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山西康杰中学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山西康杰中学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学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完成了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即由章句之学转变为义理之学。但长期以来,人们将宋学简单地归结为程朱理学,这是不确切的,因为程朱理学仅是宋学的一个流派,直到南宋中后期,才成为显学,后又长期占据了经学的主导地位。宋学流派纷呈,非程朱理学一家所能襄括。
谈到宋学的出现,人们自然可以追溯到中唐韩愈等人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形成于北宋中期。学者们不仅对儒经的注疏,甚至对儒经也大胆质疑。从方法论上说,汉学属于微观类型,而宋学则属于宏观类型。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宋学确实开创了学术探索的新局面,并表现了它独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宋学强大的生命力和突出的特点还表现在,把学术探索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力图在社会改革上表现经世致用之学。但程朱理学又把内心反省工夫放在首位,脱离社会现实的实践,以静、诚、敬等向自己身上使劲,这大致上又是理学异于不少宋学流派的基本点。
在宋学诸多流派中,先后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则是王安石的王学和程朱理学。两派尽管有尖锐的分歧,但在尊孟方面,却有其共同性。正是在两派的倡导下,孟子在宋代由诸子之一而被提到亚圣的地位,儒学开始了孔孟并称的新阶段。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一种倾向,即强调门户之见、道统之说,总认为只有自己的学说为谠言正论,其他思想是异端邪说,总希望天下只有自己一家之说的声音。王学的创立者王安石强调“一道德”,反对“异论纷然”。程朱理学则强调“自孟轲没,圣学失传”,唯有自己“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双方其实都认为唯有自己的学说才是儒学发展史上的第三块里程碑。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特别是将一种学说贯彻于科举取士,起着严重的禁锢思想的恶劣作用。这是宋学发展留下的一条重要教训。我们承认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就应当承认思想也是丰富多彩的。检验真理只能通过实践,通过平等讨论,相信自己掌握着真理,就无须依靠权力的支撑。中国有着深厚的一言堂传统,直到近代,才有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了一个相反的方针——兼容并包,即群言堂。
依照古代大儒的思维,是偏喜抽象,偏喜综合,偏喜概括,偏喜想像,偏喜模糊,甚至混沌,而不求具体,不求分析,不求实证。按现代科学实验可分两种层次:一是理论科学实验,二是技术科学实验。中国古代恰好是缺乏理论科学实验的思维和传统。中国古代哲学偏重于政治和伦理,而哲人们大都无兴趣对自然界进行细微的观察和研究,而满足于从某些抽象概念创立宇宙论。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等概念长期行用,停滞不前,而缺乏通过实证、分析,不断探索宇宙和自然奥秘的精神和思维模式。宋学也沿袭这种传统,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又潜藏着中国哲学由先进转向落后的因素。因为哲学只有扎根在自然科学的沃土,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宋学发展的又一条教训。中国古代哲学,包括宋学的思想模式,也不能不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
1.从原文看,下列对“宋学”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学是主要形成于北宋中期研究义理的一门学科,有许多不同的学术流派,如王安石的王学和程朱理学等。
B.从方法论上说,宋学属于宏观类型,它为我国古代学术探索开创了新局面,并表现出了独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C.把学术探索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力图在社会改革上表现经世致用之学是宋学强大的生命力和突出特点之一。
D.宋学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偏重于政治和伦理的传统,这使得中国哲学在以后的发展中由先进转向了落后。
2.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程朱理学是宋学的著名流派之一,因而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宋学简单地归结为程朱理学,使它长期占据了经学的主导地位。
B.王安石的王学和程朱理学虽然观点分歧很大,但在尊崇孟子方面却有共同点。正是由于他们的倡导,孟子在宋代才被提到儒学第一人的地位。
C.中国有着深厚的一言堂的传统,程朱理学强调“自孟轲没,圣学失传”,唯有自己“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即是体现之一。
