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揭秘青铜剑铸造千古之谜:夫差剑究竟如何铸就?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五代十国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在吴越青铜剑中,最为人们瞩目的,便是吴王剑和越王剑。吴王夫差剑,通长58公分,前锋内敛,两丛有血槽,剑身中脊和刀缘明显,近格处有铸铭:“攻玫王夫差,自乍其元用”。剑格装饰有兽面纹,绿松石镶嵌,微有脱落。茎有双箍。出上于湖北江陵的越土勾践剑,通长56公分,前锋内敛,成两度弧曲姿态,两丛有血槽,剑身布满菱形暗花纹,近格处有鸟篆铸铭文:“越土坞浅(勾践)自作用(剑)”,剑格两面用蓝色玻璃、绿松石镶嵌,茎有双箍,剑首端部装饰以极窄的同心圆圈。此剑保存完好,光亮如新,锋刀依然锐利,可以轻易剁切铜铅、纸张。这两柄青铜剑形制相似,代表了吴越地区青铜剑制作的最高水平,堪称国宝。

  那么,如此精美锋利的剑是如何铸造的呢?

  古代有6种冶铜工匠,分别是筑、冶、凫、栗、段、桃。筑,制削刀;冶,制箭镞、戈、戟;凫,铸钟;栗,制量器;段,制器(泛指农具);桃,铸剑。将铸剑专列为一门工种,可见其重要性,这是与当时中原铜剑的兴盛密切相关的。那么,铸剑术的基本情况如何,有哪些主要的程序和工艺?在战国时期,中原铸剑术取得了什么突出成就?

  大冶铸金、巧夺神工制作铜剑的基本方法是铸造,铸造一件铜剑大体上有5道工序。

  (1)制范。即制作供浇铸用的型范。剑范多用泥塑造,然后放入窑中经火烘干,再加修正,质地似陶,故称泥范或陶范。制范以铜剑的器形设计为依据,而铜剑器形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是否规整而谐调、匀称而美观,则决定于制范是否精细。制范还要为以后的装饰打下基础,如剑体上铸出的花纹和铭文,都必须预先在剑范的内壁上刻镂出阴阳相反的纹路,实际上,铜剑装饰的第一步即是范型。

  (2)调剂。铸剑的材料是青铜,青铜是铜和锡或铜和锡、铅的合金。剂即剂量,指青铜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古时写作"齐"。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的《考工记》,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关于青铜合,金配比的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刀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消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隧之齐。”此处的“金”即为青铜或纯铜。表明占人经过铸造实践,最迟在春秋时期,工匠己能根据青铜器不同的使用性能,选用不同的铜、锡配比,使青铜器物的性能达到相应的使用要求。但古人铸剑既无先进的熔炼设备、纯净的原材料,又无精确的测试手段,因而不同匠师铸出的铜剑的合金比会不尽相同,所以有配比常数上下浮动的现象。

  所有的铸剑大师都知道,10%的含锡量是一个分界线,超过与否,难度是天壤之别。经测算,出土越王剑的含锡量高达17%~19%,这是青铜剑制作工艺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古人是怎么做到的,至今无人能破解。

  (3)熔炼。原料调配停当后,将之装入坩埚熔炼。熔炼的目的是将铜、锡、铅等原料熔为一体,同时也进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杂质,如去除附着于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铁等其他金属元素,使合金精纯。

  熔炼的关键是观察火候,判断是否熔炼成熟。《考工记》对此有较详记述:"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黑浊气是原料上附着的木炭、树枝等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生的。黄白气主要是熔点低的锡先熔化而产生的,同时,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挥发出来也形成不同颜色的烟气。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26512.html

相关阅读:解密:名将伍子胥为何选择攻打自己的祖国楚国?
吴王夫差在黄池九年 为什么不反攻越国复国?
北平王王处直:五代前期割据幽州部分的军阀
越王勾践是真正阴谋家?他和吴王夫差有何关系?
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竟是后周皇帝自愿让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