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下岗创业成功案例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创业励志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下岗了很多人都觉得很无助,但是对于那些坚强的下岗工人来说,这些只是新生活的开始。为大家分享了下岗创业成功的案例给大家阅读!

  下岗创业成功案例1

  “小土豆”餐饮有限公司已发展到现在,已在全国拥有130余家连锁店、5个地区分公司,在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餐饮协会、中国饭店协会评出的餐饮百强中名列第5位。而当今的“小土豆”能走到今天,谁也不会想到,竟然是一位当初为了生计,天天奔波于卖菜、卖鱼、卖服装的名叫刘新的下岗工。那么,下岗工刘新究竟是如何把“小土豆”做大,成为一个亿万富豪的呢?

  小土豆问世

  1989年,沈阳市燃料公司24岁的装卸工刘新“不幸”下岗了。已成家的他为了生计,焊了一辆“倒骑驴”,在市场上卖菜、卖鱼、运送服装。两年后,他用攒下来的7000元钱,和妻子金秀衣开始做服装生意,不久又改行做水果生意,但折腾了几个月,也没有挣到钱。由于刘新是“烹饪能手”,金秀衣从小也跟母亲学会了做小咸菜大花卷,最后,他们商量决定开个小饭店。这样,刘新夫妇倾尽所有,在太原街开了家冷面馆。

  可是不到一年,他们不仅把投入的7000元全赔了进去,还欠了不少外债。为了还债,刘新只好重操旧业,又蹬上三轮车,到处卖菜、卖鱼、卖西瓜……但刘新并没有放弃重开饭店的念头,他一直在思考:别人能做,我为什么会亏?在送菜时,他开始煞费心思地和各类饭店老板拉近乎,套生意经。

  在逐渐的学习和积累中,刘新发现了一个规律:凡是有经营特点的饭店,生意都很好做,而经营不好的店,大部分没有特点,没有自己的主打产品特色!他决定重返太原街开饭店。

  刘新看好了太原街11号的房子。这是黑龙江一个老板开的饭店,他急着要回老家。刘新用父母留给他住的房子做抵押,把那个饭店兑了下来。之后,他东借西拼凑了3000元钱,雇了几个人,粉刷了墙壁,购置了4张餐桌,这家取名为林苑小冷面店的小食店一开张,便以实惠、干净、热情吸引了八方来客。

  有一天,刘新在太原街上走时,听到走在他前面的两个人说:“到林苑吃小土豆去。”刘新开的是冷面店,他们却说吃小土豆,这给了刘新很大启发。他知道了他的“小土豆”很受欢迎。第二天,刘新就把林苑冷面店改名为“小土豆”酱菜馆。

  小土豆是东北地区的一种特产,它个头比一般土豆小得多,而土豆的清香和营养价值却比大土豆高得多。由于这个品种产量多,有很多人种植,细心的刘新慧眼识珠,立即瞄准了它。刘新四处走访考察,收集民间烹调小土豆技术,去粗取精,细心琢磨,便利用多种药材自行研究配制出了炖小土豆汁,并加进酱油、五花肉、香菜等进行炖制。“小土豆”这道菜既有东北大碗菜的特色,口感又绝对鲜美于东北大碗菜。

  一大碗“小土豆”10元钱,又加上两个大花卷2元钱,足够两个人美餐一顿。这道菜刚一问世就一炮打响,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常常出现客人站在店外等桌就餐的情景。后来,刘新以小土豆酱菜为龙头,选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为主料,突出色美味浓,盐香适口的特点,利用酱、炖、拌、炒等烹调方法,生产出了五大类150个品种小土豆酱菜系列的品种菜。“小土豆”迷住了所有顾客,出现了这样一句口头禅:“好吃吃不够,沈阳小土豆。”一时间,小土豆美食风靡沈城,生意火爆。不到两年时间,刘新赚下了逾百万资产。