D.中国古代所有哲人们只满足于从某些抽象概念创立宇宙论,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等,根本没有兴趣对自然界进行细微的观察和研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程朱理学虽然是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宋学流派之一,但其观点却和其他宋学流派有很大的不同。
B.没有唐代韩愈等人的影响,就没有宋学的出现,这说明学术的发展必须以前人的研究基础为前提。
C.如果强调门户之见,排斥其他学术流派,就会禁锢人们的思想,形成文化专制,这并不利于学术的发展。
D.哲学要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扎根于自然科学的沃土,这是宋学发展中给后人留下的教训之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种皓字景伯,洛阳人。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汉)顺帝末,为侍御史。帝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皓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乔退而叹息,愧皓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出为益州刺史。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大将军梁冀,皓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皓。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皓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传逮皓、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皓、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祥。比盗贼群起,处处未绝。皓、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上乃赦皓、承罪,免官而已。
后凉州羌动,以皓为凉州刺史,甚得人心。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皓复留一年,后迁汉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迁使匈奴中郎将。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归。
征拜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会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皓为度辽将军。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诚心怀抚,由是羌胡、乌孙等皆来顺服。皓乃去烽燧,除候望,边方晏然无警。
延熹四年,迁司徒。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并、凉边人咸为发哀。匈奴闻皓卒,举国伤惜。
(《后汉书?卷五十六》有删节)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 慷慨:胸怀大志
B.宣恩远夷,开晓殊俗 殊:不同
C.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 案:立案
D.会匈奴寇并凉二州 寇:侵略
5.下列各组中,全都能够表现种皓“好立功立事”的一项是( )(3分)
①人有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②宣恩远夷,开晓殊俗
③皓乃手剑当车,曰:“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
④化行羌胡,禁止侵掠 ⑤先宣恩信,诱降诸胡 ⑥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种皓为人为官胆大心细,在监护太子时,为国家命运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大胆质疑中常侍不合常理的行为,深得太傅杜乔的钦佩。
B.种皓担任刺史敢做敢为,发现太守的不法行为后及时奏报朝廷,后来太守伺机报复种皓,种皓虽免受刑罚但被免官。
C.种皓由凉州刺史任上升迁时,官民不愿他离开,他因此得到太后的嘉许。调任汉阳太守时,凉州民众一直送到汉阳地界。
D.种皓被提拔为度辽将军,到任后先礼后兵。边境地方的百姓因为种皓而感念朝廷,诚心顺服汉朝,边地平安无事。
7.将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2)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11分)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砌:指台阶;②欹:倾斜。③都来:算来。
