策,至少有一部分是源于闾丘先生,平民的见识真不在衮衮诸公之下。

第二位是管仲之妾,名婧。有卫人宁戚者,家贫无资,为人驭车。至齐,欲见桓公,苦于没有门路。一次齐桓公外出,宁戚正在喂牛,就轻轻拍着牛角唱起了哀伤的歌,桓公觉得很奇异,就派管仲去迎接那人。宁戚见管仲来,只没头没脑地吟了一句“浩浩乎白水”,再多一个字也没说。管仲不知所言何意,回去无法交差,连续五日不上班,而且面带忧色。其妾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问道:“您五天不去办公,忧心忡忡,妾身斗胆问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事?”管仲说:“这不是你所该知晓的。”婧曰:“我听说过,‘毋老老,毋贱贱,毋少少,毋弱弱。’”管仲不解地问:“此话是什么意思?”婧解释道:“昔者太公望年七十,屠牛于朝歌市,八十为天子师,九十而封于齐。由是观之,老可老邪?夫伊尹,有榇氏之媵臣也。

汤立以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由是观之,贱可贱邪?皋子生五岁而赞禹。由是观之,少可少邪???(音决提)生七日而超其母。由是观之,弱可弱邪?”是啊,这老少弱贱之人,哪一类也不可小看!管仲没料到婧竟能讲出如此深刻的道理,思忖这位如夫人见识一定不同寻常,便急忙离开坐席,真诚道歉,承认刚才所说不当,并老老实实说出了被宁戚一句“浩浩乎白水”难倒的实情。婧闻言禁不住掩口一笑说:“人家都给您说得明明白白,您怎么还不知道呢?古有白水之诗,不是这样说的吗:‘浩浩白水,??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宁戚借诗言志,表明他愿意步入仕途,早日为国家效力。”管仲五日难题一朝解开,怀着喜悦报告于桓公。齐桓公经过紧张准备,以隆重的仪式接见了宁戚先生,当即任命为上卿,后迁国相,齐国得以大治。这位婧女士,博闻强记且有胆识,足可与谋政事。她不仅解开了夫君的疑难,更为齐国的霸业发现了一位难得的人才。读诗明理谋政,巾帼不让须眉,此之谓也。

第三位卫姬,卫侯之女,齐桓公的夫人。桓公喜欢靡靡之音,卫姬就坚决不听郑卫之音,以抵制那些有害的音乐。桓公用管仲、宁戚,称霸当时,诸侯皆来朝贺,而卫侯独不至。齐桓公老大不快,即与管仲策划讨伐卫国。罢朝回到后宫,卫姬一见桓公神色,匆忙卸了首饰,下堂便拜,说:“我愿替卫国请罪。”桓公故作镇静说:“我和卫国没有什么怨隙呀,爱妾你请的哪门子罪?”卫姬回道:“妾闻之,人君有三色:显然喜乐容貌淫乐者,钟鼓酒食之色;寂然清静意气沉抑者,丧祸之色;忿然充满手足矜动者,攻伐之色。今妾望君举趾高,色厉音扬,意在卫也,是以请也。”桓公叹服卫姬洞悉心扉的好眼力,自然接受其请求,许诺不伐卫国,从而避免了一次战火。事后,齐桓公就把卫姬立为夫人,而号管仲为仲父,并公开宣

称:“夫人治内,管仲治外。寡人虽愚,足以立于世矣。”卫姬身为夫人,从自己做起,以帮助夫君修身养性;既机敏过人,又善于化解矛盾。别说治内,即便与闻“治外”,也会时有利国益民之见被采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74027.html

相关阅读:春秋饮食失礼引发的事件:郑灵公因为一碗汤被杀
春秋历史上因为自由恋爱而结局十分悲惨的母女
春秋时期的小国外交:宋国死要面子活受罪
春秋战国史上李园是如何让亲妹妹当上王后的?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