  小土豆大品牌

  1995年,由于种植小土豆的利润太少,而小土豆成活率又比一般大土豆低,一些农民纷纷倒戈开始种植大土豆,刘新的饭店一下子缺了货源,面临停业的危险。这时,亲朋好友劝刘新:“你已经挣了不少钱,干脆关店回家过好日子算了。”但刘新却不这么想,从打干上“小土豆”那天起,他就有一个梦想:把小土豆做大,让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刘新决定自己投资种植小土豆。他这一想法招来了包括妻子等所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他那样做太冒险了,万一种植失败,就会将辛辛苦苦挣下的家底全部赔进去。但刘新铁了心,他带上100万,来到铁岭等地投资种植小土豆,第一次种植失败了,赔进去了将近50万。

  但刘新没有就此罢休,他暂时放弃种植,与有关科研部门密切合作,研究小土豆的科学种植方法。半年后,刘新在沈阳、铁岭等地投资100多万元,扶持小土豆的种植与发展。随后近半年的时间里,刘新天天呆在地里,观察小土豆生长情况。苍天不负有心人,这一次成功了。小土豆如雨后春笋般长出,当地的农民与刘新实现了双赢。刘新靠“小土豆”很快又赚到了大钱,两年下来,他已经积累了雄厚的资金。

  1996年,刘新花600万元买下位于太原街南端的一至四层大楼,投入400万元购置设备与装修,使别具一格的“沈阳小土豆美食”牌匾悬挂在太原街南端,成为沈阳城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线。然而,“小土豆”出了名,李鬼就来了。

  一时间,市内出现了十几家“小土豆”,为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与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刘新决定将自己耗尽心血创立的美食店申请国家商标注册。1997年,全国第一例以餐饮名称注册的商标证书,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管理局的商标大印,从北京飞到了刘新身边,为小土豆酱菜美食城平添了无穷的辉煌和千倍的身价。

  1997年7月,沈阳市小土豆餐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为了使“小土豆”这一品牌经久不衰,刘新从选料、配科、加工等方面严把质量关,还常常亲自下去考察。正是靠着这样一种诚信,“小土豆”逐渐名气大振,不仅在沈阳的生意日渐红火,日进斗金,省外的人士也纷纷云集沈阳,想学习“小土豆”的制作技术。刘新又在东北连开了几个分店,个个生意红火。

  做中国的“麦当劳”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刘新决定向连锁店式的现代化经营学习,让小土豆的风味飘向全国。刘新把在全国开连锁店的想法一提出来,就遭来了一片反对声,跟随刘新多年的师傅劝刘新:“小土豆系列是东北菜,南方人可是吃不惯,再说现在各地饭店多如牛毛,我们还是好好在东北打市场,不要出去冒险了。”

  刘新的妻子也劝他:“我们已经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不要再出去闯荡了,万一赔了可怎么办?”可刘新下定决心去关内开拓处女地,把小土豆引进去。刘新带了100万,领着几个“精兵强将”首先来到了山东。刘新在济南市繁华地段买下一个饭店,经过一个多月的装修、装备,“小土豆”终于在山东亮相了。

  虽然在此之前刘新已在当地做了大量宣传,但当地居民根本不认“小土豆”,开业那天,饭店门前冷冷清清,一天下来,营业额还不到200元。刘新没有气馁,为了在泉城打开市场,他断然打出了:“沈阳小土豆落户山东,请泉城人民免费试吃三天”的牌子,免费品尝的牌子一挂出来,就引来了众多人前来“品尝”,这一尝就尝出了名堂。

  三天之后,很多山东人专门掏钱来店里吃小土豆。“沈阳小土豆”好吃的消息很快便在济南传开了,一些好奇的山东人纷纷专程来品尝沈阳的“小土豆”.一时间,“小土豆”又火爆泉城。在山东开分店取得成功后,短短的两年间,刘新运用他那精明的头脑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在省外又连续开了几家分店,而且个个红火,一时间找刘新要求合作的投资商众多。

