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警惕创新思维中的“黑洞”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思维模式训练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在人的创新活动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常常令人困惑不解:不少知识丰富且聪颖过人者,其创造成果却不多,原因何在呢?原来,在人的创新思维中,有一种类似宇宙中黑洞的东西在作怪,这就是本文所称谓的隐性自我评价。

 

宇宙中的黑洞对于一切落入其引力范围的东西?都是一种有去无回的可怕陷阱,人脑创新思维中的隐性自我评价也大致与其类似。人脑在创新思维活动中所产生的任何种类的创新胚芽,只要落入隐性自我评价之网,绝大多数也将难逃不幸夭折的厄运。隐性自我评价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只要仔细一想,任何人都不会对其感到陌生。

 

毫无疑问,人毕竟是生活在理性世界之中的,这也是人与动物之根本区别。人为了维系这个理性世界的大厦不致坍塌,他的思想和行为就必须遵循这个理性世界的规律和法则。这就意味着,一切精神正常者,其所想、所言和所为都必须用这个理性世界的基准——逻辑规则去对照、比较和评价。唯其如此,人类社会才可能有是与非、对与错、真与假、善与恶及美与丑之分等等。不过这种对照、比较和评价活动,总是首先在评价者本人脑内瞬间完成的,而且不易被他人甚至也难以被自己所察觉,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这与人们常见的显性客观评价,如专利发明的审查、论文著述的评审及科技成果的鉴定等活动显然不同,故可取名为隐性自我评价。

 

隐性自我评价对于人在通常情况下的思维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对于人的创新思维而言,如果隐性自我评价过于强烈,以致于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却是相当有害的。它会象无底的黑洞一样,毫不留情地吞噬掉人们脑内产生的任何具有新意的想法。隐性自我评价何以会有如此强大的魔力呢?这与隐性自我评价的固有特性密切相关。

 

隐性自我评价的固有特性有三:一是瞬时性。隐性自我评价过程历时一般不会超过几十毫秒,总是一闪而过,以致评价者本人尚未发觉其存在的情况下评价过程就已经结束了;二是隐秘性。这是指评价过程完全是在评价者脑内悄然进行的,无论是他人或评价者本人都无法清晰地发觉它的存在;三是鲁莽性。由于评价者往往还未来得及仔细掂量被评对象的轻与重时,评价过程就已经结束了,所以,隐性自我评价往往进行的相当草率,表现出很强的鲁莽性。

 

隐性自我评价之所以有上述三个显著特点,从根本上说,是由人脑创新思维的运作机制所决定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进行创新思维时,最基本的思维操作就是重构与选择机制。所谓重构,即是创新者通过频繁地想象、联想等思维操作活动,使其脑内业已存在的认知结构?即组织化了的表象和概念系统?不断地发生重组的过程,这期间就可能产生旧有认知结构中不曾存在的表象或概念,也就是所谓创新胚芽。创新胚芽象其他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一开始都是弱小而稚嫩的,且是若隐若现的。人们常说的灵感的火花,就是一种典型的代表。

 

创新胚芽虽然在人的创新思维活动中会产生的很多,但能真正存活下来并发育成创新成果的却寥寥无几,就如生命的诞生那样,虽然精子和卵子的数量可能很大,但最后能在子宫内着床且发育成个体的并不多。这是因为,一个完整的创新思维活动在经历了快速的重构思维操作之后,总要再经历一个同样快速的选择思维操作。所谓选择,就是脑内旧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的表象和概念的认同和接纳过程。显然,为了完成认同和接纳过程,就必须用旧有的认知结构的逻辑框架之尺去量度和比较这些新的表象和概念,也就是隐性自我评价过程。值得指出的是,这一过程如重构与选择一样,快似闪电,急如疾风,操作相当草率,这就使得许多很有发育前途的创新胚芽惨遭不测,十有八九被轻易地舍弃了。

 

其实,仔细想去,这也是创新者本人难以驾驭的事情,因为凡是新的表象或概念,它也必定是或多或少地偏离旧有认知结构的逻辑框架的,一旦用这把逻辑框架之尺去量度之,当然也就难以符合要求。特别是那些知识经验非常丰富者,因其知识体系相当完备,用以量度评价对象的逻辑框架之尺也就特别的精确,因而其评价过程也就更加挑剔、苛刻,这就不难理解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种奇怪的现象了。

 

最为糟糕的是,虽然隐性自我评价做恶多端,扼杀了无数创新胚芽,但是一般人对其严重的危害性却认识不足。许多人对这种评价中的不经意的舍弃过程一点也不感到可惜,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这些创新胚芽还很不成熟。但是,如果让这些创新胚芽尽可能多地存活下来,那对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又是多大的贡献呢?因此,人们再不能对创新思维中的隐性自我评价不闻不问了,必须保持高度地警惕。

 

对付隐性自我评价的最好办法就是尽量远离或推迟这一评价过程。心中有了某种新的想法应任其滋长、发展、壮大,而不要过早干涉。为此,就必须对隐性自我评价的危害有个清醒的认识,并对其保持高度警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iwei/15569.html

相关阅读:关于思维训练的方法:源与流
思维的乐趣(2)
视觉思维
13种“思维工具”
培养创新思维案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