8.请描述上阕呈现的场景。这个场景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9.本诗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诉说内心的无尽愁苦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 ,忍尤而攘诟。 ,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2)春冬之时,_________________,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3)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玩 笑
[法]莫泊桑
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啊!我的一生里,我开过玩笑。人们呢,也开过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对啦,我可开过令人受不了的玩笑。今天我想讲一个我经历过的玩笑。
秋天的时候,我到朋友家里去打猎。当然喽,我的朋友是一些爱开玩笑的人。我不愿结交其他人。我到达的时候,他们像迎接王子那样接待我。这引起了我的怀疑。他们朝天打枪,他们拥抱我,好像等着从我身上得到极大的乐趣。我对自己说:“小心,他们在策划着什么。”
吃晚饭的时候,欢乐是高度的,过头了。我想:“瞧,这些人没有明显的理由却那么高兴,他们脑子里一定想好了开一个什么玩笑。肯定这个玩笑是针对我的,小心。”
整个晚上人们在笑,但笑得夸张。我嗅到空气里有一个玩笑,正像豹子嗅到猎物一样。我既不放过一个字,也不放过一个语调、一个手势。在我看来一切都值得怀疑。时钟响了,是睡觉的时候了,他们把我送到卧室。他们大声冲我喊晚安。我进去,关上门,并且一直站着,一步也没有迈,手里拿着蜡烛。我听见走廊里有笑声和窃窃私语声。毫无疑问,他们在窥伺我。我用目光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地板。我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我听见门外有人走动,一定是有人来从钥匙孔朝里看。我忽然想起:“也许我的蜡烛会突然熄灭,使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于是,我把壁炉上所有的蜡烛都点着了。然后我再一次打量周围,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我迈着大步绕房间走了一圈——没有什么。我走近窗户,百叶窗还开着,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关上,然后放下窗帘,并在窗前放了一把椅子,这就不用害怕有任何东西来自外面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坐下,扶手椅是结实的。然而时间在向前走,我终于承认自己是可笑的。我决定睡觉,但这张床在我看来特别可疑。于是我采取了自认为是绝妙的预防措施。我轻轻地抓住床垫的边缘,然后慢慢地朝我的面前拉。床垫过来了,后面跟着床单和被子。我把所有的这些东西拽到房间的正中央,对着房门。在房间正中央,我重新铺了床,尽可能地把它铺好,远离这张可疑的床。然后,我把所有的烛火都吹灭,摸着黑回来,钻进被窝里。有一个小时我保持着清醒,一听到哪怕最小的声音也打哆嗦。
一切似乎是平静的。我睡着了。我睡了很久,而且睡得很熟,但突然之间我惊醒了,因为一个沉甸甸的东西落到了我的身上。与此同时,我的脸上、脖子上、胸前被浇上一种滚烫的液体,痛得我怪叫起来。落在我身上的那一大团东西一动也不动,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伸出双手,想辨明物体的性质。我摸到一张脸,一个鼻子。于是,我用尽全身力气,朝这张脸上打了一拳。但我立即挨了一记耳光,使我从湿漉漉的被窝里一跃而起,穿着睡衣跳到走廊里,因为我看见通向走廊的门开着。啊,真令人惊讶!天已经大亮了。人们闻声赶来,发现男仆人躺在我的床上,神情激动。原来,他在给我端早茶来的时候,碰到了我临时搭的床铺,摔倒在我的肚子上,把我的早点浇在我的脸上。
我担心会发生一场笑话,而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那一天,人们笑够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以“玩笑”为题,记叙了一系列发生在“我”生活中的玩笑事件:“我”开人家的,朋友开“我”的,“我”假想中的。
B.“我”的朋友都是些爱开玩笑的人,所以他们那么热情的迎接“我”,策划着在晚上好好开“我”一个玩笑。
C.“我”在卧室里非常小心谨慎,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和地板,是想搞明白朋友们会怎样开自己的玩笑。
D.“我”也觉得自己的高度紧张是“可笑的”,觉得一切都是平静的,所以最后放松了警惕,睡着了,而且睡得很熟。
E.“我”并没有逃开被人“笑够了”的命运,这个结局既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又充满悲剧色彩,引发人们笑后的严肃思考。
(2)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请分别举例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6分)
(4)小说结尾,“我”认为“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达?芬奇于1452年生于一个小城,那个城市的名字就是他的姓——芬奇,他的父亲是城中的画吏。达?芬奇在佛罗伦萨时,常到市集去购买整笼的鸟放生,他放生的情景是非常有趣的:他仔仔细细地观察鸟的飞翔的组织,这是他极感兴味的事情;他又鉴赏在日光中映耀着的羽毛的复杂的色彩;末了,他看到小鸟们振翼飞起重获自由的情景,心里感到无名的幸福。达?芬奇是当时的先驱者,具有毫无利害观念的好奇心。对于他来说,一切都值得加以研究。他的心随时可以受到感动。他在那部名著《绘画论》中写道:“你有没有在隐晦的黄昏,观察过男人和女人们的脸?在没有太阳的微光中,它们显得何等柔和!在这种时间,当你回到家里,趁你保有着印象的时候,赶快把它们描绘下来吧。”达?芬奇相信美的目标、美的终极就在“美”本身,正如科学家对于一件学问的兴趣即在这学问一般。
