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饿的小蛇》,我们上学期作为绘本阅读已经给们看过,我想把绘本与相结合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大家作个。
《好饿的小蛇》这个题材,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相信所有的看后都会觉得“灵”。我觉得,它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第一,符合了小班年龄段孩子阅读的共同特点。如:画面图像简单,色彩丰富,形象鲜明;故事角色突出、人物不多、特征明显。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等。 第二,作品具有特别个性。那就是作品充满了幼儿天真的趣味,想象天马行空,小蛇吃什么水果肚子就会变成什么水果的模样,最后,一口把苹果树吞下去了,身体出奇地变成了一个树。这跟小班孩子的经验、认知特点、思维特点完全匹配。根据这个有趣的故事情节,我们截取其中的这一段,给幼儿准备画好的苹果树,如果采用蜡笔画,我们可以让幼儿用相应的颜色给苹果树涂上颜色,然后再添画苹果。在示范时,老师结合绘本内容:“小蛇把苹果树吞了下去,瞧,小蛇变成了什么?”(苹果树)“那我们赶快把苹果树穿上好看的衣服吧。”在给苹果树涂好漂亮的颜色后再进入下一个环节:添画苹果。“这么漂亮的苹果树,怎么没有了果子呀?果子到哪里去了?”由此进一步引出添画苹果,难度也适当增加,孩子们肯定是非常的感。如果将蜡笔画改成国画的形式——添画苹果,相信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将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与大家分享有关绘本《好饿的小蛇》与美术结合一起教学的点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er/523179.html
相关阅读:‘诙谐、有趣’的图画故事带来阅读的乐趣??早期阅读《对换节》
绘本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大西瓜》
中班绘本教学:《小刺猬的项链》
大班语言教案 绘本《那只深蓝色的鸟是我爸爸》
幼儿园小班绘本:老鼠阿姨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