  从1999年开始,沈阳市小土豆餐饮有限公司设在北京、天津、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深圳、江苏等地的分公司先后开张营业,如今在全国已发展131家连锁店。北到黑龙江,南到深圳经济特区,人们都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沈阳小土豆美食。然而,刘新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他又开始向更高的目标挺进。在沈阳小土豆连锁集团加盟店主会议上,刘新提出“做中国餐饮业麦当劳”的口号,看来他已下决心要把这一由夫妻店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转制为股份合作制经营,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下岗创业成功案例2

  高中学历,三十四岁下岗,从鞋模生意起步,和大客户谈成首笔生意他只用四年赚来千万身家一个高中毕业生,一个从来没有想过当老板的人,在无奈的情况下选择自我创业,结果竟出乎意料的好。四年过后,他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而且创办了一个拥有200名员工、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企业。这个人就是深圳下岗职工郭大宝。

  夫妻双方月入不够养孩子

  郭大宝是安徽芜湖的农家子弟,曾当过兵,一九九五年来深在一家信息公司当职员。一九九九年底,他所在的深圳某证券信息企业宣告破产。郭大宝被迫下岗,此时他已三十四岁。他的爱人在超市工作,月入不过1500元,女儿仅一岁多,郭大宝下岗后政府发给他的每月最低保障金四百多元,夫妻两人的工资加起来几乎不够养孩子。然而,坏运气还在继续,郭大宝下岗十个月后爱人也下岗了。

  那阵子,郭大宝天天翻报纸找工作,他也多次去过人才大市场,一个高中生,年龄又老大不小的,没人肯雇他。郭大宝很感激市劳动局,当时市劳动局给下岗职工每人提供三次免费培训,课程有美容美发、餐饮等技能培训,也有自我创业。郭大宝进了创业培训班。

  七万元创业

  郭大宝有两个特别要好的老乡,一个事业有成,另一个在深圳塑料行业多年,手里正有一个好项目。朋友都劝郭大宝自己干。有钱的朋友出资7万元,另一个朋友提供项目信息,由郭大宝具体操作。郭大宝朋友手里现成的项目就是专为出口高档鞋订做鞋模。

  据郭大宝朋友提供的信息,当时仅东莞长安有一家台资企业生产这种鞋模,最大的用户也在东莞,是一家位居世界前位的台资鞋厂。郭大宝直接找到这家台资制鞋企业,郭大宝没想到,出面接见他的竟是企业总经理和七、八个企业主管。大家围着一张长条桌谈事的时候,郭大宝的腿一直在发抖,在这之前他并没有见过鞋模,手上也没现成的产品。

  郭大宝只记得那位台湾老板说:“我不管你怎么做产品,只要东西好,价格合适,交货及时,我就会买你的货。”正是这句话让郭大宝看到希望。于是,郭大宝就和朋友合伙创办了深圳群博实业有限公司。起初他们买别人的产品,再卖给台湾老板,由于量小,卖价并不比别人低多少,台湾老板还是买了他们的货。

  与这家台湾大企业做成生意为群博带来了信誉。群博实业和一些小规模企业谈生意时,对方一听说那家台资大厂都是群博的客户,也就跟着订了货。第一个月,郭大宝们就赚了1万元,接下来三个月价格控制得不好又赔了。接连三个月每月赔8000元。朋友有点想撤资,郭大宝问大舅子借了3万元继续干。

  三个月后生意开始好转。郭大宝正式买了设备,在公明镇租了厂房大干起来。三位朋友也各自明确了股份,郭大宝是第二大股东。如今,群博实业已经是业内较大的鞋模供货商,每月鞋模订单达30至40万元。

  第一个项目的成功使郭大宝悟出两点,第一,所有的购货商都不会满足只从一家供应商处拿货,因为这样不仅有风险,也容易被对方掌控;第二,小商船要敢碰巡洋舰。郭大宝认为,如果小企业一开始就能和大客户做成生意,不仅生意稳定了,而且技术质量等起点较高,另外,小企业一开始主攻一个大客户也更容易集中人力物力提高效率,更有利于做大。

  一个项目亏损了二十多万

  在鞋模产品上了轨道时,郭大宝又看上了另一个和鞋相关的产品---鞋撑。郭大宝想,都是鞋上用的配件,也是同一个购货企业,上这个产品应该不会很难。没想到做鞋撑赔了二十多万元。

