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盛唐诗人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
《蜀相》是中国唐代巨大人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构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峙的局势。刘备逝世后,诸葛亮又协助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博得了后代人们的景仰和推重。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幻想,但他仕途崎岖,抱负无奈发挥。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击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本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而对开创基业、抢救时局的诸葛亮,无穷敬慕,备加敬佩。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仲春,杜甫停止了为时四年的居住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流离失所的生涯,到了成都,在友人的赞助下,假寓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代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破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树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坏,只有武侯祠完全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治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由于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媚,美如绣锦,因此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录,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无比亲热。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标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掉以轻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舆不熟,环境陌生,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怀念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盼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处所。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气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响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静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述兼描写的笔墨。
映阶碧草自春光,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射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好音”,悦耳的声音,形容鸟的啼声好听,这里指鸟鸣。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醉生梦死所缔造的,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烘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清,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前贤的情趣。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懂得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殊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奇妙应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硕。对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切实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必定的情理;但是,更确实些说,应该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正如宋代范?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不足为奇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图画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风景的荒凉,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悲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清代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写景抒情诗句,可以说是真正到达了这种地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访问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屡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以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慎重”差未几。“天下计”,是指同一天下的谋略。详细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订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跟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辅助刘备首创基业;“济”是指辅助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实现的意思,也能够说明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效忠蜀汉,尽力而为,逝世而后已的精力。
这颈联两句写得分外厚重,含意非常丰盛,既生动地表白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事迹,也活泼地表示出他忠贞不渝、刚毅不拔的精神品德。同时还郑重隧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原因。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中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一直蓄势,一路回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厚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旁边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令。这一联同时仍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典范。原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明显特点,个别并不夹有谈论。然而杜甫在这方面却攻破了惯例,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点,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能。清代曾经说过:“人谓诗主性格,不主讨论。似也,而亦不尽然。 ……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诗的议论正因为有情韵,不仅没有冲淡诗的氛围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饱满。仇兆鳌说这两句诗写得“沉挚悲壮”;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开侯;亦如?金浑化。”都是很有看法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好汉泪满?。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雄师,后出斜谷,盘踞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豪杰”,这里泛指,包含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高尚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境。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觉得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式。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足的体现。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凭吊古迹的作品十分多,有的人到一处名胜古迹,照例做一首诗,里面有不情感呢?多少有一点,但谈不上深沉。人们说杜甫是抒怀的好手,在凭吊古迹的诗中,固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感情。《蜀相》就是很典范的例子。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局部以一个“自”字,一个 “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留念的巨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斯破落,荒漠,从而引起种种感慨。此诗看似抒发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本人心坎的感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84283.html
相关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_翻译和赏析_刘禹锡古诗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_全诗赏析
《赠韦秘书子春》译文注释_《赠韦秘书子春》点评_李白的诗词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_全诗赏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_翻译和赏析_李商隐古诗