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朗读者第十期嘉宾张艾嘉的励志故事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励志人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朗读者》第十期嘉宾,她是世俗之外的天山雪莲,是滚滚红尘的豪情女子,也是婉转风情的化身。有才华却只为一人一处绽放,隐于红尘却也留下惊艳世人的美丽。她是张艾嘉。下面是关于她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张艾嘉是一位集女演员、歌手、导演、编剧、制片人于一身的才女。她19岁出道,23岁凭电影《碧云天》获得了第13届金马奖女配角,之后,她曾两度斩获台湾金马奖影后、香港金像奖影后,还有一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她在圈内的人缘也极好,罗大佑称她为“小妹”,李宗盛、梁咏琪喊她“张姐”。

  如今,已经走过六十人生关口的张艾嘉,在2019年拍摄完电影《念念》以后,又一次以作者的身份进入到人们的视野。《轻描淡写》是张艾嘉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全书五个章节,60多张图片,随性记录了她的生活,以及她对电影和舞台创作的感受。

  电影篇

  全面揭开《念念》幕后

  张艾嘉人生的大部分献给了电影。

  1972年,19岁的张艾嘉拍摄《龙虎金刚》正式出道成为女演员,1976年,年仅23岁的她凭借《碧云天》获得了第13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1981年以《我的爷爷》夺得第1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此后,在1986年,张艾嘉自导自演的电影《最爱》,获得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2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1995年,她担任编剧及导演的电影《少女小渔》获得第40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编剧奖。1999年,张艾嘉执导的电影《心动》获得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转到最近一两年,张艾嘉这个名字又成了金马奖首席,又成了《念念》的导演。

  电影给我们的是视觉上最直观的感受,张艾嘉的这本随笔《轻描淡写》,则将《念念》电影幕后的那一面展现给了大家,从剧本的编纂、角色的选择、造型的设定、拍摄场景的设计以及音乐的传达效果,都在张艾嘉的笔下和脑海里天然形成。

  做导演苛刻有原因

  细细看《轻描淡写》,可以看出张艾嘉作为导演对电影《念念》和人物把握的不同角度。

  比如,她不喜欢那种三十几岁还演十几岁,整个电影就那么几张脸。她对电影场景的选择也很苛刻,为了能更符合电影的情节,她几乎找遍了台湾所有能让她觉得像是在拳击馆附近的咖啡店,这是一场男女主角吵架的戏份,他们在一个角落,红白相接的颜色对比显得格外强烈,但是,她搭配了一幅油画,一些塑料小花以及两份意大利面,再加上墙上零星脱落的墙皮,足够他们好好吵一架。

  类似的幕后故事还有很多,张艾嘉在书中明确说了自己对影片的定调,捕捉的是都市的形色和声音,分辨城市、小岛的光彩和阴暗;在配乐的选择上她希望,声音里也流淌着人生命里坚韧而又隐藏的情绪,而这些最终她都在电影里去尝试了。

  人生篇

  童年时就爱上表演

  张艾嘉的每一个电影故事都集结了很多的场景,古典中不失轻盈,轻描淡写中又蕴含了时间长流里的韵味,这一切也要归功于她的成长经历。书中,张艾嘉“轻描淡写”地诉说了自己成长的环境和她爱上表演的开始。

  张艾嘉用一张张儿时的照片开启了讲述自己成长的历程。她对自己幼儿园时尖嘴猴腮的照片并不满意,但是却弥足珍贵,因为那是她爱上表演这一行的开始。小时候,张艾嘉就颇有表演天赋,唱歌表演、芭蕾舞蹈、钢琴都有接触,这些经历读起来颇有些意思。她说:“我一直不懂为何我如此喜爱钢琴、小提琴、吉他……任何一种乐器,但我却非常憎恨联系。”

  成长遵守外公家训

  张艾嘉的父亲是空军,三十三岁时发生意外去世,那时她才一岁。所以,在张艾嘉的成长过程中遵循的都是外公规定的家训。在张艾嘉的心里,外公看上去绝对不是一个美貌的男子,但因为他有才华、幽默和真诚,外公又绝对是一个有魅力的男人。

  在书中,张艾嘉将外公的6条家训清晰地写了出来,只有其中的一条,她在后边标注说:“这一点是我当年没有遵守的”,外公的家训是,“不要离婚。承诺是一种责任。”除此之外,张艾嘉条条都按规矩遵守,外公的一言一行都在她心里鲜明深刻。

  张艾嘉的幸福秘诀

  张艾嘉是巨蟹座,但她不是躲在壳子里软弱的巨蟹。在家庭环境的教育下,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她在硬壳里逐渐建立自信,拒绝自恋,学会和自己独处。在接受自己缺点的道路上,轻松地行走。这样看来,《轻描淡写》的自然也就不足为奇,这样的态度让她的生活幸福指数更高。

  张艾嘉在《轻描淡写》中也写了对自己人生一段总结:“至于我,还有好多故事没有说完,所以能多做一天就非常之感恩。”

  张艾嘉的这种幸福感,在《轻描淡写》中处处都能够感受得到。但让她获得幸福最大的动力,就是在她骨子里的热情。她不认为男导演和女导演有什么差距,认为创作和性别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是性格所造就的,热情就是每一个电影人的必备品。

  她说,当她带着热情重复做一件事的时候,总会有新的认知,会感受到有新的力量在推动着那件事演变出很多的可能性,热情也在这其中有增无减地发挥着效应,让奇迹无限发酵,幸福也随之而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zhi/1325330.html

相关阅读:黄光裕励志人物故事
郭晶晶励志故事
名人励志:李连杰的故事
江南春:电梯里的亿万富翁
陈年:我的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