到1483年达?芬奇三十一岁时,他一直住在佛罗伦萨,以后他到米兰大公府服务,直到1499年方才离去。这十六年是达?芬奇一生创作最丰富的时代,即便如此,世上所存留的达芬奇的真迹仍不到十件,而且几乎完全是小幅的,有几幅还是未完之作。画在米兰城圣玛丽大寺的壁画《最后的晚餐》,费了四年的光阴还没有完成,没有一个人物不是经过他长久而仔细的研究的。达?芬奇是大艺术家,同时也是渊博的学者,却只完成了极少数的画。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超出绘画领域以外的重要结论:他对于他的由想象孕育成的境界有明白清楚的了解,这使他觉得老是无法实现,他的判断要永远超过作品。同时,达?芬奇对于他的荣誉、尊严的顾虑十分深切,他毫不惋惜地毁坏一切他认为不完美的作品。“你决不要想在别件作品中再行改正而宽恕了自己。绘画并不像音乐般会隐去。你的画将永远在哪里证明你的愚昧。”
他的作品稀少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只想发现一种定律而不大顾虑到实施,目标本身较之追求目标更引起他的兴味。他的《安琪亚利战》那张壁画,因为他要试验一种新的外层油,就此丢了。他连这张画的稿样都不愿保存。
这个爱美的梦想者,好奇的艺术家,同时又具有科学的头脑。在这一点上他远离了中世纪而开近世科学的晨光熹微的局面。他思想的普遍性在历史上是极少见的。博学者的分析力与艺术家的易感性难得地融合在一起。
米兰有一个绘画学院,达?芬奇在那里实现了他的一部分理想。除了教学生外,还替他们写了许多专论,《绘画论》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他认为依据眼睛的判断而工作的画家,如果不经过理性的推敲,那么他所观察到的世界无异于一面镜子,虽能映出最极端的色相而不明白它们的要素。因此他主张对于一切艺术,个人的观照必须扩张到理性的境界内,假如一种研究,不是把教学的抽象的理论当做根据的,便算不得科学。
在荷兰风景画家前一百五十年,在大家把风景视作无关紧要的装饰的时候,达?芬奇已感到大自然的动人。《蒙娜丽莎》的背景不是一幅可以独立的风景画吗?
他的时代,是一般画家致全力于技巧,要求明暗、透视、解剖都有完满的表现的时代,他自己又是对于这些技术有独到的研究的人;然而他把艺术的鹄放在这一技巧之外,他要艺术成为人类热情的唯一的表白。各种技术的知识不过是最有利的工具而已。
(摘编自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达?芬奇在佛罗伦萨的十六年是他一生创作最丰富的时代,但是也没有留下多少真迹,这还包括未完成的作品。
B.从达?芬奇在佛罗伦萨放生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精细的科学家,一位爱美的艺术家,一位热爱生物、充满诗意的人。
C.《最后的晚餐》历时四年还没有完成,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经过达芬奇长久而仔细的研究,这个壁画实现了达?芬奇的理想境界,是他心目中完美的作品。
D.从文章当中可以看出,达?芬奇总是为了追求艺术的目标而努力,譬如他对美的理解和认识,他努力地想要达到美的本身。
E.本文通过对达?芬奇艺术追求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探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2)达?芬奇是大艺术家,同时又是渊博的学者,为什么却只完成了极少数的画?请简要分析。(6分)
(3)作为一位伟大的画家,达?芬奇在绘画方面有哪些独到的见解?(6分)
(4)作者评价达?芬奇,“这个爱美的梦想者,好奇的艺术家,同时又具有科学的头脑”。这个评价给你什么启示?结合传记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 初春时节,春风骀荡,草儿泛绿了,叶儿发芽了,真可谓春意阑珊,正适合出外踏青。
B. 不少省市片面追求GDP,无节制地开采、出口稀土等资源,这种行为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长此以往,稀有资源将消耗殆尽。
C. 这个女孩子外表看起来很柔弱,实际上她的内心非常坚强,朋友说,她是个绵里藏针的人。
D. 在“十二五”期间,宣城各县市区要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与电力公司的联系和配合,为当地电力发展推波助澜。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目前血液供应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不缺血源,能否真正建立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血荒”问题的根本办法。
B.以娱乐性阅读为主要目的的穿越小说往往并不叙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借用历史人物的名字,讲述历史版本的现代爱情故事。
C.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D. “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1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 , , 。 。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①⑤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16.根据下面表格显示的内容,将表后文段的空缺处补充完整。要求,语言连贯、简洁,不得出现数字。(5分)