  郭大宝说,别看同是鞋上用的东西,由于鞋撑行业已相当成熟,后来者根本无成本优势。郭大宝发现自己的每个鞋撑材料的进货价比人家的成品价还贵了1分钱。这个项目的失败让郭大宝悟到,进入一个很成熟的行业,除非第一有经济实力赔得起,在赔中积累经验;第二,有新技术或新工艺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否则最好不要盲目生产。

  挑战环保餐具

  2002年报纸上一片“禁白”声,郭大宝被环保餐具的巨大市场需求所吸引,开始研制环保餐具。两年多过去了,许多环保餐具企业撑不下去了,郭大宝的环保餐具产品却一点点做大。郭大宝做环保餐具一开始就着眼于技术的研发,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而不是忙着扩大规模。

  在做环保餐具的同时,他也开始生产鸡蛋、蔬菜托盘。他的销售路线是农村包围城市,到农村、农户的家里去销售托盘,蔬菜托盘则委找代理公司销售,群博实业生产的托盘已经进入深圳的许多大超市。

  回首四年的创业经历,郭大宝感叹人的潜力无穷。记者在这位被迫走向成功的创业者身上,看到了创业带给他的自信和快乐

  下岗创业成功案例3

  上海女人大都心细手巧,普通的呢绒丝网经过工艺粘贴会变成惟妙惟肖的鲜花和工艺品,上海弄堂里独具特色的粘坊因此成了女人竞技的天下。李丽(化名)在上海读大学的儿子于前年偶然逛过粘坊之后,便想让下岗在家的妈妈来试试。受儿子的催促和启发,长春下岗工人李丽和已经退休的姐姐一起去上海学艺,并在两年前开起了长春第一家粘花坊。

  开店成本低利润空间大

  “粘花坊所用的原料就是呢绒丝网(普通呢绒的一种),价格非常便宜,这个粘花的特点就是极容易清洗,颜色多样,只要是我亲眼看到的花,一般我都能将它做出来。”25日,与李丽一起学艺的姐姐同时告诉笔者,“普通粘一支花的成本价格在1元钱左右,而出售价格在2.5元以上,收益率超过150%。”

  据了解,现在李丽姐妹俩能粘出的花卉和其他工艺品品种有几十种之多,包括向日葵、玫瑰、圣诞红、百合、绣球、梅花、孔雀等。姐妹俩在长春市也开起了两家连锁粘坊,一家在同志街与西安大路交会处,一家在火车站附近,她们在出售粘花成品和原料的同时,也免费向爱好者毫不保留地讲述粘花的制作工艺。

  “如果不算上店面的费用,开一个粘花坊仅需要投入3000元左右,如果制作出来的粘花拥有市场,那么,在很短的时间内回收成本不成问题。”李丽说,“最近一个来自青岛的妹子已经学成后回当地开粘花坊了,粘花不但有商业价值,而且能让人们在学习粘花技艺的同时,体验自己动手完成一件美好事情的快乐。”

  致富秘籍:勤劳创新薄利多销

  在谈到致富的秘籍时,李丽表示,粘花作为一种工艺品,在南方等大城市中销路很好,可在北方城市是一种刚刚起步的手工艺制品。所以,要想专门做这种粘花的生意就要靠细心、耐心和勤劳,本着多劳多得、薄利多销的思路,让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粘花工艺,经营者也可通过薄利多销的手段致富。

  另外,李丽姐妹俩还在不断地创新应用新型的原料和尝试新的粘花工艺。比如,选用比呢绒丝网更加便宜的手工纸作为粘花的原料,还试用粘土、超轻土、石粉土、树脂粘土等材料进行粘花的实验。她们还在花的种类上动脑筋做文章,将粘花做成生日花篮,试着自制更多的粘花品种,比如金菊、风信子、康乃馨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zhi/1254894.html

相关阅读:一个蓝领的创业史
马化腾的创业励志故事
一个企业家人生路上的四个贵人
一个理想者的创业路
2019年小本赚钱的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