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1.早期改良思潮形成的条件是
①民族危机 ②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
③西学的传播 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探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主要表现为
①公车上书
②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③各地学堂、学会、书局、报馆的纷纷建立
④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领袖人物的涌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
A.魏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张之洞
4.变法图存道理的重要论著《变法通议》发表在
A.《时务报》上 B.《中外纪闻》上
C.《国闻报》上 D.《循环日报》上
5.下列人物在促进湖南维新变法运动蓬勃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的是
6.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强化提高
7.从根本上看,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
A.能够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B.能够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
C.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
D.必将遭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
8.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
9.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
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B.著书立说阐述变法理论
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
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10.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立学说 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梁启超阐述
课外延伸
11.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孔子改制考》 图二 北京强学会旧址 图三《时务报》
请回答:
(1)图一是 的代表作;图二是维新派于 年在 成立的政治团体;梁启超担任图三所示《时务报》主笔期间曾发表文章,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制度和 制度。
(2)结合三幅图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
(3)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活动有何影响?
12.阅读下列:
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即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
材料三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
高考演练
13.(2008年?宁夏文科综合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期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恩那个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拜托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14.(2002年上海)一部英文著作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译为:“康熙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经核对,原文为:“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 Ying。”问题出在Kuang Hsu帝是谁。
回答问题:
(1)请写出Kuang Hsu帝的正确译名,并运用历史知识说明理由。
(2)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代化的专著,它为什么会谈到郑观应?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D 早期维新思想是先进的中国人在民族危难形势下,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弊端并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产物。
2.D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表现为政治运动、政治团体建立、领袖人物、组织宣传等多个方面。
3.C 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由于受时代、阶级的局限而利用儒家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如《新学伪经考》《孔予改制考》等。而魏源、曾国藩、张之洞是地主阶级思想家,不可能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4.A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发表在《时务报》上。
5.D谭嗣同是湖南人,教材中虽然在第4课才出现谭嗣同的图像,但只要判断出A项是康有为,B项是梁启超,C项是严复,通过排除,选出D项是谭嗣同。
6.D ①②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条件,③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选D项。
强化提高
7.C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康梁维新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这明显反映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因此,在它指导下的戊戌变法运动不可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任务。
8.C 所谓向西方学习的器物层面指的是洋务运动中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所谓向西方学习的制度层面指的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在中国较早提出该理论的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9.D A、B、C三项是两者的共同的特点;康、梁维新派与早期维新派具有不同的特点是D项“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10.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再认和理解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各政治派别(或各历史阶段)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能力。维新思想的核心甘情愿是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核心是民主共和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而人文主义思想对中国近代影响不大,因此选择C项。
课外延伸
11.【解析】 回答第(2)问时注意三幅图就是三种宣传方式,无须举例,其他方式注意归纳课本。第(3)问注意概括,点到为止。
答案:
(1)康有为1895北京政治文化教育
(2)有著书立说,如康有为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阐发维新变法思想;组织学会,如1895年成立的强学会;创办报刊,如康有为创办《中外纪闻》;上书,如1895年康有为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建立学堂,如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
(3)其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12.【解析】 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在维新思想宣传中,都反对封建制度,主张变法维新,但在政治主张上各有侧重,宣传方式有所不同。
答案:
(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
(2)相同点: 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高考演练
13.【解析】本题一是考查考生阅读历史史料并从中吸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二是考查考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问就要求考生在读懂所给材料的基础上,分析出康有为的主要政治观点。解答第二问就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处进行比较。
答案:
(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
(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国力增强,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14.【解析】 本题引用英文史料让考生加以判断,这在高考中尚属首次,它一方面体现了双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使本题立意新颖,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本题虽然形式灵活,但仍然是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并运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只要能够准确辨别材料中涉及的两个历史人物的关系,两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从材料中可知“Cheng Guang Ying”没有翻译错,一定是指郑观应,而他是生活在19世纪后半期的我国一位著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Kuang Hsu”能够阅读郑观应的著作,应说明他喜欢维新,而且生活在郑观应的同时代或以后,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知这位皇帝一定是光绪帝。第(2)问则应根据所学知识从郑观应著作所反映出来的内容来概括。
答案:
(1)“光绪”。郑观应与康熙帝处于不同时代(或与光绪帝处于同一时代)。
(2)郑观应是(甲午中日战争前)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宣传变法,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或实行君主立宪制,或兴西学),是早期资本家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67414.html

相关阅读:碰撞与冲突教案
第4课 宋明理学教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案
第二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