近年部分国家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支出比例统计表
国家
分项
发达国家
新兴经济体
美国
英国
巴西
印度
中国
经济增长率
3%
2.3%
6%
6.8%
9.6%
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
16%
21%
14%
13%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不但远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1) 。然而,我国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发展支出方面还存在欠缺。例如教育、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就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协调,(2) ,甚至低于经济落后于我们的印度。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3) ,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缔造“幸福中国”。
17.人们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标准,请仿照首句,选择两个人物,表达他们对“英雄”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③每个仿句不超过50个字。(6分)
翻开《水浒传》,林冲说:“英雄要有血性。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尖刀插入贼人的心窝,顶着风雪迈向梁山的时候,我就是英雄。”
(1)翻开《史记》,
(2)翻开《三国演义》,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新京报》消息,2014年10月30日,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同时发布了中华小孝子卡通形象笑笑、紫紫和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主题歌《我是中华小孝子》。该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引领青少年从小养成孝亲敬老美德”,工程通过5年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4至6岁的孝子,为全国亿万孩子树立道德榜样。
  对于这一工程,你有怎样 的思考与认识呢?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一、(9分)1. D. 对照原文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话:“这又潜藏着中国哲学由先进转向落后的因素。”说的是一种可能性,选项是把这种可能说成了肯定。
2. C. A.因果倒置,答题区间在第一段;B.“儒学第一人”与原文不符,答题区间在第三段;D.“所有”将范围扩大,答题区间在第五段。
3. B. 程度过重,原文只说有影响,没有说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3分)C(案:查究。)
5.(3分)C(①表现种皓不追名逐利。 ③表现种皓老成持重、为人谨慎。)
6.(3分)B(种皓被免官不是因为太守伺机报复,而是因为大将军梁冀的诬陷。)
7.翻译(10分)
①(5分)译文:种皓以看重货利为羞耻,追求名声、利益的人,种皓都不与他们结交往来。(大意1分,“耻”意动用法、定语后置句、“进趣”、“交通”古今异义各1分。)
②(5分)译文:臣担心这样会阻碍挫伤州县官吏的揭发检举的心意(行为),会使他们互相掩饰、隐瞒,不再对朝廷尽心尽意了。(大意2分,“沮伤”译为“阻碍”或“挫伤”都可得1分; “纠发”、 “饰匿”各 1分。)
(二)古诗阅读(11分)
8.黄叶飘落香阶上发出的细碎的声响,主人公独坐楼阁,抬头望月,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友人。(3分)这个场景呈现出孤寒寂寞的气氛。(2分)ks5u
9.④夸张手法:“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运用夸张手法,比入肠化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手法1分,分析2分)②情态描写(细节描写):下片先以一个“愁”字尽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枕头欹”,作者以极为简练的语言生动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对灯寂然凝思的愁苦神态。(手法1分,分析2分)③融情于景:“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阴暗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凄苦的情感。(手法1分,分析2分)④直抒胸臆:“谙尽孤眠滋味”,独白式的语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难眠的难言愁情。“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手法1分,分析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三)名言名句默写(6分)
10.(1)屈心而抑志兮 伏清白以死直兮
(2)则素湍绿潭 绝?多生怪柏
(3)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C、E(5分)C2分,E3分
【解析】A项“一系列”不合实际,并且小说也没写“我”怎样开别人的玩笑。B项是小说中的“我”的假想。D“放松了警惕”与后文“远离床”、“保持清醒”等情节相矛盾。
(2)“我”是一个:①开过别人玩笑,却又怕被人开玩笑,②敏感多疑,③胆小谨慎,④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感到危机四伏的小人物。
【解析】①根据第1段,②根据第2~5段中的多处细节描写,③根据第5段,④第4、5两段里“我”对种种生活物品的猜疑可以认为是“现实生活危机感”在这个小人物身上的折射。
(3)【答案】①心理描写。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角度,通过内心独白等方式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敏感多疑的性格特征。(举例略)
②动作描写。小说借助连续的动作描写推动着人物的命运走向,同时生动的刻画出人物胆小谨慎的性格特征。(举例略)(意思对即可)
(4)【答案】①从小说前文铺垫的情节看,这场笑话的出现的确与“关窗”、“挪床”的措施有直接关系,这样写符合情节的内在逻辑。②“我”之所以闹笑话有深层的社会性原因,就是当时的时代人们普遍存在空虚无聊、相互愚弄、充满信任危机的社会弊病。“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引起了我的怀疑”、“一切都值得怀疑”等语句就是当时代的社会缩影。③小说结尾这样写,恰恰进一步表现了“我”在这样的社会病中心理被扭曲的程度,以及不能觉醒、难以自拔的可悲,使小说的主题表达得更深刻。(分析合情合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BD 选B得3分,选D得2分,选C得1分。
【解析】A.“在佛罗伦萨的十六年”错,应包括“他到米兰大公府服务”时期;C.“实现了达芬奇……完美的作品”无中生有;E.对文章主旨的表达不符合文意。
(2)①达?芬奇认为判断超越了作品才是完满,他觉得无法实现自己所追求的这种“理想”。 ②他顾虑自己的荣誉尊严,毁去一切他认为不完美的作品。③他的科学精神使他努力去发现某种定律而不在意实施这一定律的作品。(每一点2分)
(3)①达?芬奇努力把绘画造成一种科学,他认为绘画应该经过理性的推敲,要把教学的抽象的理论作为绘画的根据。②在其他画家把风景视作无关紧要的装饰时,他却认为大自然是美的。③他对一般画家致力追求的技巧有独到的研究,但是他认为艺术追求的目标要远在技巧之上。(没一点2分)
(4)作为梦想者和艺术家要具有科学的头脑,能将分析力与易感性融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思想的普遍性。
要求必须结合文中与“爱美的梦想者,好奇的艺术家”(3分)“具有科学的头脑”(3分)相关的内容来谈,并要说清给自己的启示(2分)。言之成理即可,如果只谈一个方面,酌情给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3分)C(A、不合语境。阑珊,将尽,指春天就要过去了。B、望文生义。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自己的人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关系本应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C、形容柔中带刚,也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D、感情色彩不当。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贬义词。
14.(3分)B(A、一项与两项搭配不当;C.缺宾语; D.属结构混乱)
15. (3分) D
16.(5分)(1)而且高于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
(2)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
(3)大力增加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
17.(6分)示例:
项羽说:英雄要有胸怀。虽然我刚愎自用,但当我无视范增高举的玉?,任樊哙闯帐、刘邦逃走时,我就是英雄。
诸葛亮说:英雄要有信念。虽然我知事不可为,但当我守着先帝遗命,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最后病逝五丈原时,我就是英雄。
18.【写作指导】①可以支持。德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软肋,实施此工程,可让孩子从小接受传统道德的熏染,对德育发展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②可以反对。孝心缺失,有多方面原因。培养孝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百万孝子批量造,是不切实际的做法,会使我们迷失青少年培养的真正方向。
写此作文,不宜“剑走偏锋”,而应辩证分析。如要肯定,也应在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前提下进行,比如,孝顺的标准,工程的操作性等方面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当然,如要否定,也应在肯定其出现有其合理的一面的前提下进行,比如,时下新闻中的“不孝”事件给人们敲响的警钟等。
【附】参考译文:
种皓,字景伯,洛阳人。父亲担任过定陶县令,有财产三千万。父亲死后,种皓将这些财产都用来救济宗族和周围乡里的穷人。种皓以看重货利为羞耻,追求名声、利益的人,种皓都不与他们结交往来。
汉顺帝末年,担任侍御史。顺帝提拔种皓在承光宫监护太子。中常侍高梵从宫中单车出来迎接太子,当时太傅杜乔等人心中怀疑,不想依从,但惶恐迷惑不知道怎么办。种皓就手持刀剑挡在车前,说:“太子,国家皇位的继承人,关系到天下人的命运。今天常侍来接人无诏书,有何凭据知道不是奸邪呢?今天只有一死而已。”高梵理穷辞屈,不敢对答。杜乔事后感叹,自愧不如种皓遇到大事而不受迷惑。皇帝也嘉奖他老成持重,称赞了很长时间。
后来出任为益州刺史。种皓素来志向远大,喜欢建功立业。在益州任上三年,传播朝廷一直到边远的部族,开通教化那极为不同的乡俗,岷山上杂落的部族都感念和服从汉朝的恩德。其时,永昌太守冶炼黄金熔铸了一条有花纹的蛇,用来献给梁冀,种皓发现后就将永昌太守逮捕,并快马奏报朝廷,但二府怯懦畏惧,不敢查办此事,梁冀从这件事后对种皓心怀愤怒。正好碰到巴郡人服直聚集党徒数百人,自称“天王”,种皓与太守应承率兵前去征讨,没有攻克他们,而许多官吏、士卒却被伤害,梁冀因为这件事诬陷他,传诏逮捕种皓、应承。太尉李固上疏援救,说:“臣听说征讨盗贼所受伤害,本来不是种皓、应承的责任,实在是由于县吏畏惧法律,害怕犯罪、压迫,驱赶太深太苦,然后招致这不祥的报应。等到盗贼相聚起来,就此起彼伏处处不绝了。种皓、应承因为首先举报大奸大恶人而紧跟着受罪,臣担心这样会阻碍和挫伤州县官吏的揭发检举的行为,会使他们互相掩饰、隐瞒,不再对朝廷尽心尽意了。”皇帝阅后采纳了李固的奏请,就赦了种皓、应承的罪,仅仅免官而已。
后来凉州羌人发生动乱,朝廷就派种皓为凉州刺史,深得百姓的欢心。当种皓又被朝廷征用调迁时,官吏百姓投书朝廷请求挽留他,梁太后感叹道:“我还没听说过刺史像这样得人心的。”种皓又留了一年,迁任汉阳太守,梁州戎夷男男女女相送到汉阳地界等到了汉阳郡,教化羌人,禁止侵犯掠夺。后调任出使匈奴的中郎将。当时,辽东的乌桓人反叛朝廷,种皓又转任辽东太守,乌桓人相率望风而服,在辽东边境上迎接种皓赴任。后因事免官而归。
后来被征用为议郎,调迁为南郡太守,后又应召入京任尚书。正遇到匈奴侵犯并、凉二州,汉桓帝擢升种皓担任度辽将军。种皓到军营后,先向匈奴宣扬汉朝廷的恩惠,引诱胡人投降,还有不愿意服从的,就加以征讨。诚心诚意地进行安抚,因此羌胡、乌孙等部族都来归服。种皓于是就撤去报警的烽火,废了望哨楼,边境上晏然无事。
延熹四年,升迁为司徒。在司徒任上三年,年六十一岁死去。并、凉两州的边民都为他发丧致哀。匈奴举国之人都伤心惋惜。
【附】诗歌赏析:
范仲淹是北宋豪放派的先驱,其词意境阔大,气势磅礴,音调豪迈。然观其作品,也不乏柔婉绮丽之作,《御街行》是也。
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一叶落而知秋 ”,词人先从落叶写起,“纷纷坠叶飘香砌”枯黄的落叶轻盈的落在地上,轻而细碎,然而词人仅凭耳朵就能将这些轻细的声音听出来,说明词人的内心极度孤寂,也反衬了夜的岑静。声音本是无知无觉的,可词人再在其前冠以“寒”,意在告诉读者这细碎的声响不仅带着寒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卷起珠帘,观看夜色,只见天色清淡如洗,星河如瀑,飞泻远方。词人本是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刚毅男子,然而,在这空寂的天宇下,皎皎的明月中,又怎能不触发他内心世界的幽邈情思呢?因此,接下来就抒写了词人的落寞之情:“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年年到了今夜,月光皎洁如练,可惜意中人远在千里之外,不能陪伴自己共赏良辰美景,实在令人惆怅不已。此时感情的激流汹涌澎湃,以景寓情的手法已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内心的情感,于是词人在下片中,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倾吐愁思。
下片抒写词人长夜不寐,无法排遣幽愁别恨的情景和心态。因思念的人儿不见,词人只好借酒浇愁,可“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愁到深处,已是肠断,酒也无法来麻醉,酒尚未饮下,已先化作了眼泪,更进一层,足见词人愁思之厚重,情意之凄切。浓浓的愁苦,本已侵扰着离人,可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与室外月明如昼两相映衬,自然更添凄凉,倍加酸楚,使人无法入睡。因而只能斜靠枕头,寂然凝思,黯然神伤。“谙尽孤眠滋味”中的“谙尽”与上片的“年年”遥相呼应,再次说明愁绪由来已久,因此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总之,词的下片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层层递进,反复咏叹,语直情真,悲凉凄切。
纵观全词,全词情中有景,景中透情,其间洋溢词人的缕缕愁情,可谓情极之语,因此许昂霄也称赞其为“铁石心肠人亦作消魂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63259.html

相关阅读: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届高三语文入学摸底考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有答案)3
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